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江西旅遊攻略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江西文化
總體看: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子系統。經長期發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構成層次豐富、脈絡清晰的網路。
從地域角度看:贛文化包含了潯陽文化、豫章文化、臨川文化、廬陵文化、袁州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諸多子系統。
從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作用角度看:江西的銅文化、瓷文化、書院文化、禪道文化、蘇區文化、文學、藝術、哲學等,各自構成了相對獨立的系統,它們對中華民族文化史有著重大的推進作用。
銅文化:從青銅器時代到今天,江西銅的生產與使用,在國民經濟生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瓷文化:景德鎮陶瓷生產與藝術,對中國文化發展,曾有過極為重要的影響,它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傳播於全世界。
書院文化:自唐代以來,江西逐漸成為中國封建教育與文化傳播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書院的起源地,江西有我國最早的私家書院--唐代後期的潯陽陳氏院學和東佳書院,有聞名全國的白鹿洞、濂溪、白鷺、象山、鵝湖、懷玉、東湖書院,官學、私學林立,書院的數量、質量、規模、影響均為全國之首,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不可忽視的奇景。
理學:宋代江西哲學,大哲疊起,學術風氣極盛。朱熹、程頤、程灝、陸九淵等,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極大的思想家。理學發源於江西,定型於江西,中國儒家思想的哲學化、體系化,在江西這塊土地上最後完成。這是中國思想史上極有影響的大事,它對中華民族性格、思維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學、藝術、史學與科技:江西曆史上,文學、藝術、史學、科技大師輩出,有如夏夜星空燦爛、光耀奪目。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黃庭堅、周必大、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洪邁、劉過、湯顯祖、蔣士銓、周行清、朱耷、宋應星、裘日修、雷發達、宋祁、劉恕、馬端臨、陳寅恪、傅抱石……數不勝數,一位又一位的文化巨擘,撐起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半壁江山。
江西環境
江西,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熱乾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氣候明顯。由於江西地勢狹長,南北氣候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全省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江西省年平均氣溫18℃左右。贛東北、贛西北和長江沿岸年均氣溫略低,約在16℃到17℃之間;濱湖、贛江中下游、撫河、袁水區域和贛西南山區約在17℃到18℃之間;撫州、吉安地區南部和信江中游約在18℃到19℃之間;贛南盆地氣溫最高,約為19℃到20℃之間。全年全省極端最高溫度南北差異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現象,但幾乎都接近或超過40℃,個別縣區日最高氣溫曾經達到過44.9℃。極端最低氣溫則南北差異較大:九江大部分地區在-12℃到-14℃之間,個別縣區還出現過日最低氣溫-18.9℃的極端最低值;贛南則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區一般在-7℃到-12℃之間。
江西旅遊攻略
贛味乳狗肉
贛味乳狗肉特點是鮮香微辣,為佐酒佳餚。製作方法:取乳狗四肢***軟肋部分留著它用***,用京蔥、料酒、八角、精鹽、味精適量醃漬上味。餘下的姜、香蔥、幹椒蒜子切末。將花生仁用油炸好,用刀塌成末,吹去皮。將薑末、蔥末、幹椒末、蒜末、花生仁末放在一碗內,用高湯、精鹽、味精、胡椒、香油、香醋、紅...
藜蒿炒臘肉
藜蒿是鄱陽湖內的一種水中野生植物,藜蒿季節性很強,,諺雲:“三月藜,四月蒿,五月當柴燒”。每年陽春三月,南昌人特別偏愛用其炒臘肉,有 俗話說“鄱陽湖裡的草,南昌城裡的寶”。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
廬山三石
赫赫有名的“廬山三石”可算得上是世間罕有的美味,它們分別是指廬山石雞、廬山石魚和廬山石耳。這些都是廬山上名貴的東西,價格不菲。
石雞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石魚長年生活在廬山的泉水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裡。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石耳形狀扁平如人耳,是一種野生在...
三杯雞
選用萬載三黃子雞,剁塊後直接盛入砂缽內用炭火爐燜制,使雞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充分溶解於湯汁之中,調味料中只需投放醬油、豬油、米酒各一杯,以達到除去腥味,突出鮮味,增加滋味的目的,從而使主料的香鮮味得到充分的體現。採用三杯調料進行調味和炭火爐燜製出來的“三杯雞”色澤紅亮,雞肉香鮮骨酥...
薑茶鴨子
贛菜中採用薑茶味調味的“薑茶鴨子”也是典型的菜例。由此創新調製的系列薑茶味菜餚有“薑茶蝦仁”、“薑茶桂魚”、“薑茶鴿子”、“薑茶豆腐”等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