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議論文並列結構

  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誠信,一直是世界各國人民公認的美德。孔子的弟子——子思曾經說過:“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許下了諾言,卻無行動這個人就非常的可恥。”誠信待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行和道德。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曾妻要到街上去玩,孩子哭著鬧著也要去,曾妻說:“孩兒你別哭待娘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聽說有豬肉吃便不在吵鬧了。可是等曾妻回來後看見曾子真的準備殺豬時忙說:“你幹嘛呢?我這不過與孩子說著玩的,你怎麼能當真呀。”沒想到曾子卻說:“你怎麼能騙孩子呢?人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講誠信你總不會不守誠信吧!”曾妻被曾子說的啞口無言只好將豬給殺了。這真如俗話所說的“言必行、行必果。”

  有一天一位顧客走進了一家汽車修理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他對店主說:“老闆,請你在我的賬單上多加一點零件行嗎?這樣我就能報銷出更多的鈔票,到時我會分點給你。”但是店主說:“不,我不能這樣做。”但這位顧客仍在糾纏著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我會常來你這兒的,你可以賺很多很多的錢,這一切,不過只需要你多寫兩個字而已。”店主說:“不行,這事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幹的。”那顧客說:“我沒見過你這麼傻的人,這種好事誰多會幹的。”店主也火了喊道:“你給我馬上離開這兒,去別的地方談你那鬼生意去。”這時那位顧客卻露出了微笑說:“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家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公司,你還讓我去哪兒談這筆生意呢”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感,雖平淡如雲,質樸如水,卻會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就是誠信的量力。

  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與人交往。誠信待人,真誠的與別人交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真誠,世界上就多開出一朵純潔的友誼之花。

  篇2

  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她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滌盪,人們發現,誠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長。“利益”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於欺詐。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機敏”、“才學”、“金錢”、“榮譽”,唯有“誠信”這端高高翹起。誠信,變輕了!

  且不說商場上爾虞我詐,風譎雲詭且不必說市場內小販們短斤少兩,以次充好也不必說黑心米販汙油兌陳米,自來水摻甲醇就是某一天天氣晴好,你也心情愉快,一不小心在馬路邊發現一個鼓囊囊的錢包:你敢撿嗎?且住!要是事情發生在××年前,你會樂呵呵地把它交給警察叔叔贏得人們稱讚,可是在今天,在人流如織的大街上,我客觀一點說,只要你手一觸到那包,麻煩就上身了。

  小環境如此,國際大環境也有不少例子。瞧瞧大洋那邊的山姆大叔,更是視誠信如無物,咱要搞NMD,《反導條約》是個障礙,撕了撕了的沒商量。

  誠信之風將止將息,有識之士扼腕嘆惜。

  但是,我們,新世紀,新青年,已經在緩緩展開一面旗幟,我們在旗幟上寫道,我誠信,我美麗!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美至純的時期。而誠信是最不應該又最容易讓人忽視的美德。我們有必要把誠信高高舉起,讓人人都能看見,並被她的溫暖光芒吸引。

  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在可望更可及的未來,誠信將回歸到市場,迴歸到社會,迴歸到你我身上。她像一股活水,逐漸浸潤,深入人心她又像一縷清風,吹過田野,吹開人們心扉。在那裡,到那時,誠信取代了偽飾,有序取代了無序,簡單取代了複雜,溫情取代了冷漠、人們沐浴在誠信的晨暉中,全都受益不淺。

  那麼,行動起來吧,朋友們!

  我誠信,我美麗我美麗,我自豪!

  篇3

  在日常生活中,誠信,無非是講信用!但是,在現代社會人群中,很難找到它的身影。就說昨天,我的大舅請客,說好了讓我決定去哪吃飯,而當我說出要去的地方時,他卻用種種理由搪塞,結果,還是去了別的地方;

  古人說得好,“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現代社會這種不誠信的表現是十分令人可氣的,那些不講信義的人為了自身的利益,毫無察覺地或毫無羞恥地丟掉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東西──誠信。設想,說話不算數,人沒有了誠信,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情義可講?那還要交朋友幹什麼呢?

  請記住,不講信義,不但會減少別人對你的信任感,最終使別人不再相信你,甚至對你感到厭惡、仇恨,不再與你交往,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越來越差,最後自食其果害了自己。

  劉基在他的名著《郁離子》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富商在過河時因觸礁翻船,他在水中大聲呼喊:“誰能救我,我就給他100兩金子!”一個善良的漁夫把他就上了岸,可是富商只給了80兩,漁夫指責富商不講信用,商人則訓斥漁夫太貪婪。第二天,富商仍坐船過河,不巧又翻進了水裡,富商仍舊在水中喊:“誰能救我上岸,我給他100兩金子。”曾經救過它的漁夫告訴周圍的人這個富商言而無信,結果沒人救富商,他淹死了。

  由此看來,不講信義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況且,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千金一偌”和“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優秀品質,我們能把這種優良傳統丟掉?

  如何培養誠信這種品德呢?關鍵還是得從“小時小事”做起,如:小時候向朋友或同學借本漫畫書,說好明天就還,那你就必須在明天把書還回去,這並不僅是一本漫畫書的問題,你可能不知道,當另一個要借這本書的人按時拿到自己退還的書時,會有多高興!而當別人對你不講信義時,你又會有多失望?所以說,要擁有誠信,首先得要能考慮到他人,替人著想。

  為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信任,讓我們爭做誠信人,多做誠信事吧,讓社會都充滿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