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祖逖是個什麼樣的人

  祖逖是東晉時期的軍事家,字士稚,歷史上稱讚他為民族英雄。那麼祖逖是個什麼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祖逖是個什麼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祖逖是個什麼樣的人

  祖逖生於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陽人***今天在河北***。出身世族地主家庭,祖上時代為官,少年時期的祖逖可以說是一個不一般的紈絝子弟。祖逖的父親早亡,祖逖的生活由他的哥哥們照顧。

  祖逖成年前並不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但是年少的祖逖深為鄉黨們所喜愛,因為祖逖為人豪爽,仗義,經常以哥哥們的名義資助勞苦的貧民,對自己的朋友更是出手慷慨。青年的祖逖學習武術,和好友劉琨曾經聞雞起舞互相勉勵,被後人傳為佳話。

  由於西晉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壓迫,各族人民起義造反的很多,時局很是***。匈奴的劉淵巧妙地利用了當時的時局,進行改朝換代,公元308年,劉淵在平陽稱帝,次年兩次進攻洛陽,祖逖率領當地的百姓遷移到淮泗避難,遷徙的途中,祖逖十分關心百姓,把自己的車子、糧食、衣服等個人物品,都拿出來和大家一起使用,祖逖的行為深深感動功勞百姓,祖逖被推舉為“行主”。

  成年後的祖逖由於發奮讀書,所以他的見識和抱負都很遠大,被司馬睿送賞識。祖逖一直以來都很關心國家的命運,主張北伐收復失地,被司馬睿封為奮威將軍後,祖逖便開始了他的北伐之路。祖逖在北伐過程中,絕大多數的物資、軍隊都是祖逖自己為自己提供的,祖逖省吃儉用,和將士們同甘共苦,並且軍紀嚴明的軍隊得到百姓很大的認可,所以祖逖的軍隊壯大得很快,為他的北伐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祖逖兩字怎麼讀

  祖逖***tì***中的逖讀第四聲,在字典中有表示距離遠,使之遠離的意思,如逖聞就是在遠處聽到的意思,同時逖通“惕”表示警惕的意思。祖逖是我國東晉時期的軍事家,約生於公元266年,字士雅,范陽遒縣人。

  其祖氏家族在北地是大族,世代都是高官,祖逖年少的時期特別豁達,不拘小節,為人極其講義氣,對朋友更會慷慨,經常救濟身邊貧困的人,鄉黨了的人很是敬重祖逖。成年後的祖逖才開始發奮讀書,博看群書,後來搬家到陽平郡的時候被舉為孝廉,又被舉為秀才,但是祖逖都沒有去上任。

  公元291年,八王之亂爆發後,祖逖深受諸王的青睞,先後擔任了司馬府的掾屬,祭酒、主簿、從事中郎等官職。永嘉五年,洛陽淪陷,祖逖率領鄉黨百姓南下避難,路途中遇到海盜,祖逖也都應付自如,被同行的人推舉為“行主”。

  後晉愍帝繼位,司馬睿封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是撥給祖逖的兵馬並不多,祖逖率領不對北伐,祖逖的軍隊軍紀十分嚴明,得到各地百姓的積極響應,數年間收復不少黃河以南的土地,後來封為鎮西將軍,朝廷一方面封祖逖的官一方面還擔心祖逖的兵力過於強大,所以派了朝廷官員去牽制祖逖。

  公關321年,祖逖認為王敦和寵臣劉隗兩人之間的矛盾會造成朝廷的內亂,而自己北伐又沒人支援,所以憂憤成疾,最終病逝。

  祖逖北伐的故事

  祖逖在東晉統治被推翻,東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時,毅然請求君主北伐,在祖逖的再三請求之下,君主任命祖逖為威奮將軍。祖逖自己開始籌備兵器,召集人馬,抱著破釜沉舟之心,開始北伐。但是最後卻以祖逖逝世,北伐宣告失敗而告終。

  祖逖是東晉名將,當時東晉因為內亂,給了戎狄之人可乘之機。戎狄之人奪取了東晉的政權,開始到處壓迫東晉之人。祖逖帶著同族鄉黨南下避難。祖逖是一名愛國的將士,看著故國逝去,自己國家的人民生活在敵人壓迫之下。祖逖夜不能寐,當聽見外面有雞鳴,他叫醒同伴,在院落中拔劍起舞。這樣憂心國家社稷的祖逖,下定決心向西晉君主請求北伐的命令,但是君主只是在意權利再分配的問題,並無意北伐。但是祖逖的勸說,終於打動君主,君主封祖逖為威奮將軍,賜予其糧食和布匹,但是沒有兵器。祖逖不畏艱險,自己召集同族鄉黨鑄造兵器,他事事親力親為,很受大家的愛戴。同時祖逖召集有志之士,開始了北伐的戰爭。祖逖擅長排兵佈陣,並且在戰爭中主要是以理勸說,常常會化敵為友,減少了戰爭的傷亡。經過四年的苦戰,祖逖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失地。但東晉統治者卻阻止祖逖繼續北伐,祖逖怒氣中燒,病死軍中。

  北伐戰爭沒有得到當時君主的有利支援,只是祖逖單方面的在努力,隨著祖逖的慘死,最後北伐戰爭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