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人生的哲理散文作品
人生的哲理,大多蘊藏和鑲嵌在我們生活的細節裡。一篇優秀的哲理散文值得我們去閱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對國家和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每個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這惟一的一次人生虛度了,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安慰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麼能不產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在某種意義上,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不止於此,我還要說,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餘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麼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麼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人把盡責不是看做從外面加給他的負擔而勉強承受,便是看做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麼責任的人,他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麼。有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麼。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於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這是一種情況。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任的關係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於自覺的選擇,而是由於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做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拼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上司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於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麼,在責任問題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因而關於責任的種種虛假觀念都不能使他動搖了。我還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麼,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係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篇二:人生需淡定
人的一生,總是在追求自由的一生,青春的激情會隨著歲月的風蝕而消逝殆盡。活著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請別忘了來時的路。
我們往往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很不自由。但是你是否應該明白,今天的不自由,便是為了明天的自由過渡。
人們總是不珍惜今天的生活,而去幻想明天未曾得到的幸福!悔恨是人生的愚蠢,亦是人生的悲劇。當自由過頭的時候,不幸便會降臨。什麼時候能學習活在當下,什麼時候你就尋到了人生的支點。
有些人,忙碌了一生,到頭來卻如夢幻泡影,離去時只覺生命短促,無力迴天之感。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呢?我想的話,首先要學會愛自己,能夠愛自己的人,便能夠好好地關愛他人。何必耗盡一生氣力,來爭這一長一短呢?
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了,你才能發揮更大的潛能,為社會貢獻些許的餘光。憐憫是不能起任何作用的,它只能摧毀一個人的鬥志。有些人,你越是憐憫,他便越覺悲哀;有時候你的同情心,只會使他更憎恨你!你能否換一種方式來面對這個問題呢?
我們要的只是去幫助別人,而且不能讓他人知道。當你伸出那充滿博愛的手時,請你此刻馬上記住一件事,而且要忘記一件事:你永遠也不要奢望,在一個漆黑的夜裡,會有人悄然來臨,送來些許的燭光……
不是對人性的曲解,只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當你熱愛時,你便會用自己的擁有,來點燃那顆堅強的心。
我們的生活是用來與人分享的,而不是用來進行自私的佔有。當我們一心想佔有時,可此時卻失去了追求的慾望,你會對生活漠不關心,失去了生命中所應該享有的歡樂過程。
與人無愛亦無憎,這只是因為你對自己施捨的那些感到失望而已。當你張開雙臂準備為他人分擔的時候,你就應該完全瞭解這其中的份量,而不是事後自責與垂憐。
愛心感動世界。當一個人真正學會愛的時候,就是他生活的海洋真正開始啟航。就連身邊的草木也隨著他的視覺而色彩繽紛。
虛榮是許多人的共性。那微不足道的虛榮遲早會毀了你的,當你靜靜地離開時,我真不知道你還會帶走多少可憐的虛榮呢?
虛榮過了頭,就變成了虛偽。上帝曾對我們說:“千萬別吃那些虛偽人的東西,因為當你吃的時候,它恨不得將你粉碎,它讓你吃,其實是讓你不吃。”這是虛偽的真實寫照,當一個人臉上的那兩片肌肉還沒有完全展開時,請你別忘了給自己約束,這是自己的教養。
一個人天生裝著仇恨,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過錯。是因為他們總是不肯回頭,無法脫離痛苦的深淵。像這種情況,刻意給自己些許空間,或許能過得更好。
在人的一生中,有人走的路,用實踐來檢驗理論;而有人也用理論來檢驗實踐;這並不能證明些什麼,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也許現在的你,嘴角飛揚才是你無悔的選擇……
整天說自己快樂的人,未必是真的快樂;而今我書寫的痛苦,未必是真的痛苦。你不會了解我,而我總是喜歡無病呻吟,在這茫茫的宇宙間,做自己認為是而別人認為不是的事情。
對生命的敬畏,本身就是一種教養。我不能給予你們什麼,但我也不想成為你們心中的包袱;但願我的笑容,能夠化解你心中的憂鬱,使你的生活富於色彩。
愛自己了,不能幫助你們許多了,我那微小的燭光已漸漸殆盡,請原諒!活在塵世中,我會虔誠地為你們祈禱;願你們都能平安喜樂!
當所有的人靠近你的時候,請你不要竊喜;當所有的人離開你的時候,請你不要悲傷,因為我一直守在你身旁,將我些許的力量照耀你的心田,直到你發光!
篇三:向前多走一步不需要多大勇氣
成功與失敗只有一步之遙,向前多走一步不需要多大勇氣——題記。
人生重在積累,成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步登天只是人們對成功的幻想,腳踏實地才是一種平淡的真實。
“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不能一味的走捷徑。每一分收穫都是由每一滴汗水堆積起來的。只要你願意,向前多走一步不需要多大勇氣。
偉大的發明家諾貝爾,他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廣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可和好評。
1862年夏天,諾貝爾開始了對***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伴隨著他。在一次進行***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得無影無蹤。五個助手全部犧牲,就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他的鄰居出於恐懼,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區內進行實驗。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對失敗的積累和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鐳酸汞。他用鐳酸汞做成***的引爆物,成功解決了***的引爆問題。
成功或許只是你在面對困難時的一種選擇。
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了電燈;如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最終成了一代書法大師;又如李時珍花了31年的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瞭解一些草藥解毒的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藥,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再如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還有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歷經了12年的實驗,不怕挫折和失敗,從幾十頓的礦物質中提取了幾克鐳;古往今來,勤奮是人們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多一滴汗水的付出會是另一種收穫,懶惰的去應付會是另一種結果。成功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去積累,成功與失敗不是一步的距離,而是一步一步疊加起來的距離。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列別捷夫如是說。很多時候堅持可以改變一種結局,當我們被挫折戰敗想要放棄的時候,記得告訴自己:向前多走一步不需要多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