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讀後感

  歐美文學界稱《呼嘯山莊》是一部“人間情愛的巨集偉史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而對於在希克厲眼皮下成長的兩個孩子,哈利頓和小卡瑟琳·林敦,他們的性格確是希克厲本人和卡瑟琳·歐肖的另一面,尚未被髮掘的另一面。哈里頓雖然無禮而粗魯,但依舊儲存著善良和靦腆,對於卡瑟琳·歐肖的女兒,小卡瑟琳·林敦更為可愛,善良,純潔,她的愛的溫婉而深沉的,同樣透露著不服輸的倔強。這又令我想起了《荊棘鳥》的主角 梅吉,想必是同樣清新而秀麗的姑娘。父母死後,希克厲全然不顧對其母親深刻的愛戀,將這樣不諳世事的少女囚禁在一片精神荒漠中,就算是如此,在全文的末尾還是有“愛”在黑暗中閃著光,微弱而霎那燃盡。即使人性經歷過考驗和鞭笞,終究不至於窒滅。

  “小卡瑟琳跪在地上,把踐踏成碎片的肖像一一撿了起來。”這個細節是富有象徵意義的,希克厲的“恨”消滅不了“愛”,縱使恨是強大的,愛是微弱的,依舊奪不走,並得以永存。

  小卡瑟琳憤怒的對她的壓迫者無所畏懼的提出“你真苦惱呀,不是嗎?孤零零的,像個鬼似的……誰也不愛你,你死了,誰也不會為你哭泣。”

  希克厲的恨其實本質上是愛的異化,愛恨的復歸,決定了人性的墮落與甦醒。在希克厲身體逐漸衰弱的時際,他由殘酷轉為絕望。

  “哈里頓·歐肖,卡瑟琳·林敦。”他曾在山莊中厲喚正值年輕的兩個並肩而坐的孩子,

  “霎時間,兩張臉同時抬起頭來,他怔在原地,因為他確定無疑的看到,他們兩個長著和深愛的卡瑟琳一模一樣的眼睛。”

  從這一刻起,故事即將寫到結尾,希克厲的愛復甦了,在第二代孩子的生命中尋找到了自己曾經踏過的足跡。由彼此態度傲慢到相愛的小卡瑟琳和哈里頓,我們也可以發現,卡瑟琳嫁給哈里頓之後,她的全名又將恢復到母親未出嫁的閨名 卡瑟琳·歐肖。這正是生命周而復始,愛恨迴圈不已的暗示,彷彿小說只是從生命永恆中擷取的環節。

  故事的結尾是,希克厲離開了人世,去尋找早已死去,在原野上孤單遊蕩的魂靈 卡瑟琳,“人們看到,這兩個幽魂透過月光,彼此凝望著”,艾米莉這樣交待,而年輕的小卡瑟琳和哈里頓的故事,卻沒有終點和續接。也許女作家期盼這純潔而深婉的愛永遠沒有終點,所以才保留了這樣的結尾,沒有終點的愛,往往亦沒有山窮水盡得一天。

  “在這麼安靜的土地下,怎麼會有長眠者不得安睡呢?”這樣,挺立在風中的山莊,它取得了象徵性的意義,像詩篇一樣在你心中喚起了分至杳來的想象。這跟故事的真實性沒有衝突,只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極端,甦醒,墮落,凍結和愛存在的意義。

  ***二***

  《呼嘯山莊》,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湮沒的傑出作品,《呼嘯山莊》,唯一一部有著永久藝術魅力的光輝作品。

