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三則

  《舌尖上的中國》是由陳曉卿執導,中國中央電視臺出品的一部美食類紀錄片。下文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參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前不久有鬧得沸沸騰騰的南海仲裁案,菲律賓的無知行為引起了數以萬計網路民眾的憤怒。在有關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個評論總是能佔據熱評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裡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裡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暑假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作業,寫一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我原本以為是歷史紀錄片,便失去了興趣。第二天,我去同學家玩,我看見我同學在看視訊。我就問她這是什麼片子,她說:“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啊!”我心想:什麼這不是歷史紀錄片嗎?還那麼好看,回家可以去看看。

  在這本紀錄片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讓我印象深刻。誠意麵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裡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在本片中,最讓我喜歡的美食是蘭州拉麵。蘭州拉麵,我吃過,在我去蘭州遊玩時吃的。現在還記得那一碗麵,在一個粗瓷大碗裡,滿滿的湯和麵,上面漂著辣椒油,幾片青蘿蔔,一小撮綠綠的香菜和蒜苗,裡面還有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著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作文500字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離開家久了,就經常會想起家裡的一碗飯一桌菜。也許我們並不懷念故鄉,也許只是故鄉對我們魂牽夢縈。 作文大全

  養蜂的女人說,結果我跟她結了婚,風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說,這海洋的鈔票難掙,沒有牛勁馬力難吃海洋衣食。這些都是生活給人的最樸素最直接的感受與經驗。這些感受與經驗,在作家那裡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裡吟成了詩,在母親那裡變成了嘮叨,煮成了飯,炒成了菜。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艱辛的。朝五晚九,餐風飲露,為的不過是一家人能吃飽穿暖,不過是回到家裡能好吃好喝一頓,能安逸巴適睡上一覺。

  也許我爸媽的飯菜做得並不那麼好吃,但是我總是會想吃它,也許我想吃的只是那種味道,別人無法做出來。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會不會有那樣一種味道,我後來再也沒嚐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