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三則
《背起爸爸上學》講述了一個山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 下文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參考。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不久前,我觀一部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主人公石娃孝敬父親的故事以及他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令我深受感動。
影片描寫了一個名叫石娃的山村孩子,經過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坎坷,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其中最令我佩服的還是石娃的勇氣:那天,狂風大作,傾盆大雨從灰濛濛的天空中不斷“潑下”。放學了,七歲的石娃向家的方向奔去,可是當他來到每天必經的那條小河前,卻發現,河水已經漲高數尺,失去了往日的平靜。為了回家,他邁開大步向前跑去,一道道巨浪不斷向他襲來,企圖吞沒這位“小勇士”,可這並沒有嚇退石娃堅定的步伐,他仍然向著家的方向勇敢前行……這種頑強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多麼使人震撼!
影片的最後,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身體殘疾的父親生活不能自理,石娃為了照顧父親,也為了自己的學業不被耽誤,每天揹著爸爸前往學校。課餘時間,當同學們在玩耍時,石娃卻在細心地照顧著父親的飲食起居,這種孝心天日可表。想想石娃不怕困難堅持照顧父親的勇氣和責任,再想一想只會說大話的自己,不禁令我慚愧萬分;想一想石娃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精神,再看看自己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還挑三揀四的態度,令我低下了頭;想一想石娃孝敬父親的種種作為,對比我自己在家裡對父母“耀武揚威”,過著“小皇帝”一般的生活,這些都令我感到羞愧。石娃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努力學習,刻苦專研,取得成功,真是了不起,正是“山窩裡飛出金鳳凰”。
通過觀看《背起爸爸上學》,我明白了:“人以善為先,善以孝為先”的道理。我要學習石娃身上的這種孝道精神,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要報答養育我們的父母,做一個有孝心、有責任的少年!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星期天,我陪兒子《背起爸爸上學》。
故事的主人公石娃的成長經歷真的讓人心酸,看過之後,很多的情節都讓我很難忘,因為那感人的情節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那就是感動。
電影中有許多的場面是那麼溫馨親切,而有的場面又是那樣令人心酸,令人感慨。石娃一家人過得很清貧,甚至連孩子學費都交不起,他爸爸也真的好偉大,當爹又當娘,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掙學費,為了省點錢,連腿都摔傷了甚至都不能上醫院看一下。真的不容易啊!一家人雖然過得清貧,但他們相依為命,相互關心,相互鼓勵。父親是望子成龍的,對孩子的愛是真摯的也是嚴格的,每天陪著兒子走一段路,路上還不停叮囑:“石娃在學校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是沒錯的。”這一句簡單的叮嚀讓我們做父母的都找到那種相同的感覺,“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令人心酸的是石娃從小沒有母親,沒有母愛,真的好可憐,生活的苦讓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小的年紀就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上學的路上還要光著腳丫,走到學校才穿上鞋,連向爸爸要一塊橡皮擦也是一件令人奢望的事情。
我一邊看電影,一邊與兒子交流,看看他的表情,並且讓他說說這部電影令他難忘的是什麼?他說:“媽媽,我跟石娃相比,我真的比他幸福多了。我天天有吃有喝的,有爸爸疼,媽媽愛。石娃好可憐,連吃的,穿的都這麼差,家裡這麼窮,每天上學還要走這麼遠的路。”我說:“你看石娃雖然生活艱辛,可是他有抱怨,放棄過學習嗎?石娃在學習上總是那麼刻苦認真。”我又問他:“如果是你,遇到困難會怎麼樣啊?是堅持還是放棄呀?”兒子默默無語,過了一會兒,他說:“媽媽,我跟石娃相比,我是過得很幸福。不過我學習沒他那麼刻苦認真。我有時候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動腦筋,還要哭鼻子呢。我心裡真有點慚愧呀。以後我會認真一點的!”我又問他:“石娃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啊?”他說:“當然是他爸爸生病了,他還一邊上學,一邊照顧他爸爸的事情啦!他從來不埋怨自己的爸爸,他真的好懂事啊!”我問他:“你愛爸爸媽媽嗎?”他說:“愛!”我說:“你怎麼愛爸爸媽媽呢?”他說:“我要認真學習,還有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媽媽倒垃圾,幫媽媽帶小弟弟呀。”看來,小孩這部電影,還是受到教育的。
這部電影,我又在思考:我們做父母的平時在物質上給予子女是充足的,但在人格塑造方面要考慮更多了。我們做父母的光提供好的物質條件還不行,更應該教會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做一個有愛心,有孝心,有責任心的人,同時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這樣,他以後的人生會走得更坦然,而不是時時為他遮風擋雨。像電影裡的石娃,雖然稚嫩的雙肩過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但生活的重擔沒有把他的精神壓挎,反而使他變得更加堅強。我覺得培養孩子這種精神財富比賦予孩子物質財富要寶貴得多!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_1200字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片中記述了石娃和他父親石大的父子深情。難忘片中石娃啃凍乾的饃饃,難忘石娃站在領獎臺上說的“我現在只想我姐姐……”,難忘片尾石娃背起父親上學堂的一幕,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石大背起石娃走進馬蓮河,告訴石娃:“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
對於我們這些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孩子,在省重點中學求學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活條件、學習環境,還是師資力量、教學設施都比石娃優越。可就在我們這群人中,卻有些人不珍惜如此好的求學機會,而是學著去趕“時髦”,去結識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染上不少惡習。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慾,就整天、甚至整個星期都逃學,更有甚者為了拿錢,不惜將罪惡之手伸向自己的親人。可石娃,呢,小小年紀就擔負起照料癱瘓老父親的重任,艱難地踏上背起爸爸上學的征程。石娃那自強不息,勤學奮進的精神打動了我,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楷模。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比如我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字,把池缸都練黑了;而越王勾踐為了復國,甘願做吳王夫差的車伕,臥薪嚐膽十幾年,終滅了不可一世的吳國。在外國,也有許多人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美國作家海倫三歲時由於發了一次高燒,使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既聾又失明的人。但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身殘志堅,刻苦學習,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彈得一手好鋼琴,跳得一曲好芭蕾。海倫的事蹟令人敬佩,而高爾基這位文學巨匠,他的童年是那樣地悽慘,那樣地不幸,但他卻沒有因為家庭的貧窮,而放棄自己對知識的追求。他努力地尋找一切可讀書的機會,終於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寫下了不少的著作。
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很多人都具備這種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而對於今天的我們,當我們讚頌古人、模仿身邊人的舉止言行、幻想著美好的明天時,可曾想過今天的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愧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想,我們不需要把終生的思想感情,都用在對過去的緬懷,而應該承擔起我們承繼古人、啟發後來者的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不能光憑說,還要拿出實際行動。畢竟事在人為,只要我們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敢於面對困難、挫折,像影片中的石娃那樣敢於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當然,我並不是說讓我們都去當一回山區的孩子,去扮一回石娃,那樣只會空有軀殼,而無內涵。我們重要的是要學習石娃在學習上的衝勁,在生活上的節儉和他對父親、對姐姐的一片深情、一份責任。我們不應該成為“冷血動物”,而是應該以我們對親人的深情為動力,鞭策我們在學習中前進。
但願我們這些在好環境生活慣了的人,能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對父母、老師、社會的依賴。請記住: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難,我們一定要有戰勝困難的雄心壯志,做完、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