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精選

  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又是假期最後的這天,又是一個夜晚,又是到了拼命趕暑假社會實踐的心得體會的時刻了。其實自己打心底裡真的不想每次有什麼重要作業要交時,總是等到最後時刻才去趕,因為總覺得這之後的生活學習工作,很容易就會被自己給搞亂。這樣的一個壞習慣自己是早就想改過來的,但是,無奈,自己的自我安排及控制能力還是差那麼的一點。希望通過,為,這次的痛苦經歷***我想,今晚大概是要兩點我才能睡的了。噢,痛苦啊,又是熬夜。不過,也好,這麼痛苦,自己的印象才夠深刻***,自己真的能吸取慘痛的教訓。nbsp;

  好了,要正式入題了。讓我先慢慢地進入回憶的故鄉里。

  記得當知道瘋狂英語在我們學校招暑假夏令營助教時,我的心情是頓時喜悅了起來,因為自己終於盼到了這樣一個機會——在暑假的時候,去一個陌生的地地對待了。我是屬於那種不輕易做決定,但是一旦決定了就全力以赴的那種人。我特意上網查了個人簡歷的格式,然後精心設計了自己的個人簡歷,將該寫的都寫進去了,既有所突出又做到不冗長,使簡歷讓人看起來一目瞭然。然後,到面試的時間了。坐在等候室裡,我回憶著自己事先試想過的問題和一些注意事項以再次提醒自己。終於到我了,我雖然挺緊張,但還是能夠向面試官展示了我的熱情和專業特長。通過,為,自己的努力,第一輪面試順利通過,為,。

  接著,是培訓。現在回想過來,我覺得好在還是自己的決心夠堅定以及自己有著認真lt;的態度,才堅持了為期三個週末的培訓。雖然培訓不會很累,但我覺得還是夠考驗人的意志力的,因為這樣的培訓就好像平時上課那樣子,還是要那麼早醒,上課還經常“拖堂”,而且要利用週末的時間,不少通過,為,了第一輪面試的人,最終因為諸如時間衝突或學習任務重***當時已接近期末考試了***的原因而放棄了。但是,我還是自覺地抵制了這樣一種氣氛。我抱著堅定的決心以及持著積極認真lt;的態度,挺過了這個培訓。在培訓當中,我學到了美語的基本發音及領會了當一名助教所應具備的一些素質。終於,在複試中,我比較出色地通過,為,了。當然,自己很是喜悅,因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收穫。

  我是安排去惠州的瘋狂英語夏令營,時間是8月18號至8月27號,但我們助教要提前兩天出發過去準備。所以從期末考試結束到出發,我有六天的時間。在這六天中,我做了很多準備——繼續練好自己的美音音標,上網查找了很多實用的名人名言,去圖書館找了一些教人玩遊戲的書籍來參考,還就如何當好一名助教這個問題,諮詢請教了一些有經驗的朋友和長輩。因為我知道“不要打無準備的戰”的道理,所以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全力以赴。更何況,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實現當初的想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雖然夏令營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真的希望在這不長的十天時間裡能儘自己所能教給學生一點東西,起碼能讓他們體會到一名助教老師對待工作、對待學生的那一份熱情與認真。

  終於,懷著興奮的心情,我來到了惠州市惠陽高階中學,我的夏令營助教之旅就在,這個現在回想起來充滿著回憶的地蒐集整理以及掌握學習英語的為,了並取得了非常.本文.由;為大的進步。依然記得,我們班最小的小朋友芷菡,她幾乎是每個晚上大家在上小課時,都會走過我這來,可可憐憐地哭著跟我說想媽媽了,***著她的眼淚,安慰她說要做個堅強的好孩子,她起初答應著我,但很快,又還是情不自禁地哭起來了。看著芷菡那憋著勁哭的樣子,誰都會心疼,很多次我看著哄著,自己幾乎也要哭出來了。我跟芷菡說,老師也想媽媽,但是老師為了能讓同學們都做個堅強的孩子,老師不哭;芷菡想媽媽,但是為了老師不哭,做個堅強的好孩子好嗎?

