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是哪個國家的

  葉芝是二十世紀最偉大、最具有浪漫主義的偉大詩人,在他的一生中創造了無數優秀的作品。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威廉·巴特勒·葉芝是愛爾蘭的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之一,同時也是艾比劇院的建立人之一。葉芝因為受到神祕主義、唯美主義、浪漫主義的影響,演變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  葉芝出生在一個名叫山迪蒙的城市,他的父親是一位肖像畫家。葉芝的童年分別在愛爾蘭都柏林和英國倫敦度過。早年葉芝進行繪畫學習,當時是倫敦藝術家和作家中的一員。1886年,葉芝創作了一部名叫《摩沙達》的詩歌戲劇。之後,又創作了另外四部作品。

  為了父親的繪畫事業,葉芝一家遷到了倫敦居住。最開始,葉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者家庭思想的教育。葉芝的母親因為非常思念故鄉,於是常常給他們講關於家鄉的故事。1877年,葉芝到了上小學的年級,在葛多芬小學學習了四年。葉芝在那裡的學習並不突出,表現平平。之後,因為家庭經濟上的原因,他們一家又遷回了柏林。開始是住在市中心,後來又搬到了郊外皓斯進行居住。

  葉芝在皓斯的時光是他創作的重要階段。皓斯周圍全都是森林和山丘,葉芝家僱的女僕是一個漁人的妻子,因此經常給葉芝講一些傳奇的故事,這些神祕的冒險之後也被收錄在了葉芝作品《凱爾特黃昏》中。之後,葉芝在柏林的一所中學中繼續完成他的學業。由於父親的畫室在學校的附近,葉芝經常去父親畫室消磨時光,在那裡,他結識了很多的藝術家和作家。

  葉芝詩歌的寫作手法

  詩歌《當你老了》是葉芝寫給他女友茅德·岡的作品,這篇詩歌中,葉芝採用了多種寫作手法,深切地展現出了他對女友的依戀之情。

  首先,葉芝在詩歌中通過婉轉表白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主要是表現在詩歌的文字上。這首詩歌並沒有直白地進行敘述作者自身的情感,而是通過一些想象的生活細節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

  其次,葉芝在詩歌運用了假設想象的寫作手法,通過想象的事物將自己的思想聯絡在了一起。詩歌的題目就是一個想象的開始,創作這種詩歌的時候,葉芝正好處於青春期,但是這個題目卻是把讀者帶到了一個老年的境況中,給讀者留下了無線的遐想空間。

  對比反襯也是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的寫作手法。與其他人的愛情詩歌相比,葉芝的詩歌顯得非常低調而又悲觀,通過這首詩歌能夠體會到詩人對自己苦苦堅守的這份感情感到失落。所以,從整個詩歌看來,這首詩歌與其他的愛情詩歌存在著鮮明的對比,從而反襯出自己對這份感情的重視和嚮往。

  葉芝的詩代表作

  葉芝的詩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特點,葉芝早年所創作的詩歌《走過柳園》代表著他早年的創作風格。

  葉芝在遇到自己心儀的女子茅德·岡之後,他的詩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首《走過柳園》據說也是想給這位女子的。這葉芝的詩中能夠看出詩人對她的愛慕與崇拜,讀者會被文中的字詞所吸引,讓人印象深刻。這首詩歌同樣也是葉芝自己十分喜愛的作品,詩歌的語言儘管簡單樸素,但還是很耐人尋味,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詩人在詩中寫道說自己在柳園中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相遇,在詩中用“纖足雪白”就把女子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讓人能夠聯想到在柳園中遇到了一個光著雪白的腳丫走在花叢中的女子的形象,作者善於用一個很小的細節,來襯托出這位女子的美麗、機靈,寥寥幾筆便能夠勾畫出一副美麗的輪廓。

  不僅只是在外表上的描述,作者同樣描寫出了女子內心的純潔和靈秀。在詩中,有一句詩歌是這樣寫的“她要我自然相愛,像是樹葉長出新葉”,這句話寫出了女子心靈的純潔和美好,這跟作者的愚蠢魯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整首詩歌中,我們能夠想象出這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性形象,詩人對她充滿了愛慕和欣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