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散文三篇

  誠信是古人崇敬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人的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只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下面是有誠信的散文,歡迎參閱。

  誠信的散文:百合花裡綻放的誠信

  人們一提起正能量,就會想到很多,比如文明、和諧、倡導自由、誠信、平等、友善……但發生在我身邊的卻是那如百合花一樣純潔又平凡的誠信。

  小合是我最好的朋友,她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花,夢想著要開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店。我當時還有些不信,就開玩笑說:“等你開花店後,送我幾束百合哦!”她看著我,堅定地點了點頭,然後拿起了她那養花的書。看她那認真的樣子,我停止了嘲笑。

  有一次她邀請我去她家。沒想到的是,她小區裡竟然有一個車庫是花店,我看著她,問:“這是你看的花店?”她“咯咯”的笑不停,然後不停的點頭。我心裡一陣驚奇,又不忘恭喜!可是她又說:“快是了,這家店的店主要回老家住,就把這個店給我了。明年,對,就是明年,我的夢想就要實現了,簡直太意想不到了,太好了,耶!”看著她那期待的樣子,我也不由自主的為她高興。

  可是明年眼睜睜的快要到了,小合的心事就越多,我問她:“怎麼了?花店被別人買了?”她看著我,一臉慚愧地說:“花店是沒問題,可是百合花我一培養就死了,沒過幾天白色就變成泥黃色,一點也不好看!我可能要送不了你百合了,可能要不守信了!”原來如此,我突然感到非常感動,她為了我的一句話而這樣用心,如果我現在說不要百合了,豈不是太看不起她了?

  我用安慰和信任的語氣說:“小合,我相信你!別人都能養好百合,為什麼我們就不行?要是你不懂得,我來幫你,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打敗難題!”她看著我,又是當年那樣堅定的模樣。

  就在這一年,她經過努力成功培養了百合,並且知道了怎樣把花的經絡都染成各種顏色,再去她的花店,我自己都有莫名的成就感。這時,小合走了過來,她從背後裡拿出了一大束百合,滿懷笑容的送給了我,我看著這一束束百合,眼眶不禁溼潤了。這一束束百合綻放的不僅是小合的中國夢,還綻放出我和她之間用友誼搭建的誠信橋。

  它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正能量,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

  誠信的散文:誠信使我更自信

  誠信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是的,古今中外,多少的故事都實證了這一點。

  季布因為一諾千金而與周圍的朋友建起了溝通的橋樑,樹立起誠信的榜樣,即使最後人頭不保,也得到了朋友的擁護,留下了千古美名,至今仍為我們所稱頌。曾子殺豬更是為我們一怔:曾子的妻子曾許諾孩子趕集回家後會殺一頭豬,而妻子的用意只是想哄哄孩子,讓他安心呆在呆在家,而曾子卻誠信地殺了一頭豬,建起了為兒子溝通的橋樑——誠信是做人之本。這事定給兒子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讓兒子在以後的生後中,學習上都以誠信為前提。有一個小朋友更是勇敢大膽,誠信做人。他因為好奇而砍了父親的一顆櫻桃樹——這樹是父親最喜歡的。父親發現樹被砍掉後,憤怒不已,並揚言要嚴懲這個砍樹之人。作為兒子的他非常恐懼,在一系列的思想鬥爭中終於鼓起勇氣,向父親道出了真相,建立起與父親的溝通橋樑,父親也原諒了他。他就是美國之父——華盛頓。正是因為小時的誠信,長大後也逐漸與人民建立起誠信之橋,深受人民愛戴。

  誠信好似人最美麗的外表,彷彿心靈是最美麗的鮮花。正因為有了這些做基礎,才會在誠信這座大橋上安全前行,到達勝利的彼岸。只有誠信,才不會被荊棘纏繞;只有誠信,才不會被風浪擊倒;只有誠信,才不會被霜雪冰凍。

  但是,有些人卻在無形中切斷了這座橋樑。古時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了烽火,使得諸侯們都以為出了大事,匆匆趕來,事後才知道是戲弄他們,於是諸侯再也不相信他了,等到敵軍真的來臨的時候,烽火已經不起任何作用,他的命運可想而知。

  近年來的釣魚島事件更是鬧得沸沸揚揚。日本國佔用了不屬於他們的島嶼,卻還不講誠信,不歸還本國,使得兩國矛盾漸起,難道又要重演歷史上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了嗎?世界的和平與交流需要兩國共同維繫,請讓世界安靜一點好嗎?

  總之,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讓我們默默構建這座美麗的大橋,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誠信的散文:守住那顆誠信的心

  我常常被那個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動的落淚。“尾生與女子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這樣一位執著得可愛的君子,為那一個或許不重要的約定,為了守住那顆誠信的心,他竟然用生命來捍衛它。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兩個發光的字——誠信。

  遠古,那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地方,那些君子風度翩翩的背後,是用誠信,執著,勇氣來塑造的背影,所以那個背影是高大的。那別蕭蕭易水而去的戰士,難道他不留戀自己的家園故國?難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險惡和危險?但他義無反顧的去了,去的那樣堅定,他是帶著對祖國的忠誠去了。那手執和氏壁在秦王的險惡與貪婪?他在出發前已經許下完璧歸趙的諾言!

  大家聽說過“立木為信”的故事嗎?

  秦國人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豎起一根三尺高的木頭,說:“誰能把它扛到北門去,賞金十兩。”可沒人相信這是真的,也自然也沒人去扛。

  商鞅把賞金加到五十兩,終於有人動心了。扛完木頭,便真的領到了五十兩黃澄澄的銀子。

  於是,百姓紛紛議論,說他的命令不含糊。

  以後商鞅變法便得到了百姓的支援,秦國由此漸漸強盛了起來。

  這好像就是人們所說的“取信於民”的結果吧。

  同樣是以黃金為賞,上面是“立信而興國”那麼下面這個就可以說是“失信而亡國”了。

  周幽王愛一美女,名為“褒姒”。可她自進宮以來,一直悶悶不樂,從未開口一笑。周幽王想了很多辦法也無濟於事,於是就懸賞千兩黃金換取美人一笑。

  後來呢?就上演了一場“烽火戲諸侯”的一幕,褒姒看到了那亂哄哄的場面,真的笑了一下。

  這“千金一笑”也就亡了國——那烽火本是外敵侵入時的報警訊號,這樣一來,那訊號也就無“信”了,後來真有外敵來攻,自然諸侯們也就置之不理了。

  就像泰戈爾所說:“信用的墜地,就如打碎的鏡子在也不能重圓。”

  一種來自靈魂的聲音在呼喚:守住吧——心靈的契約:誠信!

看過誠信的散文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