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感言隨筆

  每個人的大學生活有自己的特點,因為各自興趣愛好的不同。那麼身為大學生的你,會如何去寫大學感言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昨天吃了散夥飯,吃得心裡酸溜溜的,因為很多同學都沒有來,有些因為拿不到畢業證的不來參加到還情有可原,可是其他的人呢?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有事還是不顧及四年的同窗之情?不過和我很鐵的兄弟幾乎都來了。我到不覺得很失望,只是有點失望,這種失望幾乎大家都有,因為好象菜的質量不怎麼好,沒有見到幾塊肉服務員就開始上水果了。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呵呵,想不到我的畢業宴到還比不上我們足球隊出去吃飯那麼熱鬧!

  始終想不通學校的安排,五月的時候,我們忙畢業設計忙得不可開交,到了六月卻悠閒得過了頭,都說大四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的又忙完了畢業設計的每天的生活就像豬一樣,這話還真的不假,我們就像一群懶豬靜靜的等待七月學校把畢業證發到我們手中。不過學校好象也讓我們當豬當得太久了,除了抱怨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太悠閒的生活往往會讓人墮落,特別對我這種孤家寡人來說,有時真是無聊得心灰意冷,即便晚上有精彩的世界盃讓我欣賞。寂寞是可怕的,而我又是一個很害怕寂寞的人,可是終究我卻不能找到一些辦法去消除寂寞或者是讓寂寞儘量的減少,也許,這就是我無能的地方吧。我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我卻是一個缺乏勇氣或者說是缺乏信心的人,在大學生活中,我放棄了很多東西,客觀來說,放棄的這些我想得到都是很困難的,說得好聽一點,或許這叫做知難而退吧。對於我這樣的青年學生來說,學習和感情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可是對於這兩者,我做得更多的不是積極爭取,而是消極放棄。最近兩天的世界盃比賽,很多勝利都是傷停補時階段產生的,看著場上的球星奮不顧身的拼搏精神,我明白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我也終於深深體會到了一種偉大的精神,那就是永不言棄。真的,我差得還很遠很遠!

  今天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看到了初戀女友以前給我的信,懷著一顆懷舊的心情仔細的閱讀了一遍,感動頗深。看到她說的一些氣話,彷彿讓我又看到了她生氣的樣子。她很漂亮,對我也很好,我曾經深深的愛過她,當然她也深深的愛過我,或許是以前真的沒有好好的體會她吧,不管曾經的決定是對是錯,我終究放棄了一個足以影響我一生命運的女人。回想起四年前的今天,我是何等的幸福,現在想起來,真是有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現在人長大了,也明白了許多事情,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身不由己,我想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就在於此吧!

  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又來了,雖然很快它就將決出冠軍,但四年之後它又會捲土重來,給人更多的期待。而我的大學生活,卻定格在了這四年,就這樣子吧,不管以前怎麼樣,現在怎麼樣,一切都沒有關係了。那些我曾經愛過的女孩,那些愛我的兄弟們,我會在遙遠的北方祝你們幸福的,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同樣的祝福我呢?我會好好努力的,因為我需要的是一個激情四溢的四年!

  篇二

  大學第一年,一個師兄對我說:“大學住在一個宿舍,說得好聽是緣分,說得難聽就是遭遇。”

  回憶我的住校生活,大概是介於“緣分”和“遭遇”之間吧。

  高中時候,我在外地住校讀書,為了照顧我寫作,我住了一年的單人宿舍,宿舍還有電腦,電腦雖然不能上網,但儼然已經滿足我對於娛樂生活的所有需求,高中沒寫出什麼正經東西來,但市面上能買到的dvd中的絕大部分美劇。

  一個人一間宿舍,難免讓其他同學不滿。在宿舍樓裡,就流傳著對我住宿環境的猜測和臆想,比如猜測我的宿舍裡有廚房和微波爐,猜測管理宿舍的大媽每天幫我洗衣服。夏天的夜晚,經常斷電停空調,燥熱難耐,會有人推斷停電是為了把電都供給我。

  幸虧那時年紀小,每天仍執拗地過著孤僻而規律的生活,毫不知覺自己已經成了眾矢之的,直到聽高中同學後來的回憶,才知道自己觸犯了眾怒。

  直到2008年上大學,我才開始過上了真正的集體生活。

  入住的第一天起,每個人都迅速把自己的床圍上厚而密實的幔簾,在逼仄得讓人透不過氣的共同生活裡,討出一片別人入侵不了的小小領地來。

  對大學女生來說,擊敗了全國99.99%的困擾,就是肥胖。從高中的緊張到大學的輕鬆,其中絕大部分空閒心境都投入到吃的熱情上去。清華的食堂很多,每個都很大,多種多樣菜式的共同點,就是用重油重鹹來掩蓋大鍋飯的平庸。

  大學不到半年,我就不可抑止地發胖了。每天一醒來就迎接與食慾的鬥爭。我從不和同宿舍的三個女生吃飯,怕因自己減肥食量小,引起其他人的關注。比起嘲笑,我更怕的是“你不用減肥啊你根本不胖”以及“你吃這麼少對身體不好會損害健康”的虛偽勸諫。

