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太多的原因是什麼
有些人出汗的程度超乎異常,而且出汗不受季節影響,無休無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出汗太多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出汗太多的原因
多汗症,屬中醫“自汗”、“盜汗”範疇。中醫認為,汗為心液,由精氣所化,多汗症是津液的生成、敷布失常所致。
生活中引起出汗的原因很多,如天氣炎熱,穿的衣服過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等都可以引起,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伴隨一些疾病過程中的出汗過多,比如最常見的是自汗和盜汗,則是一種疾病。其可由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一是肺氣比較虛弱,人體的稟賦比較虧,病後體虛,比如久咳,咳喘損傷了肺氣,中醫認為,肺與皮毛相表裡,肺氣不足,表虛就不固,腠理開洩而致自汗;
二是營衛不和,體內陰陽的偏盛偏衰,或表虛之人微受風邪,導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致汗出;
三是心血不足,損傷了心脾,特別是大出血之後,血虛失養,血不養心,汗液外洩,出現自汗、盜汗等;
四是陰虛火旺,中醫講如果一個人稟賦陰虛火旺,煩勞過度,或大出血,亡血失精之後,身體裡的陰精虧虛,虛火上炎,陰津不能自藏而外洩,會出現盜汗或者自汗,比較多的是晚上一覺醒來渾身都是汗,這是盜汗;
五是邪熱越甚,肝氣鬱結,肝火偏旺,這類人本身體質多屬溼熱偏盛,如果再吃諸如辣味、厚味一類的東西,肝火就會比較旺,不光是肝火,包括胃火,整個體質都會是熱的,以致肝火或溼熱內盛,邪熱鬱蒸,所以會產生一種津液外洩,汗出很多,導致全身是汗的情況。
中醫對於多汗症的分類有自汗、盜汗、戰汗、汗出不暢、大汗淋漓、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治療首先需辨明陰陽虛實,從整體入手,結合區域性,有益氣、養陰、補血、調和營衛等作用。
出汗太多的治療
1、脾胃溼熱
【主症】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見手足汗出,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身重體困,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濡滑。患者多因勞倦傷脾、失其健運,或溼邪侵襲於脾胃,導致溼阻脾胃,鬱而化熱,溼熱燻蒸,胃中津液旁達於四肢,致手足汗出。胸脘痞悶,身體困重,尿赤,苔黃膩,脈濡數或濡滑,皆為溼熱之象。
【治法】內治宜清熱燥溼和中。
【方藥】可用厚朴、黃連、陳皮、石菖蒲、制半夏、蒼朮、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焦山梔、水煎兩次,分兩次服用。
2、脾胃氣虛
【主症】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見手足出汗,身倦乏力,氣短懶言,四肢不溫,食慾減退,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脈象虛弱。患者多因飢飽、勞倦,損傷脾胃之氣,導致運化失調,津液不能布行,旁註於手足而致手足汗出。乏力、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脈弱均為脾胃氣虛之象。
【治法】內治宜補益脾氣。
【方藥】可用黨蔘、白朮、蓮子肉、白扁豆、茯苓、淮山藥、苡仁、桔梗、陳皮、甘草各5克水煎兩次,分兩次服用。
3、脾胃陰虛
【主症】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見手足汗出,咽燥口乾,睡後明顯,食慾不振,飢不欲食,或乾嘔作呃,大便不調,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患者多因恣食辛熱厚味,蓄熱傷陰,陰虛內熱自生,擾動陰液,迫其津液外洩於四肢而見手足汗出。口乾咽燥、夜間尤甚,舌紅,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內治宜滋養胃陰。
【方藥】可用北沙蔘、麥冬、玉竹、桑葉、淮山藥、白扁豆、天花粉,水煎兩次,分兩次服用。
出汗太多的預防
平時飲水量要保證身體消耗,避免缺水;
由於多汗症患者會大量出汗,因此還需穿棉質衣物,以利於排汗;
保持身體清潔;
如果出汗與緊張相關,要設法放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情,才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 出汗太多的原因是什麼
- 黨內處分的決定模板
- 男人腎虛吃什麼補藥及食物
- 試論股指期貨推出對我國期貨業的影響研究
- 北京課改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 關於小學五年級的英語手抄報圖片資料
- 秋天晚安簡訊問候語
- 公司業務員工作心得體會
- 霸氣超拽超有範的心情句子素材
- 經典美文背誦
- 小班春季期育兒知識
- 關於趣味數學手抄報圖片
- 淡淡的憂傷文藝扣扣簽名
- 淡淡的憂傷的散文
- 甲肝的傳播方法和復發的原因有哪些
- 辦理出庭委託書的範文
- 豆腐作坊的創業故事
- 愛情的相關催淚說說
- 錯誤的英文單詞
- 小孩半夜咳嗽吃什麼藥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