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有哪些寫借物喻人的文章呢?下面是有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歡迎參閱。

  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蠟燭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燈火已經亮了。我急衝衝地回到家裡,正準備開啟書包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間停電了。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被我遺棄在角落的半截蠟燭。

  由於我們這裡是農村,所以經常會停電。媽媽總會多買一些蠟燭備著,以防不時之需。

  蠟燭,十幾釐米長的東西,在人們的眼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啊。但它卻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在沒電的時候,蠟燭能給我們送來一絲光明,一點浪漫,一些溫馨。

  我看著它,突然想起大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蠟燭不僅給我們送來了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種犧牲自我的精神,讓我肅然起敬。它讓我想到了老師,和它一樣,老師也把他的一生毫不保留地獻給了自己的學生,獻給了那三尺講臺。

  小小的蠟燭,是如此平凡,久久地等待,只為了給人們送來一絲光明。它又是那麼的不平凡,用它短暫的一生,綻放光亮,儘管那光亮對人們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可卻是它最燦爛的光芒。

  面對著眼前那支只剩下半截的蠟燭,我心裡流過一絲暖流,起筆開始在它微弱的光芒下寫作業。

  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我心中的蠟燭

  蠟燭,在人們的心目中毫不起眼、隨處可見,是一種廉價的物品。然而,我最喜愛的就是蠟燭,最欣賞的就是蠟燭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

  蠟燭的樣子並不惹人喜愛:一身白大衣,一頂尖尖的帽子,再配上僵硬的身軀。它們總被人們藏進抽屜和角落裡,似乎永遠與黑暗相伴。它們還經常被調皮的孩子折斷、壓扁,甚至被人們拿來做出氣筒。雖然它承受著這麼多的折磨,但它卻毫無怨言。只有在停電時,人們才會想到抽屜裡有一支蠟燭。這時,人們便會點燃它們,而它們卻絲毫不怕被火燒。“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它們大滴大滴地流著蠟液,為的是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光明。

  每當我看到蠟燭,我就會想起那可親可敬的老師,她們為了我們的將來,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她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孜孜不倦地給同學們上課;當夜深人靜時,人們都上床休息了,她們仍然在燈下批改作業;為了能教育好班裡的“頑皮生”,她們放棄了多少休息時間......老師的精神多麼像蠟燭啊!她們為了學生們的健康成長,燃燒著自己的青春年華,直到兩鬢斑白!啊!默默奉獻的蠟燭,我佩服你們!可親可敬的老師,我深愛著你們!你們是我心中永不泯滅的蠟燭!

  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仙人掌

  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撓的性格十分讓人吃驚,有水、無水、天熱、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綠的身體長著一塊塊長滿硬刺的掌狀莖,它麼沒不斷向上生長,像疊羅漢似的。一片“綠色的手掌”裡又長出一片“綠色的小手長”,使人產生不少遐思。

  它生長在什麼地方都以這個姿勢矯健地挺立著。在炎熱久旱的夏天裡,其它盆栽都已經垂下了頭,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樣抬著頭,眺望那藍藍的天空;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裡,別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內,可是仙人掌壞頂著風霜,不懼周圍的環境。

  它從來不講究,它一紮下根,就好像在說:“這地方真好,就在這裡生長吧!”仙人長渾身是硬刺,什麼野獸見到它都馬上止步。害蟲想齧食它,身子總被扎得千瘡百孔。一快綠色的仙人掌折斷到地面,大家都以為它枯死了,不,如果你這樣任為就錯了,它用身體的養份生出根,又培養出一棵青春煥發的小仙人掌,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的頑強生命力誰可比得上呢?這看起來很平凡的植物,誰料得到,它會長出美麗的小花,就像武士頭盔上的彩纓。

  仙人掌是熱帶植物,它形狀像手掌,故名仙人掌。它不畏酷暑,就是氣溫高達攝氏40度,它幾天不喝水也能堅強地活下去。就這樣它日日、月月、年年經受著烈日的考驗,快活地生長著。人也要有這種不屈不撓的景神,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以堅強的意志生活著、工作著。

  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藥,人們有病,它可以幫忙,比如患了腮腺炎,只要用石頭把它搗成醬,再用來敷在腮邊,很快就可以痊癒。

  仙人掌沒有使人一見就生羨慕之心的花朵,也沒有多姿多彩的身軀。它渾身長滿了針,使人一見覺得一股涼意湧來。它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多麼令人欽佩!


看過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的人還:

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