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太宰治為什麼要自殺

  太宰治生平第五次自殺,和他第三人妻子山崎富榮一起在玉川上水投水自盡,那麼太宰治為什麼要自殺?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太宰治為什麼要自殺,希望對你有幫助!

  太宰治自殺

  太宰治一生之中,他的自殺經歷可謂和他的作品同樣受人矚目,而這些自殺經歷,恰恰成為了他創作的靈感和靈魂思想。

  太宰治自殺共有五次,其中三次是和女子一起,兩次是自己一個人。最終在第五次自殺的時候,終於如願。

  太宰治第一次自殺是在1929年,當時太宰治正好20歲,讀大學預科。這個階段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對自己地主的出身十分羞愧,並參加了共產黨的革命運動。同年又受到了日本的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的刺激,於是他採用和芥川龍之介一樣的***,服用***,結果因為劑量不夠,自殺未遂。

  第二次太宰治自殺經歷對他影響很大。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沒有死成,這一次他找到了酒吧的招待女田部目津子,兩人相約在鎌倉海邊一起跳海,結果太宰治被人救起,但和他***的田部目津子卻因此身亡。對此,太宰治一生都生活在深深的負疚感之中。

  第三次是太宰治在第三屆芥川獎的落選,心灰意冷,於是跑到山上上吊自殺。結果上吊用的繩子斷了,他被人救下。

  第四次太宰治是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小山初代一起實施的自殺。說是***,其實小山是被脅迫的。原因是因為太宰治得知小山出軌,於是就要挾著她一起來到一處溫泉,兩人一起吃***自殺。結果這次還是因為劑量不夠,兩人都沒死成。

  第五次太宰治自殺,是和他的第三任妻子山崎富榮,兩人在玉川河跳水。這一次,他終於成功了,兩人一起在玉川河喪命。

  太宰治遺書內容

  日本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人間失格》被成為是太宰治的遺書。首先,這是太宰治自殺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而在這部作品成功發表沒多久,太宰治就於1948年6月13日,和他的情人山崎富榮一起在玉川河自殺身亡。

  其次,這部作品以第一人稱敘述,書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和作者本人的經歷頗為相似。他生性懦弱,對現實的生活充滿了恐懼和不安,為了逃避現實,因此不斷地使自己沉淪和放縱,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大庭葉藏最後成為了小丑,這個一個他可以隱藏自己性格的最好的職業。他將自己置於人性的實驗臺上,解剖現代人心中的苦悶和絕望。

  第三,書名“人間失格”,意思即為失去為人的資格,暗示著太宰治自殺的傾向。從書中透露出來類似作者絕筆的毀滅之作,暗藏了作者本人對現實遭遇的種種迷茫和痛苦。

  第四,本書雖然僅有一百多頁,但是在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強烈的求死慾望。從本書的內容來看,將其看作是太宰治對人生的主觀感受,當成是其人生的最後遺書也不為過。

  第五,作者在書的結尾說大庭葉藏“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這是他面對不能被捉摸的人生的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只能選擇自殺。

  如何評價太宰治

  太宰治的一生中最出名的兩件事情,無非是他的作品和自殺。這兩樣事情,都成為了他一生中的絕唱。太宰治的作品,在日本的文學界,評論褒貶兩極。而他的自殺經歷,也成為了他作品最好的素材。

  首先來說說他的自殺,因為他的自殺經歷和他的作品是分不開的。他一生總共經歷過五次自殺,因此被人稱為了“一個死得最多的日本作家”。他的自殺影響了他的作品,同時他又把自殺當成是一種美學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殺。知道第五次圓滿結束為止。2009年,是太宰治誕辰100週年,在他的紀念會上,有人曾說,與其紀念其生,不如紀念其死。可見太宰治一生都將死亡作為他生命最終的選擇。

  太宰治的作品無不和死亡息息相關,處處充滿了頹廢色彩,以致於日本的家長,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讀太宰治的書。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評價太宰治的作品呢?日本著名的小說家、導演和演員三島由紀夫曾評價說太宰治的作品太過“氣弱”,言下之意,就是消極和頹廢。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認,太宰治的文字像一把利劍,直搗他內心最脆弱和敏感的地方,就像是他在一面鏡子裡,看到了另一個軟弱的自己,讓他心生不安。日本的評論家奧野健男也說,太宰治的作品有一種無法被抗拒的魔力,讓人直面自己的靈魂,而且無從逃脫。因為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具有光明和黑暗兩部分,即使是一個陽光的人,也有可能在太宰治的影響下,被黑暗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