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情懷散文

  態度決定一切,實力扞衛尊嚴!人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一生都在做人,卻不知道該如何做人

  鋪開我的人生地圖,上面佈列著許多條通往目標的路,有的平直,平直的一望無際;有的彎曲,彎曲的千回萬轉。我將目光停滯下來,躊躇著,該走哪條路,又該怎麼走。更為迷茫的是,不知道要走的路通往何處。

  在這張沒有邊沿的人生地圖上,所見的只有座座高山,條條溝壑。沒有標註生命的輝煌,沒有標註人生的方向。

  在這張沒有尺度的人生地圖上,看不到現實的華茂,看不到希望的光點。整個身心頓時瀰漫在無望裡,思緒漫無目的遊蕩在被淚水浸蝕的腦海裡,怎麼也走不出黯淡的魔影。在那浩瀚的藍空裡,只有自己的生命在孤獨的飛翔。

  曾幾度,腎足陽剛。望著那些僅僅為了餬口而一路匆忙擁擠在秋夏的人群,我獨自落籍屋內,享受著冬天裡陽光的溫暖,陶醉著春天裡芬芳的柔情。看著日落月出,時光荏苒,便常常寬慰自己:機遇不到,耐心等候。

  歲月一點一點的從夢裡溜走,沒留下一絲痕跡,忽然惆悵起我的默默等候,不知道究竟在等候什麼。

  我掙扎著與自己的靈魂對話:為何沒有像鷹一樣銳利的視覺,能看到遠處的希望;為何不能像雄獅一樣勇猛強壯,能擊敗行進途中所有的竟搏物件。為什麼,我一生都在做人,可怎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人。又為什麼,我平生都在做事,可怎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事。

  像骨裂般的陣陣痠痛,像從海里爬出來那樣的疲憊,感覺一切都在像真空裡。

  我蒼涼的問天,也問自己,哪裡才是我應該落腳的地方。

  我在試圖弄明白,究竟是選擇了開始,還是選擇了結束。

  當我終於明白,機遇並不會光顧於靜躺在軟床上、夢囈著海市蜃樓的我的時候,已被新一輪初春的柳絮染白了頭。

  等我真正讀懂自己,應該將人生定義在螞蟻身上的時候,已經黃瓜曼枯茄子蔫了。

  :上天對什麼樣的人心存偏愛?

  曾認識一個美麗的外教老師,臨走前,我對她說:改天再約。

  笑了:改天是哪天?你們中國人說的改天,往往就沒有下文了。我們說的改天,真的會說好哪一天再約。

  不知道為什麼,在人生的很多時刻,都會想起她的這句話。

  在這個每天要處理越來越多資訊的時代,每天一睜眼,手機上就跳出幾百條微信。

  貌似我們的朋友交際,比父母那輩人要豐富的多了,可是真正信守承諾的人,還有多少?真正不習慣性敷衍的人,還有多少?

  很多人留言問我,我這麼內向,我這麼不善言辭,怎麼才能交到朋友?我其實是很內向的人,對於表達自我有先天障礙,不擅於自我營銷,更不擅於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你。我交朋友,真的就是用很笨的方法。

  什麼是很笨的方法?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多年前,我有一個女同事,夏天,她幾乎每天都穿旗袍。很多同事都好奇,這麼好看的衣服,你在哪買的。

  她說認識一個上海老裁縫,每個月都要去那裡訂做。於是,很多人都約她一起去訂做。

  到了那一天,只有我一個人去了。她帶著我選布料,量身定做了兩身旗袍。

  這個決定其實是很難的,花掉了我三分之一的工資。而且在這之前,我幾乎只穿牛仔褲,完全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合適穿旗袍。而那兩件旗袍,讓我從此完全改觀自己的審美,我覺得自己真的賺到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兩件旗袍已不合身,但每次看到它們,一股愛自己的能量就會在心裡湧動。

  很多人常常心頭一熱答應對方,但一到真正去做的時候,她們就慫了,找各種理由,讓自己去放棄,讓自己失信他人。

  看起來這種失信的成本極低,並沒有對自己造成太大的損害。但其實,這種習慣性失信對人生造成的損失,真的是不可估量。

  人有時候,就是通過遵守承諾,來逼自己去突破自己,去打破自己的舒適區。

  我第一次去登雪山,是源於幾個朋友約好了一起,於是拼命鼓動我。藉著那點歡樂的氣氛,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回去後,越想越忐忑。

