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勵志哲理文章

  當你還沒有資格的時候就別和這個世界賭氣。人生不應該頹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奔跑不只為第一

  作者:小小一艾草

  當四處加油聲喊起,我只能聽自己呼吸,這一刻只有孤獨自己,才可以相信我可以,當我們加油聲喊起,只是為了能告訴你,這一刻有我和你一起,衝頂的路途不孤寂,奔跑不只為了第一。

  選擇真實的自己,有多少路可以上山崗,你要親手去開闢,奔跑不只為了第一,傾聽內心的聲音,每一步都在證明你,存在的意義,當四處加油聲喊起,我只能聽自己呼吸,這一刻只有孤獨自己,才可以相信我可以,奔跑不只為了第一。

  為了創造出神奇,讓世界為你去喝彩,你要感謝你自己,奔跑不只為了第一,對手只有你自己,當你努力邁開第一步,冠軍已是你,奔跑不只為了第一……。

  做人難,難在安身立命,這麼大的世界,這麼小的個人;大世界人太多,這麼多的人與人既互相聯絡又互相排擠,時空莫逆,來路莫測。

  千難萬難,難的是如何給自己在這個擁擠的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漸漸發現,其實人生所需甚少,按照內心的聲音向這個世界索取,往往獲益匪淺,它不僅可以滿足你外在的需求,甚至可以連心靈的空缺一塊彌補。

  於是在那些感覺自己的一切都被慾望捆綁,滿腦子想法都被現實束縛的日子裡,我開始跑步了,與其糾纏不清,不如淡然放下。一天、一年、或者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無為而無不為。

  奔跑時,把眼光放遠,把目標細化,我在呼吸之間找到了取捨之道,在腳步的交替中找到了平衡之感,每天只享受於跑步的過程,只做好這一件事,認真去做,量力而為。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向前奔跑,回顧以往,發現這一年雖然只做了這一件事,但收穫頗豐。

  我變得不再複雜,簡單行事,我變得規律生活,更能享受到心靈的自由,我變得不拘泥於細枝末節,更能從容應對生活和工作上的一切,原來夢想、理想並不需要多麼崇高偉大,心向所處才貼合最真的自己。

  只把一件事做好,就是生活本初的節奏,再忙再累的日子都會雲淡風輕,再苦再鹹的生活都不值一提。

  歲月烙印在我們心底的就只有靜好,因為我們當年的某一時刻,只想著把手頭的那件事做到極致。

  因外力而不得不放棄的東西叫想法,不為其它所累而不願放棄的才是夢想。這種無法放棄的力量就來自於內心。

  不要荒廢時光。毋貪眼前之樂,年少儘量多學點文化,開啟眼界,拓寬思路,培訓智慧,年稍長後才有在生活的 夾縫裡遊刃的資本。不要自卑自賤,也不要好高鶩遠。

  人活在世,懂透了一部書抑或精於一件事,就不用心慌,就是有挫折,也是暫時的。社會機制本身必然為學有所專技有所長的人提供機會。要相信這個,因為社會的運轉需要這樣的人。

  向著自己的夢想、理想而向前奔跑,只要堅持下去,雖然最終沒有獲得成功,但向前奔跑時經歷過的東西,永遠是自己在成長中的一筆財富。

  奔跑不只為第一,更重要的是向著自己的夢想而一點一點的努力,自己意義上的成功,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發揮出自己的毅力、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磨礪成一把鋒利的劍,在前行的路上能夠披荊斬棘,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奔跑不只是為了第一,向前努力、向前奮鬥、向前拼搏,成功將會屬於我們的。

  關於2:心寬天地廣

  作者:吳小冰

  聽說,成功的人需具備的三種素質是: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去區別上述兩類事。

  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成功,也不是成功的人才需要有肚量。不論是誰,在這人世活著,並且要活出滋味、活出樣子就不能沒有肚量,而要做到有肚量,就不能不心寬。心不寬,天地小,路就越走越窄,甚至沒有出路。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現實面前,道理有時就是不管用。誰都知道做人要胸懷寬廣、海納百川,可真要做到如此,談何容易呢?人最難的是說服自己,只要把自己說服了,事情就好辦了。什麼事情都是“我要做”比“要我做”來得順暢的,別人勸我們要心寬,我們會埋怨別人太不理解人而不見得真會心寬,只有自己真正心寬的時候,我們才理解了人,也容納了一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槓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阿基米德的這句話,前提是要有一支足夠長的槓桿,這跟給大家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人們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有什麼區別呢?事實上,足夠長的槓桿沒有,公平的社會環境也沒有,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你得到了你認為的公平,就會使一部分人失去了他所認為的公平。在不可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去接近可能,也難能可貴了,奢望得再多又有什麼用?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掌握在另一個人的手裡。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艱辛和代價。社會永遠無法絕對公平,人的一生,有起有落,在起起落落之中,你會把人間的炎涼一一嚐遍。

  真理的火炬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並且會燒傷高舉它的人。我們不太相信命運,又不能不相信命運。只因,改變不了的就成了宿命。

  遭受苦難的人不一定是有罪過的人,有罪過的人偏偏遠離苦難。面對不公、面對苦難、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該怎麼辦呢?其實,人的命運無非有兩種選擇:要麼死去,要麼活著。

  死去容易,活著才難。人們之所以要選擇艱難地活著而不願意輕易地死去,那是因為人們對生命的尊嚴有著本能的珍惜和捍衛。選擇活著,必然需要勇氣,還需要有應對一切的心理準備。

  明明是無理取鬧,偏偏說理在自己;明明是欺壓了他人,偏偏不肯見好就收;明明是讓別人受了委屈,偏偏還沒良心發現……當公道不在人心,當公眾被混淆了視聽,傷痕累累的你路在何方?不能改變它就接受它,接受它之後再期待雲開見日的一天怎樣?