  整個故事的情節敘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一個棄兒和一個小姐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們對辛德雷專橫暴虐的反抗。之後凱瑟琳因為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田莊的女主人。 接著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為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凱蒂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說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畫上,她在這裡寄託了自己的全部憤慨、同情和理想。這個被剝奪了人間溫暖的棄兒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強烈的愛與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嚐到了人生的殘酷,也教會他懂得忍氣吞聲的屈服無法改變自己受辱的命運。他選擇了反抗。凱瑟琳曾經是他忠實的夥伴,他倆在共同的反抗中萌發了真摯的愛情。然而,凱瑟琳最後卻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給了她不瞭解、也根本不愛的埃德加·林頓。造成這個愛情悲劇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虛榮、無知和愚蠢,結果卻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愛情和生命,也毀了對她始終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還差一點坑害了下一代。凱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後悲苦的命運,是全書最重大的轉折點。它使希斯克利夫滿腔的愛化為無比的恨;凱瑟琳一死,這腔仇恨火山般迸發出來,成了瘋狂的復仇動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達到了,他不僅讓辛德雷和埃德加悽苦死去,獨霸了兩家莊園的產業,還讓他們平白無辜的下一代也飽嘗了苦果。這種瘋狂的報仇洩恨,貌似悖於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愛情悲劇是社會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呼嘯山莊》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達到復仇目的而自殺告終的。他的死是一種殉情,表達了他對凱瑟琳生死不渝的愛與追求。而他臨死前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表明他的天性本來是善良的,只是由於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這種人性的復甦是一種精神上的昇華,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的理想。

  ***三***

  有不計其數的人把《呼嘯山莊》說成是複雜的心理懸疑小說或是探索人性和倫理的著作,而在我看來,《呼嘯山莊》說的就是終歸是一場愛和愛的呼嘯。

  年少輕狂的希斯克利夫與同樣年少輕狂的凱瑟琳相愛,卻在複雜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離。凱瑟琳的愛情苦果讓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從此他盡餘生之力實施一場災難性的復仇,這場復仇之火幾乎燃盡了一切溫情、希冀和生命,而作為最後的贏家,希斯克利夫對也無法逃脫他死於愛的夢靨。

  歐美文學界稱《呼嘯山莊》是一部“人間情愛的巨集偉史詩。”的確,凱瑟琳說“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著的最大目的就是他。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恰似腳下恆久不變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並不是作為一種樂趣,而是作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希斯克利夫則說“兩個詞就可以概括我的未來了:死亡和地獄。失去了她,活著也在地獄裡。”凱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騰的靈魂裡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凱瑟琳的愛視為生命。這種靈魂交疊的愛,光輝而壯烈。我們不能說這是最美好的愛情,但至少,它是最純粹的,並且飽含著力量,正是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風驟雨似的報復,毀滅生命同時升騰愛情。因此在我看來,書中所謂的仇恨、狂放、扭曲、殘暴以及一切有悖於人倫道德的手段,都源於他們之間那場因為刻骨銘心所以山呼海嘯的愛情。

  《呼嘯山莊》是一部漩渦似的小說。在《呼嘯山莊》裡,作者以全部的心血鑄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個典型的漩渦中的矛盾結合體。希斯克利夫在漩渦裡掙扎於生命和愛情,而我們,每一個讀書的人,在這個漩渦裡掙扎於對主人公的無限的熱愛和仇恨。

  《呼嘯山莊》不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慘劇。在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殘酷愛情的餘味中儲存了新生的希冀,那就是山莊的後代、哈里頓與小凱瑟琳的愛情,它倖存於復仇的火焰裡並且健康茁壯、生氣勃勃。我想這愛情的幼苗,是作者賜予讀者的最後的美好想象,讓我們在無盡的憂憤和掙扎裡停下腳步,再次嗅到生命與愛的清香。

  或許《呼嘯山莊》要教給我們的有很多,譬如堅守尊嚴的崇高、信奉理性的高貴、恪守心靈的自由等等。然而當我們合上書之後,真正為之動容的不是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的綿綿遺恨。

  除了那些人生教訓,《呼嘯山莊》給我們的更多是一種感覺,那就是在你合上書低頭沉吟的那一刻,或許你會在一瞬間突然覺得,那種撩人的璀璨的山呼海嘯的愛正在書中所寫的那種盛放著石楠的荒原上,萌生著、鋪陳著、燃燒著、呼嘯著,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