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該看的勵志書籍推薦
進入中學的孩子,閱讀內容的開放性和現實性都大大增強,需要閱讀的書籍也會增多。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中學生該看的勵志書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學生該看的勵志書籍
1、夜
《夜》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威塞爾的自傳,2006年《紐約時報》、亞馬遜暢銷排行榜冠軍,是歐美高中生和大學生必讀書目。1944年4月,十五歲的猶太少年埃利•威塞爾和父母姐妹一道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在那裡度過了納粹覆亡前最黑暗的一年。埃利和兩個姐姐活了下來,父親、母親和妹妹死在了集中營。父親死後兩個月,美國軍隊抵達,集中營解放。《夜》就是描寫了他父親去世的那一夜。故事並不長,但是卻很完整很深刻的免回了那一段歷史,深刻的刻畫了主人公心理變化的里程,最終心底中那一點自私被黑暗的無奈現實逼出。比起自己經歷的可怕屠殺主人公更不願觸及的即是自己自己最終為了自保拋棄父親的時事。非常值得去讀的一本書。
2、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是一部比虛構小說更離奇曲折的真實回憶錄,講的是作者年少時期到成年時期的事情。作者以精準的筆觸、洗煉的風格,將一段充滿掙扎、混亂,令人心碎的童年生動地刻畫出來。語言輕鬆幽默,卻深沉感人。讀過之後會特別佩服她的父母把他們教的獨立自主,佩服他們自己追尋自己夢想的勇氣,討厭他們父母的懶惰與不作為。但無論他們之間的關係怎樣,都是割捨不斷的親情與愛,是一個關於玻璃城堡的夢。
3、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瑪雅•安吉洛在《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中回憶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南方小鎮斯坦普斯及加利福尼亞州的成長經歷。從三歲到十七歲,瑪雅不僅要與那如影相隨的錯位和不安全感做鬥爭,還要面對種族主義、性騷擾和***等一系列令人心碎的挑戰,這種遭遇影響了她的一生。最終,她意識到,愛自己、善待他人、變得堅強、閱讀偉大的作品是開啟心靈桎梏的鑰匙,會給人自由。《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詩意卻富有力量、足以觸動心靈並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它讓人愉悅而又痛苦,它神祕而又令人難忘,一如童年本身。
4、安琪拉的灰燼
《安琪拉的灰燼》是影響全球的成長小說傑作,榮獲美國文學最高榮譽普利策獎。講述了貧民窟裡的不屈童年。作者在書中說“我們在物質上極端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很少有一本書像《安琪拉的灰燼》這樣能以苦中作樂、感傷而又不失樂觀積極的精神感動讀者。語言既令人捧腹,又使人心碎。
5、永生的海拉
永生的海拉,一個女人因為自己不死的細胞而得到“永生”,並造福人類。單單以“科普作品”來涵蓋這本書的內容和含義太過草率。這麼標題主要是因為這本書所涉及涵蓋到的科學和醫學知識非常豐富。但是同樣豐富的還有其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對涉及醫學科學領域道德問題的審視。這大大超乎了一本傳記或者說科普作品所能承載的內涵。不可思議的是作者居然做到了。不得不為其深厚的功力所折服。總之,這本書可以說是科普書和紀實文學的結合,又充滿了精彩的情節和細節描寫,很能打動人。
6、堅不可摧
是一部二戰題材的勵志小說,被譽為“感動整個美國的勵志鉅著”,整個故事反映了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及前後個人命運的起伏跌蕩,感悟生存、反抗、救贖與尊嚴的心路歷程。主人公的一生像極了魯濱遜漂流記,然而他成了戰俘,也因此鑄就了自己獨特的經歷——常人無法體驗到的,深受二戰陰影籠罩的人生。其跌宕起伏的坎坷命運,對生命、反抗、救贖與尊嚴的感悟,承載著一個人、一代人甚至一類人的心路歷程,是大時代下參與時局變遷、親歷殘酷戰爭的一類人的生命體驗。作者對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緻描摹與刻畫正是最最引人的地方,這段救贖之路、這段震撼史詩,在作者犀利敏銳又暢快淋漓的筆端下,耐人尋味。
中學生必看的經典書籍
1.《彷徨少年時》
豆瓣評分:9.0
作者: [德] 赫爾曼·黑塞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
原作名: Demian: die geschichte von emil sinclairs jugend
譯者: 丁君君 / 謝瑩瑩
出版年: 2009-3
鳥要掙脫出殼。蛋就是世界。人要誕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鳥飛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薩斯
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歷程
閱讀《德米安》,是閱讀黑塞作品的一個不錯起點
2.《這些人,那些事》
豆瓣評分:8.8
作者: 吳念真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9
吳念真老先生應該說是最會寫故事的中國人之一了吧
在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
他的故事中,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感動和溫暖
除此之外,吳念真這個名字也是他作品當中一行溫柔細緻的註腳,是為了銘記他曾經愛戀過的那個叫真的女子,想她念她到以名志之
3.《我是你爸爸》
豆瓣評分:8.2
作者: 王朔
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
“你是不是感受到正經歷那種真正的、無法溢於言表的深沉痛苦?”
