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繁星散文讀後感
《繁星》是巴金的散文代表作,作者通過三次描寫繁星,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小學我學過一片關於巴金的文章,上了初中,隨之又學了一篇寫景抒情的記敘文——《繁星》,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行雜記》,寫於1927年1月。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巴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星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光明的追求。課文中選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十分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巴金對星星的描述,由淺入深,由粗到細,讓我彷彿身臨其境,產生無限的遐想。“漸漸的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看似一個簡單的比喻句,可它的含義深刻,為什麼我的眼睛會模糊,只有和星星十分親密、十分依賴才會有這樣的感覺。課文中有這樣的一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靜的,是夢幻的。”這句話從觸覺、聽覺、幻覺三角度來描寫,使我受到了強力的感染。如果有一天,我在海上望著那漫天的繁星,伴著溫馨和甜蜜而沉睡,該是多麼的幸福呀!
巴金離別家鄉,用星星來寄託他的感情,總有那麼一天,我也會告別父母,離開自己的故鄉,到那時,我又該用什麼來表達我的情感呢!
***二***
和朋友樑一起從木下走到了逗子車站。不過八點多鐘,但在我卻彷彿是深夜了。寬廣的馬路在黑暗中伸出去,似乎通到了無盡處。前面是高大的黑影,是樹林,是山,也許還是疲倦的眼睛裡的幻影。天覆蓋下來,好像就把我們兩個包在星星的網裡面。
“好一天的星啊!”我不覺感動地這樣說。我好久沒有見過這樣的繁星了,而且夜又是這麼柔和,這麼靜寂。我們走了這許久,卻只遇見兩個行人,連一輛汽車也不曾看見。
這時候正在起勁地談著悲多汶、談著尼采、談著悲劇與音樂、談著夢與醉的樑也停止了他那滔滔不絕的談話,仰著頭去看天空了。
我們默默地望著繁星,一面輕輕地下著腳步,彷彿兩個人都屏了呼吸在傾聽星星的私語。
“這時候彷彿就在中國。”我不覺自語似的說了。
“中國哪裡會有這樣安靜的地方?”樑用了異樣的語調回答我的話,彷彿我的話引起了他的創痛似的。我知道在中國他留下的痛苦的記憶太多了。對於他也許那遠迢迢的地中海畔的法蘭西,或者這太平洋上的花之島國都會有更多的自由空氣罷。
我和他在許多觀點上都站在反對的地位,見面時也常常抬槓。但是我們依舊是朋友,遇在一起時依舊要談話。這一次在他的話裡我看出了另一種意思,也許和他心裡所要表示的完全不同。可是這句話卻引起了我的共鳴了。
說一切存在的東西都合理,不讓人來觸動它們,這就是衛道;不承認這個的人算是抗道。那麼這條路還是很寬廣的罷。說寬廣也許不是。抗道的路也許是崎嶇難行的。但既有路,就會有人走,而且實際上已經有人在走了。
樑為了要呼吸比較自由的空氣,到這個櫻花的島國來了。在他的觀點上說,他的確得到了那樣的東西,在松林中的安靜生活裡他們夫婦在幸福中沉醉了。我在他那所精緻的小屋裡親眼看見了這一切。我若還說他過的是放逐的生活,他一定不承認。他也許有理。
但是我呢?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地方?我所要求的自由這裡不是也沒有嗎?離開了崎嶇的道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來求暫時的安靜,在一些無用的書本里消磨光陰:我這樣的生活不就是放逐的生活嗎?
普照大地的繁星看見了這一切,明白了這一切。它們是永遠不會墜落的。
望著這樣的繁星我不覺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嘆息。
***三***
巴金老人以常見的繁星,引起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分別從“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讓人覺得――星光在我們肉眼裡雖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巴金老人用普遍聯絡的觀點,看繁星的過去現在及將來。告訴我們要用心觀察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的真理。
因此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動腦多思考多動手,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我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爭取有所作為,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