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描寫幸福的哲理散文

  幸福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你需要靜靜地以一顆平常心去感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在我看來,幸福來源於“簡單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託,成功、財富只是外在的榮光,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

  有人問我,“簡單生活”是否意味著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過活,並清心寡慾?這是對“簡單生活”的誤解。“簡單”意味著“悠閒”,僅此而已。豐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歡,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讓金錢給你帶來焦慮。無論是中產階級,還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儘量悠閒、舒適,在過“簡單生活”這一點上人人平等。這個時代,不是人人都必須像梭羅一樣帶上一把斧子走進森林,才能獲得平靜安逸的感覺。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是我們是否願意抵制媒體、商業向我們大力促銷的“財富中心論”,是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發展生命的熱情、真實和意義。

  簡單,是平息外部無休無止的喧囂,迴歸內在自我的唯一途徑。當我們為擁有一幢豪華別墅、一輛漂亮小汽車而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電視機前疲憊地倒下;或者是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責,並一年到頭賠盡笑臉;為了無休無止的約會,精心裝扮,強顏歡笑,到頭來回家面對的只是一個孤獨蒼白的自己的時候,我們真該問問自己幹嗎這樣,它們真的那麼重要嗎?

  簡單的好處在於:也許我沒有海濱前華麗的別墅,而只是租了一套乾淨漂亮的公寓,這樣我就能節省一大筆錢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買上早就夢想已久的攝影機。我也再用不著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並不是唯一能證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從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職業,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我不是那麼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應酬,我將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談,分享一個美妙的晚上。

  我們總是把擁有物質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壞看得過於重要,用金錢、精力和時間換取一種有目共睹的優越生活,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實上,只有真實的自我才能讓人真正地容光煥發,當你只為內在的自己而活,並不在乎外在的虛榮時,幸福感才會潤澤你乾枯的心靈,就如同雨露滋潤乾涸的土地。

  我們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羅所說:“大多數豪華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的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對於豪華和舒適,有識之士更願過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簡樸、單純的生活有利於清除物質與生命本質之間的樊籬。為了認清它,我們必須從清除嘈雜聲和瑣事開始,認清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哪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哪些是必須丟棄的。

  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這就是簡單生活所追求的目標。外界生活的簡樸將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我們將發現新生活在面前敞開,我們將變得更敏銳,能真正深入、透徹地體驗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們將為每一次日出、草木無聲的生長而欣喜不已,我們將重新向自己喜愛的人們敞開心扉,表現真實的自然,熱情地置身於家人、朋友之中,彼此關心,分享喜悅,真誠以對。那時我們將發現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閡而不能相互溝通,不過是匆忙、疲憊造成的假象。只有當我們輕鬆下來,開始悠閒的生活才能體驗親密和諧,友愛無間。我們將不是在生活的表面遊蕩不定,而是深入進去,聆聽生活本質的呼喚,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愛人。

  有希望——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

  亞歷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人要是隻生活在回憶中,卻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地生活下去,回憶只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有事做——

  一個英國老婦人,在她重病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候,寫下了如下的詩句:

  現在別憐憫我,永遠也不要憐憫我;

  我將不再工作,永遠永遠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過失業或者沒有事做的時候,這時他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虛。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種幸福。

  能愛人——

  詩人白朗寧曾寫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甦醒。”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彷彿有千百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最完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你讓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

  :幸福是一位少女

  我愛過自由。越是看到人們受奴役、受蹂躪,我對自由就愛得越深;越是認識到人們服從的只是些嚇唬人的偶像,我對自由的熱愛就愈加增長。雕塑那些偶像的是黑暗的年代,是持續的愚昧把它們樹立起來,是奴隸的嘴脣把它們磨出了光彩。不過像熱愛自由一樣,我也愛這些奴隸,並憐憫他們。因為他們是一群盲人,他們看不見自己是同虎狼的血盆大口親吻,他們並沒感到自己是把毒蛇的毒液吸吮,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親手為自己挖墓掘墳。

  我愛自由曾勝過一切,因為我覺得自由好像一位孤女,形影相弔,無依無靠,她心力交瘁,形銷骨立,以至於變得好似一個透明的幻影,穿過千家萬戶,又在街頭巷尾躑躅,她向行人打招呼,他們卻置之不理。

  我像所有的人一樣,愛過幸福。每天醒來,我同人們一道把幸福尋找,但在他們的路上,我從未把她找到。在人們宮殿周圍的沙漠上,我未能看見幸福的腳印;從寺院的窗戶外,我也不曾聽到裡面傳出幸福的迴音。當我獨自一人去尋找幸福時,我聽到自己的心靈在耳語:“幸福是一位少女,生活在心的深處,那裡是那樣深,你只能望而卻步。”我剖開自己的心,要把幸福追尋,我在那裡看到了她的鏡子、她的床、她的衣裙,卻沒有發現幸福本身。

  我愛過人們,非常熱愛他們。這些人在我的心目中,可分三種:一種人詛咒人生壞,一種人祝福人生好,還有一種人則對人生深深地思考。我愛第一種人,因為他們日子過得太糟糕;我愛第二種人,因為他們寬容、厚道;我更愛第三種人,因為他們有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