  篇二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青年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後備軍,他們身處文化教育戰線,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後備軍和衝鋒隊。如果把這些大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創新的潛能挖掘出來,就會匯聚成一股無形的建設戰鬥力量。所以要讓每一個大學生走進實踐工作中去,成為先進形象的代表,讓廣大大學生成為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強、建設祖國事業的合格標兵。

  為了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走入社會,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聯絡到民生公司進行假期社會實踐。

  經過在民生公司的1個半月的實習,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裡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係。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以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也鍛鍊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實際操作的能力。而今的中國發展是飛速的,世界的變化是飛速的,所以,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更新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從實踐中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武裝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競爭中不被淘汰,才能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表現的更好。

  社會總是不同於學校的,學校中的那份純真,學校中那份輕鬆的氣氛,在社會上是不存在的,在學校中,我們所接觸的人和事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簡單,在學校中,我們除了學習沒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生活的輕鬆而且自在,但在工作單位,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那麼多,那麼繁碎,然而,沒有人會告訴你,你要做什麼,你要怎麼做,只能憑自覺去做,要做好,做的認真漂亮,要把最簡單的事情以最認真的態度去做,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別人不一樣的評價,我們才能有一個漂亮的開頭,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向別人學習更豐富的知識,才能學習別人為人處事的方法,才能高自己的能力。

  在工作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書本中沒有學到的知識,可能工作中要用到的和書上學的一點聯絡都沒有,有時,實際工作是那麼簡單,而書上講的又是那麼複雜,有時,書上一兩句話帶過,而實際操作又那麼複雜,這讓人很迷惑,不過,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在實際工作中卻需要靈活運用,所以大學生的實踐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畢竟兩年後,我已經不是一名大學生,而是社會中的一分子,所以,不能紙上談兵,要鍛鍊自己,要成為一名合格人才。

  理論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紙上談兵,是不可能立足於這個社會的,所以,一定要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真正的把理論與實踐結合,真正的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瞭解,也是對這一年大學裡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學習不是侷限於書本,而是要對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掌握。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最基本的往往是不能在書本上徹底理解的,所以基礎的掌握尤其顯得重要,特別是目前的就業形勢下所反映的高階技工的工作機會要遠遠大於大學本科生,就是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強。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如果將我們在大學裡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一個本科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基本實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與實習的真正目的。

  篇三

  一、開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進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佳途徑,尤其是我們大學生,如果只重視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就會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得不理想。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就可以得到鞏固和提高,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方面就可以得到鞏固,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選擇

  今年學校安排了社會實踐課程計劃,分散式實踐,我選擇了家鄉縣城的一家電腦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我之前也曾在本縣的另一家電腦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實習,a、b兩家公司均是本縣名氣比較大的電腦公司,但是兩家公司的管理模式卻有所不同,因而在此次實踐過程中,通過對比,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不僅將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還使我在工作中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對於現在社會上各個企業聘用人才時處處講究工作經驗的前提下,這些經驗能對我畢業後初步踏入社會作鋪墊。

  a公司和b公司都是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架構也相同,設有三個部門,銷售部、技術部、後勤部,銷售部也可稱之為店面,技術部也可稱之為維修部或售後服務中心。公司總經理負責管理、發展,很少在公司出現;副總經理負責監督、財務、進貨;銷售部的職責是銷售、清潔、盤點、物流,物流主要是指收貨與返廠發貨。技術部的職責是對客戶進行技術支援,主要工作有檢測硬體、更換硬體、組裝相容機、重灌系統、處理軟體疑難、組裝電腦桌椅,其中又分為三種工作方式——現場服務、***、遠端協助,遠端協助就是通過電話和qq進行技術指導;後勤部就是負責提供伙食***主要指午餐***與運貨。在a公司中,我是在技術部實習,而在b公司,由於銷售部與技術部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是銷售部和技術部兩頭學習。

  三、體會

  其實在電腦公司的工作是很輕鬆的,除了碰上批量相容機訂單和盤點外,每天的工作並不是很多,或者也可以說是“多而簡單”。我自己也沒有明確的工作內容,就是哪裡缺人手就到哪裡、哪個部門需要幫忙就過去幫忙,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打雜”,當然了,我不會這麼認為。