  這種糾結恐慌的心情,一直延續到了出發前,只是實在不好意思跟大家說不去。機票也訂了,酒店也訂了,熱心的朋友甚至連裝備都幫我準備好了。咬咬牙,就去了。

  後來,沒有足夠體力和技術的我,當然沒有登頂,可是那段經歷,我會永遠記得。

  人生只要有一次突破和逾越,你就會藉助那一次的勇氣,在下一次膽怯的時候說服自己:難道這件事比在缺氧條件下登山還難嗎?這你都去做了,這個你還怕什麼。

  我相信,上天確實對某些人是心存偏愛的,守信的人比起失信的人,更能受到偏愛。

  有一次下雪,朋友們早約好了這一天喝茶。想到這麼冷,約的地方也很遠,糾結是不是不去算了。咬咬牙,人要守諾,於是就去了。

  結果,在那天認識了一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和另一個朋友結緣,這個人就是我現在的親生閨蜜,倉央貝瑪老師。

  很多人羨慕我和閨蜜之間的情誼。

  我想說,這都是我們彼此,一次次拿守信換來的情比金堅。答應的就要去做,承諾的就去遵守,實在做不到的,也坦然告知,而不是躲躲藏藏,假裝不存在失信,甚至為了逃避乾脆消失。

  在這樣一個太多人和事都易逝的年代,太多人都習慣了敷衍。為什麼要堅持做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傻的人,因為你是這樣認真的人,反而就真的會試煉出那些一認真就慫的人。

  因為你是這樣傻傻認真的人,所以,你就成了那個不可被替代的人,你才是那個可以被託付更多用心和誠意的人。

  是的,這樣活著不輕鬆,很累。可是,人不就是這樣把自己逼出來的嗎?如果一個人時時都和自己認慫、和自己妥協,對方也會知道:他在你這裡,失信的成本很低。

  就是這樣,開始辛苦,慢慢卻會活的越來越輕鬆,因為身邊都是很靠譜的人。

  我答應你的事,我會努力做到。你答應我的事,也請你努力做到。

  如果這是人和人之間的潛規則。我相信沒有什麼關係,會比這種關係更健康、更長久。

  因此,我才得以相信,我和我的朋友,我和我的先生之間,是一諾千金的。

  這才是為什麼,一個人,能夠擁有活在這個世上的安全感。

  :太算計人的人 往往都不幸福

  凡是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專家研究,算計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覺痛苦的時間和深度也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換句話說,他們雖然會算計,但卻沒有好日子。

  一個太能算計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無論他表面上多麼大方,他的內心深處都不會坦然。算計者本身首先已經使人失掉了平靜,掉在一事一物的糾纏裡。而一個經常失去平靜的人,一般都會引起較嚴重的焦慮症。一個常處在焦慮狀態中的人,不但談不上快樂,甚至是痛苦的。

  愛算計的人在生活中,很難得到平衡和滿足。反而會由於過多的算計引起對人對事的不滿和憤恨。常與別人鬧意見,分歧不斷,內心佈滿了衝突。

  愛算計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體的事物中不能自拔.習慣看眼前而不顧長遠。更嚴重的是,世上千千萬萬事,愛算計者並不只對某一件事算計,而是對所有事都習慣算計.太多的算計埋在心裡,如此積累便是憂患。憂患中的人怎麼會有好日子過?

  太能算計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難輕鬆地生活.往往還因為過分算計引來禍患,平添麻煩。太能算計的人,必然是一個經常注重陰暗面的人。他總在發現問題,發現錯誤,處處擔心,事事設防,內心總是灰色的。

  太能算計的人,目光總是懷疑的,常常把自己擺在世界的對立面,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計的人,骨子裡還貪婪。擁有更多的想法,成為算計者揮之不去的念頭,象山一樣沉重地壓在心上。生命變得沒有彩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越聰明越好,越聰明越顯得自己為人處世的高明。聰明有大聰明與小聰明之分,糊塗亦有真糊塗、假糊塗之別。小事糊塗者,輕權勢、少功利、無煩惱,則終成正果;大事糊塗者,則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得讓人不以為其聰明。聰明的人表面愚拙糊塗,實則內心清楚明白,這不是一種更為高明的處事藝術嗎?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事情非要尋個究竟,有時也是不現實的。多一點“糊塗”少一點計較,何嘗不是另一番開朗、超脫的生活風光呢?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