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寫景隨筆

  中學生眼光敏銳,對景物的觀察特別仔細。不信,來看看他們的寫景隨筆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還記得那天她的演講,題目是《又見秋風起》。早在抽到題目的時候她就開始糾結怎麼寫,磨磨蹭蹭了一個星期,終於到踏上講臺的那一刻了。開口是有些顫抖的聲音,但是依舊是抑揚頓挫的朗誦般的調式。

  “微風拂過,又是一年秋色將近。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一念江南,半世煙雨……”是她的風格,那種彷彿是來自江南小鎮,拿著一把油紙傘踏著小步走在青石板上的女子,嘴裡嘀咕著吳儂軟語,那般清新的模樣。

  “秋風是佳人眉間的一點硃砂,都是無雙的美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繡閣鳳幃深幾許?曾聽得理絲簧。’……‘清明遞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小姐佳人,顧影自憐……”我幾乎是驚訝的,不是沒有遇到過那種古詩詞信手拈來的同學,但這次,確實有些讓我震顫的感覺。這種感覺,有過,但絕不多。我就那樣微微仰著頭,聽著那些從她嘴裡蹦出來的帶著千年韻味的詩詞,彷彿感覺時間停止流動,而我隔著那不遠的距離,像看著一位大家閨秀慢慢走著,低吟著那些無處擺放的相思與淒涼。

  “秋色是將士鬢間的一抹霜白。……‘枯枝落滿城門,刻斑駁浮生。’曲水彎彎,陌上人家,唱一曲伶仃,為誰哀嘆……江山萬里,紅塵寂寥。”全班依舊是安靜的,配著她的背景音樂,那種沖天豪情,那些縱馬馳騁疆場的將士,那幅殘陽如血、折戟沉沙的情景彷彿躍然於眼前。佩服,心頭又浮出了另一抹情感,想起自己遇到文言和詩詞的毫無還手之力,這種侃侃而談古典文學的樣子,真是羨煞自己。

  “秋色是書生記憶中的那彎淺月。……只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千載一夢,終負黃粱……微風黃葉下,誰把蕭再嘆。江山此刻,波瀾壯闊。”帶著一絲對月感傷的悽楚還有十年寒窗卻終沒有金榜題名的落寞,著一襲長衫,對著如積水空明的中堂,書生如是想到。

  “雖有些繁複,但終究還是可以看出平時的積累的。”這是老師對於這次練口的評價,的確,那些典故、詩詞,透著濃濃的古典氣息,靠近,就可以聞到帶著才書寫罷的墨香。對比一下我和她的差距,實在太大。

  也看過一些說詩詞的書,也在夜晚驚歎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浩瀚無窮,但是似乎所做的也只是這樣,並不會去專門的翻閱書籍,不會自己細心整理詞句,差距在若有若無之間就形成了。近年來,看到一些呼籲重拾中華傳統文化的新聞,但是真正實行的卻並沒有多少。我們這一代,真正傾心中國文化的都已經太少太少,更不用說其它了。那最終,多少年後,我們的文化會消弭嗎?不得而知。

  我還在回味著從小鎮裡走出的溫潤的江南女子,而另一邊卻已是高樓大廈的現代文化,有一座橋,連線著兩端。希望小鎮姑娘還保有一絲堅定,不會走向燈紅酒綠的世界吧。

  篇二

  落日的馬頭牆,殘陽把它拉的很長很長,彷彿如我對你的眷念般,你不會陪我走過一世春秋,但一路有你,便足矣!

  你說說,兩百多個國家裡,我一眼相中了你——中國;多元素的傳統文化,我一發的愛上了你,這難道不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嗎?

