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開發實習日記

  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法的能力,訓練學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你喜歡。

  篇一

  短短的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南昌中興軟體實訓中心的實習就過去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熟悉了軟體專案開發的流程,也很好的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在這個月中,我們學習了JAVA的基礎知識以及安卓的開發。

  我是一名即將大四的學生,用校園裡的話來講就是“奔四”的人。縱觀現在的就業形勢,國家高校的擴招,世界金融危機的橫掃,大學生應該有一種居安思危的緊迫感,特別是對於已經渡過三年的大學的我來說,畢業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找工作更不是水到渠成的動詞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缺少了平時的鍛鍊,缺少了厚積當然就不能薄發了。首先我得有思想上的緊迫感,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性的知識,社會經驗則是乏之又乏。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是這個社會所看好的,“社會需要我幹什麼我就能幹什麼”是我個人的奮鬥目標。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有了堅如盤石的毅力,相信成功的一天絕不遙遠。

  篇二

  我在為期一個月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收益非淺.通過半一個月的android實習,基本掌握了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的一般流程。對常用控制元件基本掌握其用法,對其事件的監聽方法也基本掌握。學習Android不僅是對前沿開發技術的瞭解,也是對程式設計知識的一次提升。

  首先,我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加強。在實習的前幾天主要進行的是與java有關的知識講解及其他預備知識的普及。在這之前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系統的學過java,所以對於java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是我曾學習過c++,所以對語言的接受與理解速度還不算太慢—儘管老師講的比較快。但我還是竭盡所能的去跟上老師的節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曾給我打過一劑預防針---對語法的理解無需太清晰,會用就可以。所以我只需瞭解大概框架及原理即可。這就教會了我自學的一種方法---可以在第一遍時不求甚解,先了解知識框架,之後再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較快的學會知識並利用之用於實踐。

  其次我的實際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強。知識講解告一段落之後我們便進入到了緊張而又短暫的專案中。但不得不說剛開始就遇到了一鼻子灰---程式碼書寫總是出錯。由於對原理理解的不夠透徹,語言使用缺乏足夠經驗所以進度極慢---儘管任務很少。在經過了多次討論以及與老師的交流我們漸漸的對專案有了一個較為合理的理解,所以再次投入的過程就比較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實踐與理論的差距及二者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張老師講完java基礎後,隨著堯老師跟我們講了安卓的基礎開發。剛開始接觸Android感覺到它很有意思,在介面開發上和web也可以形成了相通的架構,更加方便,視覺上也是非常的酷,在前期我通過的大量的Android SDK開發範例大全中的例子以及Android提供的APIDEMOS進行學習,儘管例子之間的連線比較零散,不過通過這些例子的學習我可以學習到了很多和以前java上相通的思想。

  篇三

  不知不覺中為期三週的實訓已經接近尾聲。雖然時間很短,不過我確實學到了一些我覺得有用的東西,並且是平時上課學不到的東西。三週的實訓,時間很短,確實很短。原本剛開始,乃至之前聽說有為期三週的實訓的時候,都覺得,這樣的實訓不過就是走過場罷了,只有三週的時間,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所以一開始也沒當回事。

  就這樣,帶著這樣的心態,開始了實訓。安卓實訓。因為第一天週一上午沒有課,下午,才算是正式開始了三週的實訓。一開始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感覺很舒服啊,噼裡啪啦一講一堆,不過我就喜歡這樣的,聽著爽啊。平時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是講一句頓一頓,或者一句話反覆琢磨半天,這樣的話,雖然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但這樣的話,教學的整體進度就下來了。而且就算是一個知識點反覆講,也不見得能就精通了這個東西,或者說對這個有多麼理解。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懈怠的情緒。

  一、第一件事:說話做事要有真憑實據

  而這樣一開始,老師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老師上課帶勁啊!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老師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著重介紹了老師所在的公司,以及我們接下來三週的實訓計劃。接下來一週實訓之後,這個實訓在老師的刻意營造下,儘量模仿公司的氛圍。而讓我感受最受的就是:憑事實說話。就是無論要下什麼結論的時候,都要拿得出能夠說服人的資料。

  這是我在第一週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也是我學到的第一件事。說話下結論要有真憑實據。

  二、第二件事:專業技術的不斷學習

  在這一週中,老師著重講了如何進行系統構架。因為之前也跟老師做過專案,所以對進行系統構架的理解要稍微深入些,對其重要性的瞭解也要多一些。這樣,在老師的講解下,再和我以前的理解相互驗證,感覺就像武功高手,在前輩的點撥下頓悟了一樣。

  這就是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收穫。

  三、第三件事:學會尋找動力

  然後在接下來的一週中,這樣的學習中老師讓我們每組一個白板,然後把每天的任務完成情況著實記錄。這樣,不同的組之間要對比;同組,不同的組員之間對比;自己今天和昨天的對比。無形中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推理,推動我們前進。

  這是我學習到的第三件事:沒有動力,就學會尋找動力,而比較,是最有效的激勵。

  四、第四件事:學會尊重別人,那樣你也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在第二週結束的時候,我們用來結束實訓的一個專案就正式開始了。這個專案的時間很短,三天,如果算上上週末的時間的話,那就是五天,但前一週的時間確實沒有有效的利用起來。那麼這樣只好算三天了。在這次專案中,我沒有一個人大包大攬,一個人把專案扛下來。因為之前跟老師做過專案,並且我也是小組負責人,雖然作為這個小組負責人,我做的很不好,但有這樣的一次經歷之後,我知道我哪裡做的不好,哪裡有問題,雖然不會很全面,但至少有一些努力的方向了。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