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為何殺毛文龍

  袁崇煥作為明朝時期的著名將領,深受人們的敬仰。但是,在袁崇煥的政治生涯後期,卻做出了很多的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了殺害毛文龍。那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毛文龍是袁崇煥手下的一員大將,不論是在戰場上浴血殺敵,還是在幕後出謀劃策,毛文龍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那麼,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呢?

  關於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原因,說法有很多,其中最具說服力的就是這兩個:一是袁崇煥因為官場內部的鬥爭,將毛文龍作為犧牲品,族毛文龍殺害;二是袁崇煥發現毛文龍具有通敵賣國之嫌,一怒之下將毛文龍殺了。對於這兩個說法,很多人都是偏向於第一個說法。

  袁崇煥在政治生涯前期,一直都是兩袖清風,得到了百姓的愛戴。但是,在其政治生涯後期,袁崇煥由於官場內部的爭鬥,以及戰事吃緊,被逼無奈,與官場上的官員組成集團,而毛文龍就是袁崇煥所在集團的對立面。

  在皇太極上位之後,袁崇煥所率領的軍隊接連遭受重創。袁崇煥當初在崇禎皇帝前面許下的承諾,已經沒有辦法實現。而此時,朝堂內部有出現了許多質疑的聲音,使得袁崇煥所在的集團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袁崇煥一面迫於崇禎皇帝的質疑,一面還要與清軍交戰,面對毛文龍不斷地唱反調,袁崇煥一怒之下,將毛文龍殺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袁崇煥受到了朝中諸多大臣的彈劾,被判通敵賣國,最終身死。

  袁崇煥是忠臣嗎

  袁崇煥被崇禎皇帝處死的時候,給袁崇煥定了九條罪名,分別是“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這九條罪名當中,有些是真的,有些事政敵強加的,有些是敵軍挑撥離間而來的。

  “託付不效”這一條罪名主要是講袁崇煥本身為兵部尚書以及薊遼督師,他所負責的地區就是北京城以及東北遼東等地區的安全,抵禦清軍的進犯。但是袁崇煥卻將自己的將士分配到了其他的地方,導致本應管轄的地區受到了威脅。

  “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這四條罪名則是指袁崇煥在皇太極入關之時沒有進行阻攔,並且也沒有上報到朝堂之中,居心為何,不得而知。再加上袁崇煥為人過於仁義,以為將糧食給了後金,後金就會感激袁崇煥以德報怨,從此不再進攻明朝邊界,從而換取和平。但是,正是因為如此,袁崇煥才落下了通敵的話柄。

  “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最後這四條罪名則是在清軍將領滿桂率兵攻打京城的時候,袁崇煥沒有及時來救援,反而還在為了議和而與眾人爭辯,甚至還殺了反對議和的毛文龍。崇禎皇帝就是因為袁崇煥殺將而極度憤怒,相信袁崇煥是真的叛國,判處袁崇煥死刑,並且令明朝百姓分食其肉,以洩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