  每天早上9點上班,下午18點下班,公司提供午餐,各部門分兩批人輪流就餐,所以一天上班9個小時是沒有休息時間的,而習慣睡午覺的我剛開始覺得很難受,不過之後還是慢慢撐了過來,加上公司比較人性化,沒有事情的時候可以自行安排,可以選擇到休息間小睡一會兒,所以每天只要能按時晚睡,第二天白天還是能適應過來的。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不熟悉環境、不熟悉人,事情也少,與老員工的交流也就很少,交流少學習也就少。不過幸好我有在a公司的實習經歷,所以我知道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多問、多看、多學,儘管會的也要多看、多學,保持一顆謙虛、學習的心,這樣才容易破冰,才會學到更多東西;平時也多問候,多參與聊天,就這樣沒過幾天我就融入了這個組織,真正的開始工作了。

  銷售部的工作,除了盤點是每月一次之外,銷售、清潔、物流就是每天做得比較多的工作。每天早上到公司就是打掃衛生,接通電源開啟所有展示商品。其實直到來這裡工作我才發現,原來電子產品店面一天的灰塵量是非常大的,每次做這些都能做上40分鐘左右,下班前還得再掃地、拖地。清潔後就是等待顧客銷售,不過實習期的我沒有折扣權,所以只能做商品介紹、展示功能。銷售時經常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顧客,例如有些顧客問“能不能試用幾天再付款”、“這裡的電腦能使用以上嗎”等,有些顧客還用著去普通購物的思想,開口就把價格壓半……至於物流,基本上每天都會有進貨,我們得搬貨、拆箱、擺放,而返廠發貨偶爾才會有,送貨則是後勤部的事。

  技術部的工作最多的就是檢測硬體和重灌系統,重灌系統自然是非常熟了,檢測硬體到是有一點技術,不過也挺好學,不過我還略顯經驗不足,還需要更多積累。每當有相容機組裝或電腦維修時,我就會跑到技術部去維修、學習。技術部每個正式員工都有一臺自己的電腦,所以其實他們都很“忙”的,小問題一般都由我來解決,大問題能指導就指導,不能指導再上陣。有時候會需要***,上門時的個人形象其實就代表著公司形象,雖然維修不是什麼大的事情,但卻絲毫不能馬虎。客戶滿意自己的同時,也就是滿意公司,客戶不滿自己的同時,也就是不滿意公司,一個合格的員工就是要時刻維護公司的利益與形象。

  在銷售部,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有一些自己並不懂的東西,說得多了就顯得是真的了、做得多了就顯得是掌握了。剛開始來的時候,看著女銷售員滔滔不絕地向顧客解說,我心裡很是佩服,覺得這些女銷售員的電腦水平還真不錯,可後來才發現,其實她們對一些所說的話、所做的操作也並不是很瞭解,只是自己總結了一套顯得專業的語言或步驟而已。而在技術部,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要細心,否則失誤率只有0。1%的操作也會常發生,例如重灌系統可能會把硬碟弄壞、加記憶體條可能會把記憶體條燒壞等,以前從沒想到這些操作會造成嚴重後果,上一次實習也沒有遇到過,這一次實習幸好有老員工處處提醒,學習到了更多知識,避免了犯錯。

  經過一個月工作,對於銷售、對於維修、對於企業運作,我都有了深入的瞭解;而在不斷的人際交流中,我也更懂得了如何去與別人交往、如何與客戶交流。也許這些東西以後都用不到,也許我所得所感都是很簡單、很細小的,但水滴石穿,每一次的獲得都是一種積累,這些都是我此次實習以及今後發展的寶貴財富。

  四、感悟

  1、實習不能僅僅是為了報酬

  其實在大學期間裡,不管是實習還是兼職,都不應該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去換取報酬為目的,而是要體驗生活、體驗工作,最重要的是培養工作的激情、培養責任感、培養事業心,把自己當成是公司的一員,與其他員工密切合作、學習,維護公司形象和創造最大的利益,同時,還要深入瞭解公司的運作、行業的發展。

  2、實習是一個接觸社會的過程

  通過這次實習,我比較全面地瞭解了電腦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經營業務,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顧客,也主動積極的和謙卑學習,這些讓我更深刻地瞭解了社會、拓寬了我的視野、也教會了我如何去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3、實習就是為了檢驗自己的就業能力

