小學散文評語

  散文也是語文寫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而教師一般會對學生寫的散文作文給予怎樣的評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精選

  1. 注意觀察具體事物,並展開合適的想象,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2. 文章融情於景,邊繪景邊抒情,善於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動具體

  3. 文章內容新穎,結構合理,流暢連貫,自然通達。

  4. 本文取材真實生活,選材恰當,很有新意,段落分明,過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讀性強。

  5. 全文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自然灑脫,稱得上是一篇較成功的之作。

  6. 本文語言雖然並不華麗,但卻極為準確生動,情感豐富而真實,讀來津津有味。

  7. 文章的結構簡潔合理,作者對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徹。全文語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讀來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8. 這篇作文取材新穎,構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字裡行間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

  9.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的事,語言比較流暢,層次較清楚,自始自終顯得其樂融融。

  10. 全文節奏明快,語言清新,始終洋溢著詼諧與風趣,讀來其樂無窮。

  推薦

  1. 未能通過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運用還不夠嫻熟。

  2. 對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畫,只是選取了某一狹窄的題材,片面地顯現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徵。

  3.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4.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5.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6.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7.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形象豐滿。

  8. 語言簡樸,感情平淡,情意不夠深切。

  9. 感情過於濃烈,不似有感而發,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10.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傳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雖潛藏於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11. 心理刻畫不夠生動具體,未能有力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態度,好惡觀。事理:反覆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來強調作者的觀點,說理充分透徹,立意鮮明。

  12. 引用名人名言經典事例,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更能有力地表達作者的觀點。

  13. 論據充分有力,分析透徹合理,哲理性較強。

  14. 例證豐富,選材得當,描述詳略得當,較具說服力。

  15. 感情濃烈,如火山噴發,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動讀者。

  16. 感情真摯,情意濃濃,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飲而醉。

  17. 情感真切自然,無矯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現真實情。

  18. 心裡過程真實細膩,人物的想法態度在讀者面前一覽無遺。

  19. 感情真實細膩,言語感人至深,確是發自作者內心的肺腑之言。

  20. 從自我反思中尋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鏗鏘有力,震撼人心。

  

  1. 語句通順,句意流暢,言辭優美,敘寫形象生動鮮明,語言表達能力較強。

  2. 語言簡明扼要言簡意賅言至意達精煉有力筆力盡現,寥寥數語便能傳遞人物的神采。

  3. 語言平滑曉暢,刻畫細緻,描寫生動;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讀畢如酒後餘香,不絕於口。

  4. 語言活潑,風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5. 行為描寫用詞講究,準確到位,系列動詞逼真地凸現了人物的心理狀態,點明瞭人物的性格特徵。

  6. 語言基本通順,偶有不暢。

  7. 語言不夠曉暢,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費解。語句囉嗦,言不達意,只詳不略,贅話連篇。

  8. 語言過於簡略,似為綱要式敘寫,但又未能提綱挈領,文意殘缺不全,敘寫枯燥,乾癟呆板,毫無生氣。

  9. 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通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開頭簡明扼要

  10. 文章開頭新穎,具有先聲奪人之效。使讀者一見面就能對人物產生…的印象。

  11. 文章開頭引人入勝,吸引讀者。…點面結合,使文章生動,具體,詳略得當。

  12. 文章語言生動豐富,可讀性強。開頭出手不凡,吸引讀者開頭打動人心,具有真情實感。

  13. 文章開頭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文章選材新穎,激起讀者讀下去的慾望

  14. 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比喻貼切,用詞生動。

  15. 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以輕鬆愉快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令人回味無窮。

  16. 敘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

  17. 對於景色的描寫,語言簡練而準確,聯想則為觸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18. 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質。

  19. 文章邊敘事邊抒情。

  20. 充分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法,並輔以比喻擬人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