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早春的優美散文

  在河邊,忽然看見柳樹發芽了,那細細的枝條上長出了點新綠,我知道,一個寒冷的季節已經過去了,緊接而來的是一個美好、溫暖的季節--春天!

  早春的溫暖

  春寒料峭,傍晚。

  我拖著滿是泥水的外套,回味著剛才和小夥伴們在抽乾水的泥塘裡玩耍的情景,拖拖踏踏地從田野裡回到家,

  老遠就看見站在門口的媽媽抬頭沮喪地望天空:本該陽光明媚的天空被陰霾籠罩;太陽慵懶地射在雲的背後,捨不得露出自己的光芒……

  媽媽看著我灰猴似的臉,早上穿上的剛洗乾淨現在卻又弄得滿是汙漬的衣服,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猛然舉起了右手,卻遲遲沒有落下。

  我抬眼瞥一下媽媽的手,紅紅的,因為經常浸在水裡,凍得和胡蘿蔔似的,那幾條裂開的口子又像山溝裡的老樹根。轉身看著陽臺上溼淋淋的衣服和臉盆裡快要結冰的水,我陡然鼻子一酸,想起了早上的事。

  朋友與我約好在早上見面,抓住假期的尾巴再好好玩一玩。可清晨媽媽喊我起床時,我卻莫名其妙地生起氣來。“這麼遲才叫我,是存心不讓人吃飯吧!”說完我把門一摔,衝出了房門。家裡,只留下媽媽滿面驚愕與委屈。

  現在想起來,明明是自己的錯,卻硬要將氣撒到媽媽身上。

  漸漸地,一絲內疚湧上心頭。

  “這孩子,明天就要上學了,還這麼瘋瘋顛顛的!”媽媽又在廚房裡自言自語。我聽了,急忙跑到寫字檯前裝模作樣地理起書來。

  不到六點天空已經被染成了墨灰色。

  “做完作業就別看電視了,洗洗就睡了吧!”媽媽催著我,“明天就要開學了!”“知道啦,知道啦!”我有點不耐煩地應和著。不到8點,我就已進入了夢鄉。

  “滴答…滴答…”,時針不知已經調皮地溜到了哪。我在睡夢中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聽到一陣整理東西的聲音。難道……我披上件外衣,哆哆嗦嗦地走出了房間。

  一絲光亮從媽媽的房門裡透出來。

  我悄悄地推開門……呀,是媽媽!頓時,我的眼睛溼潤了——地上,擺滿了臉盆,牙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媽媽弓著腰,眼裡佈滿血絲,龜裂的手裡,正縫補著一個書包——一個少了揹帶的書包。

  記得那天,媽媽來接我回家,沒等她進校門,我就匆匆地跑去,因為我以為媽媽會丟了我的臉。過馬路時,媽媽把手牽住了我,我竟一把將媽媽推倒了,我的書包似乎也見證了這一幕,揹帶掙脫了沉重的包,落下了。媽媽驚呆了,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雙手,眼前,是給予我生命的人,是養育我14年的人,而我,竟忘了一切。從此,我都是拎著裝了書的口袋去上學。

  淚,不知什麼時候,在我眼中撞擊,又輕輕落下了。

  突然間我又彷彿聽見電話鈴在我耳邊響起——媽媽打來的溫暖的電話。去年的夏天,也就是開學時,媽媽擔心我與同學關係處理不好,夜夜打電話給我。電話的內容很單調,無非是“不要與同學吵架,不要小心眼”之類的。不過,我還是會興致勃勃地去接——每一天它們都會給我無限的啟迪和感悟,更有期待的溫暖。

  媽媽雖然只是一個農民,但她總是叮嚀我:道德是一個人的底線,品格是一個人的脊樑。有一次,放學路上,一個低年級的小朋友蹣跚地跑過來,不小心撞到了我,我書包裡裝水的一個玻璃杯掉了下來,只聽見“啪”地一聲,地上只有幾片碎片。我火得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有多麼凶狠、醜陋,指著那個小朋友破口大罵,他嚇得不知所措,一個勁兒地向我道歉,我這才揚長而去。回到家,媽媽問我水杯呢?我便說了這事,沒想到媽媽什麼也沒說,“啪”得就是一巴掌,氣吁吁地把我關在房間裡。“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現在在我的房間裡,就寫著這麼幾個大字。它已成了我的座右銘,我時時刻刻把它銘記在心。試想,沒有媽媽的那一巴掌,我肯定還只是那個心浮氣躁的小子。人就是這麼長大、成熟的。

  月亮隨著星星一起隱去。黎明打了個哈欠醒來。

  “起床了”又聽到了媽媽這熟悉的聲音。一縷縷陽光透過窗戶射了進來,一股股暖流從我心頭蔓延開來……

  早晨,還是春寒料峭。

  背起那沉甸甸的書包,我去學校報到。

  那書包裡滿是沉甸甸的,暖烘烘的母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