  都說就業難,那到底是崗位少,還是人才缺乏足夠的知識,還是人才缺乏足夠的就業素質?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作人員嗎?實習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企業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什麼是硬性標準,什麼是彈性標準,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標準,所以說實習實際上就是一次就業的演練,而我的這次暑期演練也證明了我是一個合格的工作人員。同時也側面反映了,實習不僅僅是找一份工作然後去學習,我們可以利用實習來為以後的職場、事業做鋪墊。

  4、處理好人際關係,建立好人際網路

  電腦公司要想發展得好,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例如怎麼能拉到網咖、政府、事業單位的訂單呢,這就得靠一定的人際關係。不管各行各業,建立好人際網路這樣才有利於以後的發展,機會是均等的,人際網也不是無緣無故就有的,這就要看你自己以前所種的果是多還是少。人多力量大,多和別人交流,就能從中吸取對我們有用的東西與經驗,就能從中獲取更多支援與幫助,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5、我們要克服惰性

  人是具有惰性的,區別只是惰性存在的範圍的大小。很多人在電腦方面就存在惰性,不願意去了解電腦的基本維護知識,一遇到問題就向電腦公司求助,其實很多時候,技術員只用幾分鐘時間,甚至幾個操作就能解決客戶的問題。這不是技術員的技術強大,而是這些問題太簡單了,動一動滑鼠就能解決,特別是如今搜尋引擎如此強大,再難的問題搜尋一下就能解決。惰性會使我們依賴別人,惰性會使事情由易變難,所以我們要學會克服惰性。

  6、工作中要不斷地豐富知識

  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不管是哪行哪業,都會有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支撐。正如電腦維修方面,雖然常用的東西都很簡單,我也基本都會,但這方面的知識體系卻是非常龐大的。我們不能滿足於現在的常用知識,還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大體系尋找新知識,再把其運用到實踐來,使其日常化,達到深入、創新的目的。

  五、認識

  這一次的實習,對於管理知識方面,理論得以實踐,收益頗多,例如波士頓矩陣***pc並不一定就是明星***、基本發展戰略***成本領先***、定價策略***邊緣價格、兩極定價***、領導理論***利克特管理方式***,這些都能在這次實踐中得到體會。但是我個人覺得收益最大的則是“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博弈。

  如何正確協調管理制度化與人性化的關係,使管理方式剛柔並濟,既保障企業的效率和利潤,又可以營造一種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這是現代企業管理者都非常關注的問題。a公司是以制度化管理,b公司是以人性化管理。a公司的制度化管理就是一切按程式走、按規定辦事,例如打卡上班,不打卡、遲到、曠工均扣工資;維修費用按規定的範圍收取,即使維修時間只用1分鐘,或者解決問題只需幾個步驟,收費也必須嚴格執行;技術員維修時客戶必須在場,客戶若有事則需簽字負責才能離開;進行維修有一定的流程,員工違反流程產生的後果自負;試用期員工、實習生不能上門維修;維修電話只能由部門經理接通,部門經理有事外出需委任一名正式員工接線……

  而b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各司其職,其餘的聽從副總經理安排,在完成工作或沒有工作任務的情況下,上班的時間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自行安排,例如上班可以晚到、上班時間可以睡覺、玩遊戲,而諸如上述所說的a公司的制度,在b公司完全沒有,以至於剛來之初,每次讓我上門維修時我感到很受寵若驚,維修費用也只是看問題的大小、簡易來定,沒有固定要求。

  那兩種不同經營管理方式會帶來什麼差別呢?從外部方面來說,a公司的優點是很容易讓消費者有信賴感,制度嚴明、服務周到,公司外在形象好,因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的批量訂單大多選擇a公司。而b公司的外在形象一般,服務也不夠周到,但人性化管理可以使得銷售員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報價,商品價格彈性大,售後服務費用也較低,因而網咖、工作室等的批量訂單大多選擇b公司。

  不過在維修服務方面有一點特別,那就是a按制度進行維修服務,時常會產生一些維修糾紛,即當出現一些客觀失誤或損壞時顧客會降責於技術員,而b公司不按制度進行,技術員經常不與客戶商量就自行選擇方法解決,這樣反而從來沒有維修糾紛。這讓我想起了一些電腦安全軟體公司經常被網友批評,產品主打大眾群體,“智慧且強大”,但是遇上病毒、木馬時,卻總是提示讓使用者選擇處理方法,為什麼不預設自動清除、清除失敗後隔離?總讓消費者去選擇、去操心,那還是主打大眾群體的產品?

