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老課本插圖圖片素材作品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教科書的插圖也越來越多。有助於學生藉助插圖來更深入地瞭解閱讀文字內涵,增強自我的德育和美育教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教科書插圖學習的興趣及瞭解閱讀文字。

  









  教科書插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生在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會行使一定的自主性。小學生性格活潑,對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單一的文字閱讀不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反而插圖能夠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筆者發現,每次發新書之後,學生都會對教材中的插圖進行翻閱、檢視。鑑於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運用插圖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直觀的插圖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誘發其根據插圖產生思維或者情感,進而自主地探究學習。

  如:在學習《千里躍進大別山》教學內容時,筆者以故事進行課前的匯入,當學生的思維聚集在故事中時,筆者出示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結合故事和插圖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學生通過插圖有的說看到了戰爭的狀況,有的則說看到了戰士們的奮鬥精神,等等,學生之間在思維上產生碰撞,促使學生自主進行閱讀。這樣運用插圖一方面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活躍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一舉兩得。

  教科書插圖引導學生深入瞭解閱讀文字

  教材中的插圖都是配合閱讀文字進行的,出現的本身在於對閱讀文字的輔助解釋。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思維處於剛發展的階段,他們的思維是具體的,處於具體向抽象發展的過渡階段。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字的思想內涵,體驗、感悟閱讀文字情感,進而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語文素養等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插圖成為對閱讀文字的註解,學生通過觀看插圖就會形成一定的情感,可以說是對閱讀文字進行了二次創作,從而也就實現了閱讀的教學目的。

  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運用插圖來引導學生深入地瞭解閱讀文字,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教育。如:在學習《艾滋病小鬥士》教學內容時,鑑於學生對艾滋病缺乏認知和了解,不能夠真正體驗那種與病魔抗爭的情感,筆者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是什麼?學生的思維是直觀的、具體的,觀察的結果很自然的是:瘦骨嶙峋的人。仔細觀察這個病人成這個樣子了,態度是什麼樣的呢?學生很快發現插圖中病人是微笑的。之後,讓學生閱讀文字,去了解為什麼病人是微笑的。

  學生在有了初步思維的基礎上,帶著問題去閱讀,並能夠找出問題的答案:病人樂觀的生活態度,病人與病魔抗爭的堅強勇氣和頑強鬥志等等,深化了自我對閱讀文字內涵的瞭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