書店營業員馬林生是個有知識、有頭腦的人,然而父子間的關係卻相當糟糕
這是一部與親情有關的作品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的和父母談過心了?
適合中學生看的書籍
《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編輯推薦
你覺得你的二十幾歲糟糕透了。既看不清這個世界的規則和玩法,也看不懂自己內心的理想和方向。庸常生活的平淡和無聊,讓逃離的念頭像一次次重感冒朝你襲來。除了青春,你好像一無所有。你應該去做什麼?願你野蠻生長,終閃閃發光。
內容提要
《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如果青春那麼順當,沒有任何的奮鬥和掙扎,沒有那麼多的痛苦、眼淚以及理想甚至破滅,青春還能叫青春嗎?青年作者李娜敏銳洞察青年人在生活、工作和情感方面的迷茫、痛苦,指出聚焦驅動一個人改變的力量,是痛苦,聽從內心的聲音,才能活出自己。她以自己走過的每一步路,告訴你,青春歲月裡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作者簡介
李娜,原石油戰略規劃師,現為自由撰稿人,自媒體“與爾同消萬古愁”創始人。溫柔理性的水瓶座,書寫溫暖清醒的文字。文章被人民日報、十點讀書、鯉伴等大號多次轉載,成為作家中的勵志榜樣,給無數年輕人帶去力量。
章節試讀
這個女孩今年30歲了,看起來和20歲的時候幾乎沒有變化,還是那麼活潑、眼神明亮,她的工作就是去韓國買買買,做喜歡的工作就等於又賺錢又賺到快樂。 還有一個姐姐,她大學學的是數學,因為喜歡寫作,所以畢業之後去文學網站工作,然後又換到公關行業,在知名公司做了幾年之後,又辭職去美國留學。她的整個20多歲都在不停地折騰,快30歲的時候回國到北京創業。今年36歲的她看起來就是個傲嬌的少女,因為一直在追隨著自己的心做著喜歡的事,所以她看起來總是那麼神采飛揚。 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探索,也許答案就慢慢浮現了呢。 至於怎麼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我覺得,首先你要弄明白自己。我是誰?我對婚姻生活的期待是怎樣的?這樣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樣的伴侶適合自己。然後聽從內心的召喚,雙方的感情一定要建立在情投意合、有相近的價值觀基礎上,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關於婚姻,楊絳先生說過一段話—— 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援和鼓勵,兩情相悅。我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特別年輕的時候,大部分女孩子都挺虛榮的,加上父母以及外界的價值觀的影響,不少姑娘把婚姻作為一種目標——想找個高富帥,即使不是高富帥,也要各個方面都比自己強,最好還能無條件遷就自己的。 但是事實是,如果兩個人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那麼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因為價值觀這種看似巨集大的命題,其實會滲透到你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所以我很贊同在婚姻這件事上,選擇比努力重要。 婚前多挑選,認清自己,也想明白要找什麼樣的人,當你自己真正有信心走進婚姻的時候再結婚,這樣婚後就會少後悔。 有人說過,這世上的快樂分三種,一種是競爭的快樂,一種是比較的快樂,另一種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前兩種快樂都是有條件的,建立在我比別人強的基礎上,只有最後一種快樂是來源於內心,是無條件的快樂。 一個活在點子上的人,真正明白自己是誰,想要幹什麼,對生活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就不會和別人比較,煩惱也會少很多。因為他的時間都在專注於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看別人在幹嘛,怎麼評價自己。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是北京人,大學畢業的時候放棄北京很好的工作機會,和女朋友一起去了大理開青年旅舍。我們這些外地人都拼命擠破腦袋進央企拿戶口,但是他們連北京戶口都放棄了,這在當時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但是我特別理解和佩服他,因為他活得特別明白,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在意外界的評價。後來他們過得當然特別開心,因為是按照自己的心懷意念,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與他人比較,不患得患失,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因為我們從小就活在“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之下;長大後不管是工作、結婚還是買房,都在暗暗和人比較。做到不與他人比較,最重要的是建立內在價值體系,即自己的行為準則,遵照自己內在的價值體系,而不是由外界的評價來決定。 總而言之,“活到點子上”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我的行為和內心是統一的,而不是分裂的。每天都沒有白活,幸福感很高,心靈特別充實快樂,如果人生重來一次,還是會這麼活。 願我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到點子上,度過一個我們喜歡的,並且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