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

  跳舞草***Codariocalyx motorius *** 又名舞草、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求偶草等, 屬豆科舞草屬多年生的木本植物,那麼,?

  跳舞草是一種瀕臨絕跡的珍稀植物,又名情人草,多情草,風流草。跳舞草的花語叫做快樂。該草屬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葉灌木,野生於深山老林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株高60釐米,苗高25釐米以上,葉柄上長出三片葉時,就可開始觀賞。

  完善簡介多年生小灌木株高60-150釐米,葉片隨植株的生長而變化,初生真葉對生,以後轉為單葉互生,夜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0釐米,蝶形花,紫紅色。葉片隨溫度變化或音樂伴奏會上下舞動,非常奇特。可用於栽培等。

  簡介:   跳舞草也稱情草、無風自動草、舞草,也有人戲稱其為風流草,是一種多年生落葉灌木,野生主要分佈於四川、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地植高約100釐米,盆栽高約50釐米左右;莖呈圓柱狀,光滑;各葉柄多為3權葉片,頂生葉長6~12釐米,側生一對小葉長3釐米左右。花期在8~10月,小花脣型、紫紅色;莢果在10~11月成熟;種子呈黑綠色或灰色,種皮光滑具蠟質。

  該植物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令人驚歎不已。如對它播放一首優美的抒情樂曲,它便宛如玉立的女子,舒展衫袖情意綿綿地舞動。如果你對它播放雜亂無章、怪腔怪調的歌曲或大聲吵鬧,它便“罷舞”,不動也不轉,似乎顯現出極為反感的“情緒”。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跳舞草實際上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的植物,與溫度和陽光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氣溫達到24℃以上,且在風和日麗的晴天,它的對對小葉便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以上,然後又彈回原處,再重複轉動。

  當氣溫在28~34℃之間,或在悶熱的陰天,或在雨過天晴時,縱觀全株,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緊緊擁抱,時而又像蜻蜒翩翩飛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祕的感受。

  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豎貼於枝幹,緊緊依偎著,真是植物界罕見的風流草。此外,跳舞草還具有藥用保健價值,全株均可入藥,具有祛瘀生新、舒筋活絡之功效,其葉可治骨折;枝莖泡酒服,能強壯筋骨,治療風溼骨疼。

  跳舞草民間傳說

  跳舞草,還有一個非常悽美的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她常常在農閒時間巡迴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像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中,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

  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不注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溺水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併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為“跳舞草”,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

  所以舞草所代表的花語是:完美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