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夏日的夜晚,如果你漫步於林區山間,總會碰到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在天空中飛舞,給夜晚的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神祕和美麗。這些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吧。

  螢火蟲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螢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會發光的原因

  螢火蟲的腹部末端有發光細胞和發光器。發光細胞因為含有化合物熒 光素及催化劑熒 光酶,在接觸到空氣時,就發光了。但是,它所發射的光並不熱,是一種冷 光,或稱熒光。

  小常識

  螢火蟲的雌蟲常在青草裡爬行,雄蟲卻愛在夜空裡飛行,好像天上的流星一般。

  有些聰明的夕準螢學會了其他種類雌螢的發光訊號,然後模仿,用來引誘其他種類的雄螢, 當雄螢靠近時,雌螢就把雄螢吃掉了。

  引伸知識

  屬於鞘翅目的螢火蟲。一生從卵、蛹、幼蟲到成蟲。為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生活在水邊蘋叢裡,吃著像螺類的小動物。螢火蟲的幼蟲身體有許多節,兩端長得又尖又細,像是紡紗用的紡錘,腹部末端已具有發光器了,能在夜裡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