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過年習俗有什麼
羌族人也過春節,習俗與漢族差別不大。但羌族人的過年,主要指的是羌歷年,在每年農曆的十月初一,這是羌族最重要的節日。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羌族年是羌族的節日。農曆十月一舉行。羌族年這一天羌族人民歡聚一堂獻上用麵粉製成的小雞、羊、牛,分食羊肉,將羊血灑到樹林裡。親鄰好友互相邀請,拜年作客,同飲“咂酒”***用青稞、大麥煮熟加酒麴釀成。飲用時,大家輪流用細竹管吸飲,邊吸邊向壇內新增清水,等其味後連酒渣一起分享***。
大家邊飲邊演唱酒歌,內容多是祝福吉祥如意,或恭賀新禧,或酬謝和緬懷祖先的英雄業績。
賓主輪流對唱,旋律優美,聲音高亢,婉轉悠揚,十分動聽。大家在銅鑼、銅鈴、羊皮鼓、竹笛的伴奏下跳起鍋莊和皮鼓舞,為節日增添了活躍的氣氛。
羌族的傳統節日就是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根據地方的不同,又有“羌歷新年”、“過小年”、“豐收節”、“還原節”等多種叫法,但名稱不同,內容卻完全一樣,都以慶祝豐收和感恩還願為主要內容,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持續三至五天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正如一首羌諺所云:“無酒難唱歌,有酒歌兒多,無酒不成席,無歌難待客”。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製的酒稱為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種被稱為蒸蒸酒的飲料是將玉米麵蒸熟拌酒麴釀製而成,飲用時既有酒香又能頂飯,類似漢族的醪糟。無論年節或待客,羌族都以“九”為吉,故宴席時都要擺九大碗,菜餚與川菜相同。燉全雞,習慣於用竹籤撐起雞頭,使之昂起。以雞頭饗上賓***如舅父等***。
羌族的節日介紹
羌年為羌族傳統節日又稱小年,每年農曆十月一日舉行。在茂縣一帶,過羌年有特殊規定:當年全寨沒有成年人死亡過羌年,否則只能過春節。牛羌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一月一日舉行,節期一天。此日,要讓耕牛休息,喂以面饃和麥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饃饃掛在牛角上,然後放其出圈自由活動。主人到牛王廟焚香燒紙,並宰羊一隻、雞一隻,祈求牛王爺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
傳說古時候,天底下有座山是和天連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來。有一天,天神木比塔的小女兒木姐珠跑到地上來玩,不巧遇到一隻老虎,木姐珠嚇得驚叫起來。危機時刻,正在放羊的安珠打死了老虎,久了木姐珠。回到天上後,木姐珠請求父親把自己許配給安珠。天神故意刁難安珠,說只有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樹,種完九十九座山上的玉米才可以娶木姐珠。在火神、風神、雨神的幫助下,安珠用了三天的時間久完成了任務。天神只能答應了這門親事。木姐珠臨行時,父母給了她樹種、糧食和牲畜作陪嫁。來到凡間後,木姐珠和安珠所種的數目驟然成林,糧食豐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父母的恩澤,在秋收後把糧食和肥壯的牲畜擺在原野上,向上天祝壽。此後,羌年就成為羌民喜慶豐收、感謝上天的日子。
日麥節,也叫“羌歷新年”、“過小年”“豐收節”等,因羌族平陽曆而得名,是羌族一年中慶豐收、送祝福、祈平安為主要內容的最為隆重的節日。活動為期3——5天,主要分佈在茂縣23個鄉鎮149個行政村的廣大羌族地區,此外,在汶川縣、理縣、松潘縣、北川羌族自治縣等的羌族分佈地區也有分佈。其起源已不可考。從內容上看,該活動主要反映的是早期的農耕文化活動情況,但是,從表現方式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遊牧、狩獵時期和萬物有靈的時代影子。
羌族沒有文字,大量的文化是靠口傳心記來傳承的。“日麥節”***羌年***歷在民間長存而不衰,這說明她和她的民族一樣,具有頑強生命力。1986年,由在京羌族同胞首先發起“日麥節”***羌年***活動。自此,“日麥節”***羌年***漸入統一,併為官方所認同。1988年茂縣、汶川、理縣、北川4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為期4年的“日麥節”***羌年***活動,同年,該活動被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確定為羌族同胞的法定節日。自此,羌族傳統節日“日麥節”***羌年***方得到了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