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發明二進位制的人是誰
二進位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那麼你知道是誰發明的嗎?下面是小編給您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最早發明二進位制的人:萊布尼茲
萊布尼茲不僅發明了二進位制,而且賦予了它宗教的內涵。他在寫給當時在中國傳教的法國耶穌士會牧師布維***Joachim Bouvet,1662 - 1732***的信中說:“第一天的伊始是1,也就是上帝。第二天的伊始是2,……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這最後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為,此時世間的一切都已經被創造出來了。因此它被寫作‘7’,也就是‘111’***二進位制中的111等於十進位制的7***,而且不包含0。只有當我們僅僅用0和1來表達這個數字時,才能理解,為什麼第七天才最完美,為什麼7是神聖的數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第七天***的特徵***寫作二進位制的111***與三位一體的關聯。”
布維是一位漢學大師,他對中國的介紹是17、18世紀歐洲學界中國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布維是萊布尼茲的好朋友,一直與他保持著頻繁的書信往來。萊布尼茲曾將很多布維的文章翻譯成德文,發表刊行。恰恰是布維向萊布尼茲介紹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統,並說明了《周易》在中國文化中的權威地位。
八卦是由八個符號組構成的占卜系統,而這些符號分為連續的與間斷的橫線兩種。這兩個後來被稱為“陰”、“陽”的符號,在萊布尼茲眼中,就是他的二進位制的中國翻版,但實際萊布尼茲是受中國陰陽太極影響,只不過他付出了諸多研究,推演出二進位制。他感到這個來自古老中國文化的符號系統與他的二進位制之間的關係實在太明顯了,因此斷言:二進位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
另一個可能引起萊布尼茲對八卦的興趣的人是坦澤爾***Wilhelm Ernst Tentzel***,他當時是圖靈根大公爵硬幣珍藏室的領導,也是萊布尼茲的好友之一。在他主管的這個硬幣珍藏中有一枚印有八卦符號的硬幣。
拓展:生平事蹟
萊布尼茲出生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 萊比錫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 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出生在一個教授家庭。萊布尼茲的父親在他年僅6歲時便去世了,給他留下了豐富的藏書。萊布尼茲因此得以廣泛接觸古希臘羅馬文化,閱讀了許多著名學者的著作,由此而獲得了堅實的文化功底和明確的學術目標。15歲時,他進了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一進校便跟上了大學二年級標準的人文學科的課程,還廣泛閱讀了 培根、 開普勒、 伽利略、等人的著作,並對他們的著述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評價。在聽了教授講授歐幾里德的《 幾何原本》的課程後,萊布尼茲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7歲時他在耶拿大學學習了短時期的數學,並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
20歲時,萊布尼茲轉入阿爾特道夫大學。這一年,他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論組合的藝術》。這是一篇關於數理邏輯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出於想把理論的真理性論證歸結於一種計算的結果。這篇論文雖不夠成熟,但卻閃耀著創新的智慧和數學才華。
萊布尼茲在阿爾特道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便投身外交界。從1671年開始,他利用外交活動開拓了與外界的廣泛聯絡,尤以通訊作為他獲取外界資訊、與人進行思想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在出訪巴黎時,萊布尼茲深受帕斯卡事蹟的鼓舞,決心鑽研高等數學,並研究了 笛卡兒、費爾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1673年,萊布尼茲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時,他的興趣已明顯地朝向了數學和自然科學,開始了對無窮小演算法的研究,獨立地創立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與演算法,和牛頓並蒂雙輝共同奠定了 微積分學。1676年,他到漢諾威公爵府擔任法律顧問兼圖書館館長。1700年被選為巴黎科學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學院並任首任院長。
1716年11月14日,萊布尼茲在 漢諾威逝世,終年70歲。
開創微積分
17世紀下半葉,歐洲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經各國科學家的努力與歷史的積累,建立在函式與極限概念基礎上的微積分理論應運而生了。微積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計算面積和體積的方法。
1665年牛頓創始了微積分,萊布尼茲在1673~1676年間也發表了微積分思想的論著。以前,微分和積分作為兩種數學運算、兩類數學問題,是分別的加以研究的。卡瓦列裡、巴羅、沃利斯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積***積分***、求切線斜率***導數***的重要結果,但這些結果都是孤立的,不連貫的。
只有萊布尼茲和牛頓將積分和微分真正溝通起來,明確地找到了兩者內在的直接聯絡:微分和積分是互逆的兩種運算。而這是微積分建立的關鍵所在。只有確立了這一基本關係,才能在此基礎上構建系統的微積分學。並從對各種函式的微分和求積公式中,總結出共同的演算法程式,使微積分方法普遍化,發展成用符號表示的微積分運演算法則。
因此,微積分“是牛頓和萊布尼茲大體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們發明的”***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然而關於微積分創立的優先權,數學上曾掀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實際上,牛頓在微積分方面的研究雖早於萊布尼茲,但萊布尼茲成果的發表則早於牛頓。萊布尼茲在1684年10月發表的《教師學報》上的論文,“一種求極大極小的奇妙型別的計算”,在數學史上被認為是最早發表的微積分文獻。
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寫道:“十年前在我和最傑出的幾何學家G、W萊布尼茲的通訊中,我表明我已經知道確定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方法、作切線的方法以及類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換的信件中隱瞞了這方法,……這位最卓越的科學家在回信中寫道,他也發現了一種同樣的方法。他並訴述了他的方法,它與我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除了他的措詞和符號而外。”***但在第三版及以後再版時,這段話被刪掉了。***因此,後來人們公認牛頓和萊布尼茲是各自獨立地建立微積分的。
牛頓從物理學出發,運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積分,其應用上更多地結合了運動學,造詣高於萊布尼茲。萊布尼茲則從幾何問題出發,運用分析學方法引進微積分概念、得出運演算法則,其數學的嚴密性與系統性是牛頓所不及的。萊布尼茲認識到好的數學符號能節省思維勞動,運用符號的技巧是數學成功的關鍵之一。
因此,他發明了一套適用的符號系統,如,引入dx 表示x的微分,∫表示積分,dnx表示n階微分等等。這些符號進一步促進了微積分學的發展。1713年,萊布尼茲發表了《微積分的歷史和起源》一文,總結了自己創立微積分學的思路,說明了自己成就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