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片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讓多讀書漸成風氣,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應該怎麼做讀書手抄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的圖片

>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1***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2***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3***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4***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5***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圖***6***

  初中讀書月手抄報的資料

  一、讀書名言

  1*** 除了野蠻國家,整個世界都被書統治著。——福爾特爾

  2*** 書籍乃世人積累智慧之長明燈。——寇第斯

  3***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6***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8***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9***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0***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二、如何做個讀書人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做個讀書人,以書為友,開卷有益,這些哲理不會被歲月的屐痕所泯滅,反而隨著人們讀書實踐的深化和讀書經驗的積累,迸發出更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電子讀物琳琅滿目的時代,“開卷有益”依然如故,做個“讀書人”不失為新時代的基本的角色認同。李公樸有感而發:求知識雖然不只有讀書,但讀書,在求知識的過程中總不失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古往今來無論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學家,沒有不讀許許多多書的。鄭振鐸告誡讀者:多讀書,常讀書,總有好處。不必“手不釋卷”,但不可“目不窺書”。蔣子龍在論及讀書的益處時說:書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記憶,激發思想,傳播知識,交流資訊,表達靈感。郁達夫把書比作“啟發人類思想的母胎”,產生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供給了知識飢渴的乳料。劉白羽把書海喻為“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莽的宇宙”……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餘秋雨語***。書籍,連線古今,貫通中外,是歷史的長老,文明的使者;它傳播了知識,積澱了文化,激發了思維,溝通了情感,容納了崢嶸歲月、社會變遷、人間滄桑和無限情愫。

  三、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園求學

  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裡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裡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緻的觀察,陶弘景終於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祕密: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裡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