  無論任何時候,也無論遭遇怎樣,每個人的心都要放寬些,再放寬些。這樣,可以幫自己度過許多難關。人生最關鍵的往往就那麼幾步,在最艱難的時刻,若不給自己信心、勇氣和力量,就會讓自己碰得頭破血流。心寬了,就可以越過去,越過去了,就會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

  自己是自己的敵人,自己也是自己的主宰。打敗自己的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也是自己。心寬了,就會容忍。一個人什麼都容忍了,天大的事也只是小菜一碟。

  為什麼要心寬?不心寬是與自己過不去呀!為什麼要不心寬呢?不心寬的話,豈不正達到了某些人的目的?不心寬,不是氣死自己就是鬱死自己,而這,不正是某些人所希望看到的嗎?這如何向自己交代呢?

  心寬了,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忍受。有些人,雖勝猶敗;也有些人,雖敗猶勝;更有些人,是帶著勝利者的姿態的失敗人。容忍一些人去做不合情理的事,這是妥協嗎?你看過把不合情理的事做盡的人到頭來得到了什麼?他得到的終究被統統收回!

  我從沒有標榜過自己胸懷有多麼寬廣,相反,正是因為我胸懷不寬廣,修養不足我才知道心寬該有多麼重要,我該是多麼需要它。不吃一塹,不長一智。歲月是水,終究磨掉了許多稜角,沖刷了許多汙垢。

  坎坎坷坷的遭遇,使我漸漸地明白了我究竟需要什麼。與我最需要的東西比起來,其他的必將是不重要的。既然不重要,我會與之斤斤計較嗎?包括不公、不平和不正!我始終相信天地有正氣,直心是道場,因而嘗試著學會心寬。

  學會心寬,是不想讓自己去承受別人的遺憾,只要心中無憾,才活得輕鬆啊!我不想也無法去改變我身外的一切,但我必須成為自己的主人。只有學會了心寬,才能夠說服自己。那些帶給別人苦難的人是罪過的。與罪過比起來,我樂意接受苦難。

  活著,不心寬也得心寬。人生短暫,哪能有太多力氣去與不值得的人計較!心寬了,一切也就風清雲淡。只因到頭來,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心寬路也寬,心寬天地廣。為何不心寬?天地本已廣!

  關於3:執著追求

  作者:小小一艾草

  追求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意志,它可以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踏實的走下去,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它可以告訴我更加堅強。

  有一種鳥叫做荊棘鳥,它從生下來就有一個理想,飛到荊棘叢最高的一個枝上,讓那根刺狠狠地刺入自己的胸膛,唱出一生中最為悽慘而又動聽的歌聲。為了這一理想,它付諸於行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唱出了美麗、悽慘的歌聲,因此得名:荊棘鳥。雖然,這一理想實在讓人無法理解,但是,如果我們擁有像它這樣追求的意志,那我們離理想還遙遠嗎?

  古有精衛鳥,相傳為炎帝女,因為在東海游泳,不幸溺亡,經常銜西山之木去填東海,這就是精衛填海的傳說,也是執著於人生目標的一個精神典型。為了我們的事業與生活,我們永遠應該堅守執著,也許收穫有遲有早,有大有小,但我們堅守執著的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的大收穫。

  貝多芬從小就生在了一個貧窮的家庭裡,但他非常熱愛音樂,於是他便在閒暇時光彈奏音樂,長大後,貝多芬果然成為了音樂家,但不幸的是:已步入中年的他耳朵聾了,這對音樂家而言是多麼可怕 的一件事啊,但他的理想:創作出第九交響樂曲,還沒實現呢,他為了追求這一理想,用嘴叨著木棒碰著琴鍵來感覺聲音,為了追求,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終於,第九交響曲問世了。

  追求可以使自己不再向困難低頭,追求時時刻刻地會提醒我們,為了我們輝煌的明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一個極其短暫的時間歲月,那麼,我想問一問:人究竟為了什麼而活著?人生中是不是需要一種執著的精神呢?

  執著,就是這樣一種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種剛硬的精神氣質,一種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節操。

  執著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執著是堅守,在紛至沓來的誘惑面前,如錨碇般堅強穩定,穩住左顧右盼,遊離不定的心思;執著是忘情是專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貫注的追尋、探索,是鍥而不捨孜孜不倦的探求;執著是熱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戀;執著也是給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執著不僅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靈的需要。人活著不能沒有東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沒有為追趕上這個東西而付出奔跑。或許,我們奔跑了仍然沒有追上,但為了有所追求而執著,歲是艱辛的,卻必然也是一種幸福。

  不論你身居達官顯位,還是身處平常街巷,無論你奔波於鬧市通衢,還是棲身於田園山水,只有有所執著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榮辱、譭譽於不顧,才能擁有笑傲人生的曠達與瀟灑。

  執著是一場漫長的分期分批的投資,而成功是對這場投資的一次性回報。執著於自己所愛的事業,追求一份成功與收穫,該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只有堅守執著才可能有所收穫。

  欣賞執著,品味人生。如果說軟弱是生命的悲哀和無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淪和喪失,那麼執著則是理想的昇華和永恆。

  我們總會因為世俗的追求而放棄了很多值得的過去,還有令自己嘆息的將來,豈不知,我們只是多了一點貪婪,少了一點無私,多了一點努力,少了一點執著,多了一次放棄,少了一次對自己的承諾。

  想一想,只是少了一點,但人生卻留下了後半生來忘記遺憾,而如果,只是多了一點,卻豐富了過程,心永遠不會遺憾。

  向著心中的夢想而執著地努力,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