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剪紙隨筆

  多讓幼兒剪紙,能夠幫助他們養成專心的習慣。那麼會寫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今天下午班裡正進行手工活動,安靜的教室裡只聽見小朋友們喀嚓、喀嚓的剪紙聲。正在這時,突然聽到“哇”的哭聲,循聲找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朱成拿著紙和剪刀在哭:“我不會,我不會剪。”我說:“你不是會剪的嗎?大膽地剪,剪錯沒有關係的。”勸說了好一會,朱成猶豫一會後又拿起剪刀剪起來,剪到老虎的眼睛——鏤空部分時,又停了下來:“老師,我不會摳空。”我說:“你就用老師教你的辦法先摺疊再鏤空,肯定會剪的”在我的鼓勵下,他慢慢的把紙對摺一下,很小心地試著鏤空,其實他剪的很不好,幾乎要將老虎的眼睛邊上剪斷了,但為了激發他的積極性,我還是表揚了他:“看,你不是自己會剪的嘛,小老虎的眼睛剪的很好看啊!”  剪老虎時有一個難點,就是鏤空小小的老虎的眼睛。雖說是大班孩子,但朱成小朋友在剪紙方面有些弱,而且碰到困難就不肯剪,這次遇到要鏤空老虎的眼睛了,更是採用哭的辦法來拒絕。老師在指導小朋友剪紙時,常常被許多精美的作品所陶醉,更多的關注剪得比較好的幼兒,而對一些剪紙方面比較弱的幼兒並不是太在意。因此,我應該重視這部分幼兒,嘗試著用讚賞的目光去賞識他們的作品,激發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應該多與他們的家長聯絡,爭取家長回家後也能指導小朋友複習每天的剪紙內容,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幫助他們提高剪紙技能,發展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朱成小朋友,鼓勵他大膽、自主地剪,在晨間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多對他進行個別指導,使他樹立起自信心,和班裡小朋友一同進步。

  篇二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天性讓幼兒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習得經驗,在多次興趣盎然的遊戲中,幼兒很順利地就學會了剪直線。。

  在美工活動中,我發現大班幼兒的基本操作——使用、運用剪刀較困難,特別是我班一些低齡段的幼兒更是如此。一開始我對如何引導幼兒掌握初步的剪紙技能有點茫然,後來,我翻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小肌肉發展不夠完善,協調能力較弱,我們平時應該讓幼兒經常在遊戲中鍛鍊幼兒小肌肉發展和提高協調能力。

  於是我計劃從鍛鍊幼兒拿捏剪刀開始:我從平時的觀察中發現幼兒對手指兒歌非常有興趣。於是我想:何不用這樣好的素材呢?於是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用念兒歌的方法讓幼兒理解拿捏剪刀。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媽媽。中指是姐姐,爸爸一個洞,媽媽姐姐一個洞,咔嚓、咔嚓,寶寶樂開花。”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美工活動中,並示範如何拿捏剪刀。沒想到幼兒接受能力極強,大部分的幼兒都能掌握剪刀的拿握方法,通過反覆的運用操作,在每次紙工課中及時的運用兒歌引出孩子的興趣,在遊戲過程中讓幼兒進行美勞活動的基本操作,從而幫助孩子能夠正確的拿握剪刀。

  接下來是幼兒如何能順利地剪直線,這又是一個問題。此時我又想到了“開火車”的遊戲,這個遊戲是小班孩子熟悉的、樂不可滋的遊戲,幼兒非常喜歡做,我藉此遊戲把直線比喻成鐵軌,把剪刀比喻成火車,一邊示範剪直線一邊說:“火車開的直直的要不然就脫軌了,我們要沿著火車鐵軌一路前行,”而且我又配上咔嚓咔嚓的聲音.孩子們的興趣一個一個被我激起,也就順理成章的學會剪直線。每當拿出紙工時我都要說;我們開火車吧。幼兒們就很起勁地說:咔嚓,咔嚓開火車了。

  篇三

  今天下午班裡正進行手工活動,安靜的教室裡只聽見小朋友們喀嚓、喀嚓的剪紙聲。正在這時,突然聽到“哇”的哭聲,循聲找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朱成拿著紙和剪刀在哭:“我不會,我不會剪。”我說:“你不是會剪的嗎?大膽地剪,剪錯沒有關係的。”勸說了好一會,朱成猶豫一會後又拿起剪刀剪起來,剪到老虎的眼睛——鏤空部分時,又停了下來:“老師,我不會摳空。”我說:“你就用老師教你的辦法先摺疊再鏤空,肯定會剪的”在我的鼓勵下,他慢慢的把紙對摺一下,很小心地試著鏤空,其實他剪的很不好,幾乎要將老虎的眼睛邊上剪斷了,但為了激發他的積極性,我還是表揚了他:“看,你不是自己會剪的嘛,小老虎的眼睛剪的很好看啊!”

  剪老虎時有一個難點,就是鏤空小小的老虎的眼睛。雖說是大班孩子,但朱成小朋友在剪紙方面有些弱,而且碰到困難就不肯剪,這次遇到要鏤空老虎的眼睛了,更是採用哭的辦法來拒絕。老師在指導小朋友剪紙時,常常被許多精美的作品所陶醉,更多的關注剪得比較好的幼兒,而對一些剪紙方面比較弱的幼兒並不是太在意。因此,我應該重視這部分幼兒,嘗試著用讚賞的目光去賞識他們的作品,激發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應該多與他們的家長聯絡,爭取家長回家後也能指導小朋友複習每天的剪紙內容,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幫助他們提高剪紙技能,發展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朱成小朋友,鼓勵他大膽、自主地剪,在晨間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多對他進行個別指導,使他樹立起自信心,和班裡小朋友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