  餓了整整一白天之後,到了夜晚,就會餓得百爪撓心。凌晨三四點鐘,衝到樓下的自動販賣機買東西。往往會發現販賣機前站了好幾個和我一樣的人,我們沉默的排隊,羞赧地避免目光接觸。

  在大家清醒的時候熟睡,在大家睡過去的時候清醒,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開宿舍的高峰人流期,獨佔宿舍幾個小時。

  對於大學的記憶,我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日上三竿,我在空無一人的宿舍被滿溢的陽光照醒,其他室友都去上課了,我在“上課”與“逃課”之間做一段短暫而虛偽的心理掙扎,然後毅然決定不去上課了。

  “浮生偷得宿舍半日空”,在其他人都去上課的幾個小時裡,我是十幾平方米內的國王。我看書、寫作、上網,自由因為是偷來的,且略帶罪惡感的腥味,因此顯得格外美好。直到宿舍其他三個女生上完課吃完午飯,快快樂樂地結伴回來,已經聊了半天才看到被衣櫃擋住的我,詫異地問道:“天哪你一直都在啊!你難道沒去上課?”我的幸福感瞬間轉化為羞愧。

  集體生活與孤獨之間存在著一種有趣的關係。一位科學家朋友告訴我,所謂“內向者”與“外向者”,並不是以人前的活潑和健談程度來劃分的。對“內向者”而言,人際交往對他來說是一種消耗,內向者在人群中也許非常健談與活潑,但對他來說,血槽正在慢慢清空,只有獨處的時候,他會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力量與充實恢復。對於“外向者”來說,人際交往對他來說是一種增值,獨處讓他感到恐懼與不安,而在人群中聽別人講話,他也許一言不發,但腦中的資訊量、心中的踏實與快樂,都在慢慢增加。

  大學班主任與輔導員,每次找我談話的主要內容,都是讓我多“融入同學,融入集體”,而我內心非常清楚的是,強制的集體生活也好,團體活動也罷,並不能讓孤獨者緩解,或是“感到集體的溫暖”,有時反而會讓他們感到日復一日的難耐,因為獨處才是溫暖的來源。

  大學第二年,我學會一件事,叫做“淘寶”。每天在淘寶上買衣服,幾大快遞公司的派送員都認識我,遠遠見到我就說:“怎麼又是你啊?怎麼老是你啊?”

  衣櫃裡的橫杆被衣服壓斷了,一開衣櫃門就是山崩海嘯。裝不下的衣服被我裝進大箱子和大袋子裡,堆積成一座小山。宿舍裡屬於我的一方空間放不下了,我就放在兩個宿舍的公共客廳裡。

  宿舍每週都會檢查衛生並進行評分,其他室友都可以把自己的空間收拾得像從來沒有人生活過的樣子,我卻不能把一大包一大包的衣服變得隱形。我成了宿舍每次衛生評比拖後腿的那個人。

  大學第三年,同宿舍的人一瞬間都交了男朋友。室友之一的男朋友是個小小的富二代,具備了毛頭小子的浮躁和中年人的世故。他每週五開車來宿舍樓,接我的室友出去度週末。週五傍晚,總會看見他坐在宿舍,焦急而沙啞的催自己的女朋友快點收拾東西,兩人壓抑著聲音低聲爭吵著。

  宿舍另一個女生的男友是同校同學。他們形影不離,下了晚上最後一節課,男生還跟到女生宿舍再聊上許久。

  看待戀愛的室友,大學女生有種鄙夷與羨慕的複雜情緒。鄙夷她的盲目與戀愛中的傻態,又羨慕有人陪伴與照顧。

  宿舍樓的洗澡熱水供應到11點,同宿舍的幾個人一邊假裝忙自己的事,一邊焦急地等待著室友的男友離開。他走了,大家才能夠洗澡。而據說樓上的某個宿舍,男生在他女朋友的宿舍住了小兩個月,不知道室友是如何忍受過來的。“一人戀愛,八方受難”是宿舍生活幾乎永恆的主題。

  大學第四年,我搬出了宿舍,到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區自己租房子住。入校那天,我的全部家當只是一個拉桿箱;搬家那天,我清出的物件足足裝了二十多個箱子和蛇皮袋。

  搬出宿舍那天,我鬆了一口氣,終於從特立獨行所帶來的恥感中解脫出來,不知是否過於敏感,我覺得其他室友也同時鬆了一口氣。

  平心而論,我的宿舍生活是平淡的,我沒有遇上“極品室友”。宿舍幾個人之間雖沒有太深厚的感情,可也從未吵過架。比起其他宿舍,早上五點就起床爭先恐後學習的競爭壓力,我們宿舍算是輕鬆而散漫的。可仔細想來,似乎一直有一股細細的緊繃著的張力圍繞在這不大的空間裡。

  在搬出宿舍很久之後,我還常常會產生巨大的自我懷疑:因為沒有和同宿舍的“姐妹”產生固若金湯的感情。直到現在,我才慢慢釋然,對於大學室友,所有人的重點都在“感情”,可宿舍如小社會,維繫它的是秩序而不是情感,是理性溝通和對他人的體諒,而不是“整個宿舍我最喜歡你,我們不要理她”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