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園林的特點

  寺廟園林狹者僅方丈之地,廣者則泛指整個宗教聖地,其實際範圍包括寺觀周圍的自然環境,是寺廟建築、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綜合體。那你知道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公共遊覽性質

  不同於禁苑專供君主享用和宅園的屬於私人專用,而是面向廣大的香客、遊人,除了傳播宗教以外,帶有公共遊覽性質。這是由宗教性質所決定的。宗教目的旨在“普渡眾生”,對來廟敬香者、瞻仰者、遊覽者,不管其貴賤貧富、男女老少、雅逸粗俗,一概歡迎,絕不嫌棄。庶民百姓只有到寺廟中去進香,才能兼帶得到遊賞。由於進香遊覽人數的眾多,又出於虔誠的宗教信仰而大多願意傾囊施捨,這又從經濟上大大促進了寺廟園林在全國眾多的名山大川中得到開發,使得名山勝水和燦爛的歷史文物薈萃在一起,更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中外遊客去飽賞其丰姿秀色。因此,寺廟園林具有公共遊覽性質,具有適應最廣大階層遊客觀賞的景觀內涵,不同於只供少數人獨享其樂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選址規模不限

  在選址上,宮苑多限於京都城郊,私家園林多鄰於第宅近旁,而寺廟則可以散佈在廣闊的區域,使寺廟有條件挑選自然環境優越的名山勝地,“僧佔名山”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帶規律性的現象。特殊的地理景觀是多數寺廟園林所具有的突出優勢,不同特色的風景地貌,給寺廟園林提供了不同特徵的構景素材和環境意蘊。寺廟園林的營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善於根據寺廟所處的地貌環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澗、深潭、清泉、奇石、叢林、古樹等自然景貌要素,通過亭、廊、橋、坊、堂、閣、佛塔、經幢、山門、院牆、摩崖造象、碑石題刻等的組合、點綴,創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帶有或濃或淡宗教意味的園林景觀。

  寺廟園林的範圍可小可大,伸縮的彈性極大,寺廟園林小者往往處於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園,取其自然環境的幽靜深邃,以利於實現“遠者塵世,唸經靜修”的宗教功能。大者構成縈繞寺院內外的大片園林,甚至可以結合周圍山水風景,形成大面積的園林環境,形成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在眾多的寺廟園林中,後者所佔的比例不算小。因而,寺廟園林的空間容量遠比私家園林要大得多,往往具有浩大的空間容量,如泰山、武當山、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等宗教聖地,空間容量大,視野廣闊,具備了深遠、豐富的景觀和空間層次,以致近能觀咫尺於目下,遠借百里於眼前,形成了遠近、大小、高低、動靜、明暗等強烈對比的主體化的環境空間,往往能容納大量的香客和遊客。

  園林壽命綿長

  在園林壽命上,帝王苑囿常因改朝換代而廢毀,私家園林難免受家業衰落而敗損。相對來說,寺廟園林具有較穩定的連續性。一些著名寺觀的大型園林往往歷經若干世紀的持續開發,不斷地擴充規模,美化景觀,積累著宗教古蹟,題刻下歷代的吟頌、品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交織,使寺廟園林包含著歷史和文化的價值。

  寓園林於自然

  由於寺廟園林主要依賴自然景貌構景,在造園上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處理建築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設計手法。傳統的寺廟園林特別擅長於把握建築的“人工”與自然的“天趣”的融合。為了滿足香客和遊客的遊覽需要,在寺廟周圍的自然環境中,以園林構景手段,改變自然環境空間的散亂無章狀態,加工剪輯自然景觀,使環境空間上升為園林空間。例如善於順應地形立基架屋;善於因山就勢重疊構築;善於控制建築尺度,掌握合宜體量;善於運用質樸的材料、素淨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築格調;善於運用園林建築小品,對景象進行組織剪輯,深化景觀意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