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養血的中藥方劑都有些什麼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補氣養血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氣養血的中藥方

  鴿蛋龍眼

  【配方】鴿蛋2個龍眼肉10g枸杞10g冰糖適量

  【功效與應用】本方補益脾胃,益氣託毒,補血安神,益精明目。適用於中老年人體質虛弱,腎虛腰痛,婦女血勞,月經閉止,腸風下血,病後失調等症。

  【方解】方中鴿蛋,歷來是民間補虛弱、抗衰老的食品。味甘,性平。補益脾腎,益氣託毒。常用於虛勞羸瘦,腰痠乏力,氣怯食少,癰膿不潰等症。龍眼肉味甘,性平。補益脾胃、補血安神。用於食慾不振、浮腫、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枸杞味甘,性平。滋陰補血,益精明目。用於目昏、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糖尿病等。龍眼肉、枸杞與營養豐富的鴿蛋同用,更增大了鴿蛋的補益作用,最適宜老年人抗衰老食用。

  【製法】鴿蛋、龍眼肉、枸杞入鍋內共煮,加冰糖適量。

  【服法】每天早晨空腹服。

  桑椹酒

  【配方】桑堪1000g糯米500g酒麴適量

  【功效與應用】桑椹酒有益腎固精抗衰老的功效。適用於中老年人保健防老食用。

  【方解】方中桑椹,又名桑棗、桑果、桑粒。味甘酸,性涼。滋陰補腎。《本草經疏》中記載:“桑椹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滇南本草》稱其:“能益腎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隨息居飲食譜》稱其:“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溼,健步履、愈虛風、清虛火”。醫家常用以治療肝腎陰虧,消渴、耳鳴、目暗、便祕以及關節不利等症。

  【製法】烏桑果水煎取汁液,再用汁煮糯米***或粳米***蒸飯,冷後,加酒麴發酵***如同蒸發醪糟***貯瓷缸中。

  【服法】每晚睡前服1小杯。

  補氣養血的食療調理

  銀耳 紅棗湯

  銀耳又稱為“窮人的燕窩 ”,燕窩雖補,卻價格昂貴。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所以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太補易上火。銀耳為涼補有潤燥的作用。燥氣和火氣就像急性慢性病,火氣來得急去的快。但是火氣太久未消就會轉成燥氣所以吃銀耳最有效銀耳、用桂圓乾、枸杞、紅棗銀耳熬湯,銀耳紅棗湯不但是美味的豐胸小點,還能使你的臉色白裡透紅,體態輕盈苗條。

  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好咚咚,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藥,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每個月記得喝哦,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紅糖,小小提醒,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血液迴圈,但是因為不易消化,每次儘量下7.8個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紅參***。

  當歸紅棗排骨

  治面板轉季乾燥粗糙,面板瘙癢……排骨一根,枸杞,紅棗12枚,當歸4片

  排焯水 ,洗淨血水放入沙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蘇爛,鹽,雞精調味即可。以上幾種食材配在一起燉煮,就能收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的輔助作用。

  養顏補血燕麥粥

  突然想起哪位佳人的話:女人時刻要珍愛自己,先別說時刻珍愛自己,能隔段時間想起自己已然不錯了。呵呵!

  先泡好核桃。紅棗。龍眼乾。把燕麥清洗乾淨倒進電飯鍋 裡,加適量的水,開煮咯!記得要看時間啊!粥***了就換到熬粥檔啊!出鍋前放了些紅糖。

  補氣養血的護理方法

  養氣血的方法1、按摩腋窩

  腋窩有著淋巴結和很多汗腺,同時也有很多的毛細血管和神經。經常按摩腋窩腋窩,能健身抗衰老。腋窩受到刺激後,不僅能使血液迴圈促進,還能使各個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氣與養分的交換,能增強器官的功能。每天只需自我按摩腋窩3次,每次5分鐘左右。

 

  養氣血的方法2、揉摩後腦

  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壓枕骨下後腦處,其餘的手指摟抱,著力頭兩側,兩手拇指同時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轉50下,其餘手指隨拇指而動,再向內揉摩旋轉50下。

  養氣血的方法3、按摩前胸

  控制著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就是前胸的胸腺。經常按摩前胸,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還能使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增強,對延緩衰老有幫助。每天只需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100-200次心窩部穴位。

  養氣血的方法4、按摩太陽穴和絲竹空

  將雙手的食、中、無名三指併攏,兩食指分別按兩側太陽穴,而太陽穴在眉梢與眼梢中間向後1寸左右的凹陷中,兩中指分別按兩側絲竹空 ,而絲竹空在眉後凹陷中,兩無名指分按兩側瞳子髀,而瞳子髀在絲竹空直下,兩拇指分別放在兩耳垂後凹陷處,兩手各四指同時用力先向前揉轉50下,再向後揉轉50下。

  養氣血的方法5、搓擦頸椎和頸動脈

  將兩手掌交錯橫按在頸部,要注意左掌在後腦,右掌在頸椎,兩手同時用力一推一拉,來搓擦頸椎和兩側頸動脈。然後,右指端放在左頸動脈,左指端放在右頸動脈,兩掌根拉回相接,來回搓擦為一下,做50下。

  養氣血的方法6、用雙掌摩面

  首先,雙掌豎捂面,閉上眼睛。接著,把兩無名指沿鼻樑兩側淚腺溝,將兩掌心著力面兩旁,用兩拇指沿兩耳腮,從前額髮際往下拉摩,直至下巴。然後,手不離面返回上推至髮際,摩擦50下,一下指來回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