  其實這種現狀驗證了這麼一個道理——優質的服務不是指為顧客提供什麼,而是指為顧客解決什麼。正如b公司認為,客戶電腦出了問題,送來維修必然是客戶自己本身不能解決的,你只要幫他解決就好,技術員有自己的判斷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法,雖然維修時或維修後可能會出現客觀異常,但客戶不會降責於技術員。而在a公司,技術員首先是登記、然後詢問出現什麼狀況、出現問題前有過怎樣的操作、接著詢問是否有重要檔案、直接解決還是重灌系統***直接解決的效果不穩定***、維修期間離開需簽字等,複雜且流程化。其實顧客是來尋求幫助的,企業應當以簡單有效方式為顧客排憂解難,顧客不在乎你提供多麼完善的服務,只在乎你的服務是否簡單、有效,只在乎是否能讓他省心、放心。

  從內部方面來說,a公司效率很高,職責明確,公平公正,能讓員工找準自己的定位。員工的自律性很高,工作很負責,也很少犯錯,發展前景很好,但呆在裡面會感覺呆板,職責明確的後果也造成員工有時候不願意互助,缺乏團隊精神。而b公司創造了一個人性化的氛圍,加強了員工的忠誠度,員工很開心很愉快,具團隊精神,但很容易產生惰性與鑽管理漏洞,也容易滋生“公司理應如此”的思想,鮮明的例子就是有一次副總經理要求按時上班時卻受到了員工“抵制”。

  a公司的前身是聯想專賣店,所以繼承了一些聯想文化,走制度化管理。而b公司則是家族式公司,公司裡的員工大多是總經理的親戚、好友的兒女,所以走人性化管理。兩個鮮明的模式都讓我遇上了,並且還是同一行業,那到底制度化與人性化該如何博弈呢?很多書籍、專家都說“管理既要制度化又要人性化”、“制度化要彈性、民主”,博弈的結果就是平衡發展,但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高層管理團隊,平衡發展經常會淪為緩慢發展,甚至是不發展。我想,企業較好的管理髮展模式應當是“獨裁式或平衡式管理―→嚴格公平的制度化管理―→進行制度化下的人性化管理”,這也是我對b公司的發展建議。企業在發展初期,可以是獨裁式管理,也可以是初步的制度化與人性化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經營發展。但當企業站穩腳步之後,就應當注重管理,通過管理推動經營。不過嚴格、公平且具有執行力的制度化,這是一個難題。

  我們可以想想美國的國家發展或企業發展,為什麼他們能人性化管理,而中國、中國的企業卻很難?從管理方面來看,這是因為美國走的是“嚴格公平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化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而中國則一直是制度化與人性化管理平衡發展。美國有著完善的法律制度與社會信用體系,法律嚴明、誠信為上,所以推行人性化管理很容易實現。而在中國,東方國家的特點是“人情社會”,中庸之道為主流,在管理上注重人際關係,這決定了從一開始就進行制度化與人性化協調管理,但由於經驗不足,以及平衡發展具有容易淪為緩慢發展的特點,所以在制度化方面做得不夠完備,在人性化方面也做得不夠合理。中國是該繼續抓住21世紀的發展契機,繼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還是該開始注重管理、健全法律法制呢,這也還有待研究。

  我想,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發展,制度化都必須是管理的重心,嚴格公平的制度是每一個想走得更遠更大的組織都必須做的前提工作,在我實習快結束時b公司也出臺了相應的維修制度,這也更論證了這一觀點。制度明確了,才容易穩固根基;根基穩定了,才容易發展人性化;人性化發展好了,才會走得更高更遠!

  六、終篇

  總的來說,整個的實習過程是緊張而愉快的,作為我在踏出社會之前的為數不多的幾次實踐之一,這次的實踐我獲益良多,不僅能在工作中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在以後工作中又多了一個很重要的砝碼,我的工作態度和成效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讚。

  這次實習一方面讓我接觸到了幾個部門的工作,進而讓我對整個電腦公司行得到了深入的瞭解,另一方面也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這樣有利於我明確今後的學習的方向和動向,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為以後的工作打下牢固的根基,讓以後的工作能過更加能如魚得水、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