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感想

  隨筆,除了具有一般學者隨筆共有的真知灼見外,總是引領著讀者與自己一起去思索、去反思。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範文,歡迎閱讀!

  範文篇一

  踏入青春的我們。此時也許正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事,偶爾踮腳張望那些最 初的夢想,如同氫氣球一般越飄越遠,直至完全看不見。久而久之我們被生活中的瑣事所淹沒,曾經的信誓旦旦,或者對於未來的美好想象漸漸變得模糊,是的,在青春期中,許多人都會變的迷茫變得糊塗。不過,青春是我們一生中很重要的歷程。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已慢慢長大,還依稀記得初中時的那些青春歲月,記得那些我們一起瘋,一起哭,一起逛街的日子。現在想想,如果再能回到過去該有多好啊。那時的我們有一個受到欺負,另外的人就一起去為他打抱不平。有一個難過,我們就陪他一起難過。有一個生病,大家就圍著她團團轉。可現在畢業了‘大家去聯絡的卻越來越少。雖然不聯絡但不代表我們之間沒有思念。

  我們越來越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大人,於是在青春年少開始有了和父母的爭執。每次和父母吵架都是因為和父母的觀點不同,明明知道自己有時候錯了卻仍然死要面子,不肯向父母低頭。於是曾一次一次的傷害著父母。想想那時的我們是多麼可笑啊,也多麼的對不起父母啊。

  有人說,漂亮的女人像貓,烏黑漆亮的眸子,暮然回首,閃過一絲狡黠的幽光相一致凝神的精靈,有人說中年男人像一隻老虎,額上已經有了印痕,那是歲月之車碾的,少了年輕時的野性 ,多了中年人的畏縮。我想我們應該是遠古深林中的猴子。我們青春我們活潑,我們努力的追求著我們的夢想。而命運如一座熙熙攘攘的車站,我們都在等候著屬於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未來。無論怎樣,願我們都能耐心的享用我們的青春。

  願我們的青春更加美好,擁抱青春,珍惜未來。

  範文篇二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它不論是在中國文學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古詩詞不僅應存在於教材裡,它更應該浸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換句話說,古詩詞是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的一面旗幟、一個標誌,它化作一股正氣、罡氣,夾雜著柔情與婉約,也許還有壯志與胸懷,甚至是愜意與田園,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是中國人的精神品質,它雖來自古時,但流傳至今已證明了它的不朽。所以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從這些珍貴的古詩詞中,挖掘並繼承那古人留下的風骨、傲骨、柔情、細膩,還有瀟灑與浪漫等這些象徵著中國的精神文化。

  若你陷入無窮的困境中無法自拔時,你要堅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擁有這般豁達,這等決心信心,你必會衝出重圍。這就是古詩詞裡蘊藏的力量,在我們眼中,它不應只是晦澀難懂的文字,它更應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物。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可穿越時空,領略我國的錦繡河山,也可與古人對話,汲取他們身上的中國精神。所以說,讓古詩詞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不再僅侷限於背誦默寫,這樣我們這一代人才會更加堅強、更具豁達、更有責任……由於這些“更加”,中國才不會被輕視忽略,會更加穩若磐石的屹立於世界之林。

  但儘管人們熟諳古詩詞的歷史份量,還是有那麼些人不明事理,胡作非為。為了給學生“減負”,便愚昧地拿這些寶貴的古詩詞開刀,又刪又減,這種行為令人髮指。他們難道不知給學生減輕的不過是鵝毛般的重量,但是加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卻是泰山般的壓力。如果在學生們正集中汲取知識的最佳時段,不向他們輸送這些象徵中國文化的詩詞文學,那麼他們喪失的將不僅是品讀鑑賞詩詞的能力,更會缺失古人傳承的那些難能可貴的中國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中學生,便是鼎鼎噹噹的中國少年,所以繼承發揚中國詩詞文化是我們一份重任。這些文化瑰寶,不僅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更會帶給國家一股排山倒海般勢不可擋的文化力量。

  任重道遠,切莫摒棄詩詞文化!

  範文篇三

  跨越千年漫漫月色裡,清風搖動竹影,緊一陣又過一陣;窗外偶爾滴落幾聲蟲鳴,月光遍灑大地,而月光的味道又是什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幅相思景,張子壽舉樽淺酌,一輪皓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一代賢相背井離鄉,風光的外表下,大概也藏著太多無奈吧。身處廟堂之上,不知遙隔天涯的家人。此時是否也也在對月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如此境地,也勾起了這位賢相的思念之情吧。一生上無愧於天地,下無愧於君王,唯一的愧疚大概便是無法盡孝於父母膝下吧。此刻月亮成為了他寄託情感的物件。獨自對月,浮想翩翩,整個人已經陶醉,已經沉迷,已經身不由己,時間在這一刻凝固,人已痴迷,可能直到冰冷的露水沾溼了衣裳才會回過神來吧。

  面對這月光失意之人或許別有一番感受吧。不知你可曾品出,在這片月光下,曾有一位中年人,撫著微霜的鬢髮,在心中默唸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突遭貶謫,與兄弟分隔兩地,七年未見。本是中秋團圓夜,卻不見親朋兄弟,只徒有月光相伴,東坡心中的思念可想而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如此豁達,卻需怎樣心境。不奢求近在眼前,只願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便是他卑微的心願了吧。或許在此刻,月宮仙境之美,也不敵東坡心中的思弟之情吧。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光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何人在此悲嘆,初見何時,再見又是何處?月光灩灩浮動,江邊的你是否還一如我初見,年年歲歲月相似,只是我無法跨越千里!一陣清風來襲,酒香盈懷,江天一色,月照千秋,熠熠生輝……今猶憶,琴聲如水,水韻如月,月下巧遇佳人,水一般清澈,月一般寧靜。月下的她,一襲白衣,純潔如雪,青絲如雲,巧笑倩兮。月下身後,微風過後,螢火蟲漫天飛舞著,月光搖動鞦韆索,一如童話般夢幻……都說月光千里寄思情,能淡看人間悲喜的,也唯有那一輪月光了。

  天山雲霧間,一派雲海蒼茫,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猶如虎嘯狼嗥,吹遍玉門關內關外,戍邊將士對月垂淚,一曲曲鄉歌在漫天黃沙中響起。“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明月依舊、關隘依舊,而歷代的長征遠戍的男兒十人卻有九人未歸。“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但沒完沒了的戰爭,又何時才能停息?想家中獨登高樓的妻子、滿頭白髮的親孃和瘦骨伶仃的兒女,一定也在這清冷的茫茫月夜裡或站立樓頭,或折柳門前。征夫的思念,或許不及詩人的浪漫纏綿,故而同樣刻骨銘心。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人間卻有一輪青春永駐的月光。亙古不變的月光下,猶記曾有叱吒一時的英雄人傑獨酌思鄉;曾有名動天下的遷人騷客舉杯祈福;曾有風流多情的佳人才子千里相望;也曾有馳騁疆場的將士念親垂淚……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它照見過往昔的古道黃沙,也照見了今日的車水馬龍。年年月光相似,對月之人卻如流水變遷。不知如今的你獨自抬頭、俯首可曾在其中,品味出千古不變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