  小小的我,坐在小小的板凳上,託著腮,看著電視中正吟詩作賦的大姐姐,心生嚮往,只見她美得令人心碎,親啟紅脣:“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自嘲;“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控訴流於我耳畔。哦,我竟固執的認為這個大姐姐是來自江南的啊,於是小小的我,對江南這個陌生的地方產生了想要去看看的慾望。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我懷揣著內心的夢,揹著小書包,來到了這個令我魂牽夢想的江南水鄉。穿行在灰磚白牆之間,踩著青色石板,聞著江南特別的幽香,徜徉在小橋流水之間,頗有歸隱之意。順著小巷,一直走,一直走,摸著這已有幾百年年份的石牆,它經受住了歲月對它的考驗,仍屹立在這裡。緊緊地貼在它的身上,聆聽著它的心跳聲,聽著它內心的潮起潮落,澎湃!激情!消寂!站在白石橋上,眺望著遠方,迷濛的天空,如夢如幻似煙似霧的雨絲,飄撒在湖中,蕩起點點漣漪,驚醒了正在湖中睡覺的浮蟲。走在溼漉漉的青石板上,撐著一把油紙傘別有一番味道。小巷的牆並不高,若是長得比較高的孩子輕輕一跳就可以看到對面的風景了。牆上面長著深深淺淺的苔蘚,遠遠望去,如一塊綠盈盈的翡翠,牆角長著不知名的花草,走到小巷盡頭,似乎已經沒有路了,推開一扇門,庭院正中搭建著舞臺,女子穿著華麗的衣裳,臉上畫著精緻的妝容,嘴裡咿咿呀呀的唱著,那唱腔悠遠綿長,彷彿一端就勾著歷史過往。巷陌深深,總有轉折之處,一個轉身,眼前已是大片繁華。流行音樂,市井之聲響徹耳畔;大幅廣告,彩燈霓虹充斥眼前。回首小巷,靜謐,深遠,猶如一個黑洞,只有走進去的人才知道,那裡面是豁然開朗的桃花源。

  幸好有你,多情的江南,歷史的江南,文化的江南。我愛你的那種清雅,愛你的那份詩意,愛你的那抹古韻。

  一路有你,此生足矣!

  篇三

  在生活中,處處有美,高樓大廈的雄偉之美,人的外表之美等。但這些美,並沒有打動我的心。

  我喜歡自然,更喜歡自然中的景物。我遊歷過黃山、九華山,我不禁為它們的雄偉壯觀的美而讚歎,也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但是我的印象中,我更加喜歡被自然環抱的小鄉村。在鄉村裡,這裡沒有寬大的柏油馬路,也沒有高大而危聳的建築物,更沒有先進的高科技。但是,這裡有陽光,有溫暖,有空氣,更有樸素而美麗的農民。這裡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淨土,這裡空氣清新,樹木茂盛,這裡的景比不上名山大川;這裡的鄉間小路,比不上城市的馬路。但是,這種美,玲巧,而又讓人感到樂趣無窮。

  這裡的田野,整齊而又寬敞,讓人心曠神怡,那碧波閃閃的湖水,似優柔多情的少女,又如一面光亮的明鏡。人們走在鄉間小道,欣賞著鄉間的美,看著農民在田裡勞動,微風拂過臉旁,讓人感到風弟弟在與你玩捉迷藏;鄉間的樹,如哨兵,挺立而高大,那茂盛而又充滿鄉村顏色的樹葉如少女的頭髮,飄柔而靚麗。

  繼續向前走,會看到一些鄉村孩子在玩耍,嬉戲,讓人感到他們的快樂,樸實,也讓人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一般。如果你願意坐下來,在這裡寫生,將這裡的自然而又特別的景物畫進自己的紙頁之中,更會讓人神清氣爽。

  而如今的鄉村,早已不是原來的那自然的美,早已變成了馬路和高大建築的歸屬地,鳥兒沒了家,早已沒了湖水和綠色盎然田野,即使沒有改造的農村和鄉村,周圍也響起了推土機和挖掘機的轟隆聲。如今我走在小道的路上,望著即將拔地而起的建築,心裡不禁有些惆悵和失落。

  我想這別具一格的美,可能在未來已經滅絕了,我希望更期待,能留一片綠色,留一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