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範文

  紀錄片《鏡子》是中國首部深刻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篇1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首映典禮暨交流會。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在200多部提名的紀錄片作品中,《鏡子》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讓人重新審視當今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等情感問題,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

  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同道觀看完影片說,“《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了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讓社會更加和諧,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林丹華說,“家庭影響孩子最深,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長,才能讓孩子能夠有屬於他們的天地。”

  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篇2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盧釗凱、範永東執導的紀錄電影《鏡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紀錄片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還參加了一系列進校園活動,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瞬間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盧釗凱說,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鏡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真實呈現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

  《鏡子》的另一位導演範永東表示:“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精神構建的問題。我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隨著持續的深入探討,我希望這個線索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完善法制建設的一把鑰匙。”

  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篇3

  14歲的澤清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學醫的有留學經歷,爸爸是事業單位,本科畢業,這樣的幾乎的頂級配置的高知家庭,澤清說,我來是因為有跟蹤報道,因為這樣有存在感;我來是因為這裡有家長課堂,我覺得他們才是要呆81天的人,我只需要呆6天就可以了,我為他們付出了這麼多。。。

  澤清的爸爸說:這個家庭需要改變,但我覺得我不需要改變,至少不用改變很多。

  家明的爸爸不想去家長課堂時說,公司領導安排的事情要做啊,很多人在等著我面試呢!你們誰會同意讓孩子不上學去當揹包客,難道讓我放棄他不管他的學習麼?

  媽媽說,我覺得江校長說的兒子的關鍵在家長課堂上,我覺得太誇張了,沒有那麼多。

  心理諮詢師李老師說:“我們做律師需要執照,開車需要考駕照,可是我們做父母卻不需要,但這是我們要做一輩子的職業,父母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也需要學習。”

  那麼需要學習的是什麼呢?

  1.尊重個體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因為他們除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他們自己,要象尊重你的朋友一樣尊重他們,包括尊重他們的感覺。

  2.正確表達愛

  當江老師帶著兩個教官去接家明的時候,大家看到一個細節,家明在家裡聲嘶力竭的喊著“讓我見他們!讓我見我爸媽!”,而門外的父母拿掉眼鏡趴在牆邊掉眼淚。

  他們不愛對方麼?愛,只是用這樣扭曲的形式表達出來了,反彈回去讓他們自己也難受。愛的正確表達,就是帶著愛一點點的放手,讓孩子在引導而非控制的環境下尋找自己的人生。

  3.糾正行為前先連線感情

  鄰居有個老太太想要老頭名下的房子,未果,這個老太太天天有一空就坐在窗戶前大罵老頭子,幾乎沒有間斷過,左鄰右里不甚其煩。大家覺得這個捱了罵的老頭子會開開心心的把房子給老太太麼?你自己會對批評你的領導說:領導你批評的太對了,我真是等不及要照你的話去做了,你對我太有幫助了”你不會的,所以也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會在被批評指責的情況下心甘情願去改正錯誤。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相信他們,要和他們做朋友。

  4.請把指責變成鼓勵,把命令變成啟發式提問

  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用腦子想問題解決問題,哪怕問題並沒有解決甚至更糟,要給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好機會。

  5.言傳身教

  家庭環境是競爭的還是友好的,取決於父母。孩子從一出生就通過觀察在學習處理關係,看到父母總是指責對方他學到的是什麼?所以一個問題學生背後,肯定是一個有問題的家庭,至少是有問題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