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過年習俗有什麼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非常重視過大年,皇宮的大年習俗充滿了貴族色彩。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早在清王朝入關前,每年進入臘月,皇宮上下就紛紛忙碌起來。清宮過年放爆竹有講究,自臘月二十四以後,皇帝從寢宮出來,每過一門,必鳴爆竹一聲。祭灶是清代宮中重大祭祀活動之一。
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要在清寧宮煮祭肉的大灶前祭灶神,供品多達32種。祭灶這天晚上,親王、郡王、貝勒等大員在內廷有值宿任務的,也都給假回家祭灶,以級別較低的大臣代替值宿。
除夕夜也是宮中帝后妃嬪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使威嚴的帝王之家也顯露出難得的家庭溫情。民間除夕夜吃餃子是在子夜時分,但皇帝那時要祭祖禮佛,所以天子要到凌晨3時後才能吃上餃子。
現在社會的春節團拜會一般在過年的前一兩天舉行,水仙一盆、清茶一杯。但清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元年起,正月初一就要舉行隆重的元旦慶賀大典,除在御殿受賀外,還要在清寧宮舉辦皇帝內廷家宴。
民間過大年要貼門神、貼春聯,清代宮廷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皇家的門神、對聯是掛而不是貼。春聯不是用紅紙,而是用白紙或白絹書寫,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書法最初用滿文,清中葉後改用漢字。清宮所掛門神均先裝裱在安有銅飾件的框內,在粗絹或布上繪製,用黃綾沿邊。門神有4種,即金武門神、五穀豐登文門神、福壽雙全仙子門神、童子門神。
這幾年,瀋陽故宮博物院每年春節都要舉辦“到盛京皇宮過大年”的民俗活動,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過年的年俗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 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 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 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 清代皇族過年習俗有什麼
- 乒乓球世界盃每隔幾年舉辦一次
- 有關機會的名言警句
- 夢見吃山楂是什麼意思
- 描寫科學的名人名言
- 盤點大理情侶遊好去處
- 淺談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
- 縣經濟分析會議講話稿
- 用來讚美春天的對聯
- 出納年終個人工作總結與計劃
- 班級鑑定範文畢業生
- 胡蘿蔔汁豬瘦肉餃子好吃又營養的做法
-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閱讀答案
- 畢業生自薦信範文模板
- 人工智慧贏了人類該恐懼嗎現代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 我愛我家六年級作文
- 紅薯的挑選與儲存方法
- 給高中生簡練的期末評語集錦
- 如何開啟和關閉我們的防火牆
- 電腦麥克風被禁用瞭如何解決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