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與清真寺的聯絡

  查拳是回族傳統拳術長拳的五大流派之一,起源於山東省。分冠縣"張氏"查拳、"楊氏"查拳和任城"李氏"查拳三支。其中,冠縣"張氏""楊氏"與明末抗倭英雄--濟寧人戚繼光所徵兵將新疆回族查密爾***尚義***有關。冠縣兩派查拳的師承分途約在清雍正年間,而任城一派技藝的形成或許更早。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查拳與清真寺

  “東西南北中,查拳出在回民中”。相傳:查拳始創於明代,是回族人查尚義所留傳。查拳是長拳類優秀拳種之一,動作剛勁、勇猛。手、眼、身法步明瞭,特別注重精、氣、神的結合。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特別是在回族同胞中,流傳湛廣。

  清真寺是廣大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廣大穆斯林學習宗教知識,聯絡感情的重要活動場地。按說,查拳與清真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難將它們相連在一起。而事實上,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卻是密不可分的。

  1997年11月起,在市民委的支援下,由上海滬西清真寺領導牽頭,邀請了上海的查拳武術家。如“李尊思、白雲飛、於化龍、趙金鐸、李大尚、馬孝方、馬仁慈、白恆祥等二十幾位武術老師。開展了上海回族武術聯誼會活動。至今的聯誼活動,已經進行了三十多次。作為組織者,我倆除參與武術訓練班的教練、組織老武術家座談等工作外,還參與了《回族查拳在上海》一文的編寫工作。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清真寺對查拳運動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孕育查拳運動廣泛開展的很重要的一環。許多武術名家的學藝、成長都是在清真寺中形成的。
 

  

  一、近半個世紀來,在上海武術界的名流中,河南查拳的傳人影響很大。

  如:曾任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的王效榮老師、曾任市工人武術隊總教練的李尊思老師、曾任上海盧灣區武術協會副主席的白雲飛老師、被美國舊金山市武術協會聘為副會長、總教練的於化龍老師等人 ***均為穆斯林***都是河南查拳馬忠卿、馬忠啟、馬忠立三位老師的弟子。而三位老師都是在清真寺學成的武藝。據1987年7月,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沈邱縣縣誌稱:“河南沈邱查拳,相傳為清嘉慶年間。由河北滄州大辛莊查拳名師石太春老師的高徒丁吉林所傳。 1813年,丁吉林老師來沈邱,在槐店鎮舊清真寺傳授查拳。後由徒弟郭登軒承師傳授,教徒百餘人。眾徒中尤以馬忠卿、馬忠啟、馬忠立兄弟獲藝最深……”。

  二、上海回族武術名家王子平老師,生前為武術的發展作出極大的貢獻。

  歸真後,他的墳墓地葬在了上海松江清真寺,以知感真主對他的恩典。

  三、1947年,上海藥水弄清真寺***現在的滬西清真寺***武術隊成立。

  當時的學員眾多,由馬忠啟、馬忠立等老師執教。據參與當年訓練的劉俊偉、白恆祥二位老師回憶:清真寺內熱氣騰騰,每天練習拳術、器械的學員都很認真、刻苦,這些學員,至今都成了普及查拳的老師。

  四、1953年,上海黃浦區回民武術團在浙江路清真寺***俗稱外國寺***成立。

  查拳名家海肇襄、李尊思二位老師任教,學員近百人。筆者***指穆成英***當時才讀小學,拜二位老師學習查拳。記得每晚清真寺擠滿了圍觀的群眾。彈腿、套路、器械、對練,訓練得熱火朝天,還經常到機關、學校、工廠等地演出。每次演出後,主人都會把“武藝超群”“技藝驚人”等錦旗送上。在浙江路清真寺教查拳的老師中,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武壇宿將趙金鐸老師。他當時成立了上海虹口區青年武術團,在上海頗具影響。趙老師本人多次參加上海、華區地區以及全國的武術比賽多次獲獎,並獲得過金牌。

  五、浙江嘉興清真寺,至今還活躍著一支回民查拳的武術隊。

  據教練王培林老師介紹,清真寺已為浙江省、市武術隊培養了不少的尖子運動員。嘉興清真寺武術隊多次來上海交流。上海武術同行,看到小運動員生龍活虎的表演,十分感嘆,感謝嘉興清真寺又為查拳運動的普及、發展作出了貢獻。

  總之,查拳運動的發展,離不開清真寺的運動,查拳與清真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