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養肝護肝的中草藥

  用中藥的方法調理身體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調理身體最重要的就是養肝護肝,因為肝對人體來講非常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養肝護肝的中藥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有關於養肝護肝的中藥,希望你會喜歡。

  有哪些中草藥

  1、靈芝

  靈芝裡面含有靈芝多糖,這種物質是保護肝功能以及清楚血毒的“功臣”,有助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和人體的內缺氧能力。另外,這些多糖成分還能夠清楚體內的自由基、抵抗輻射傷害、提升肝臟骨髓血液進行DNA、RNA蛋白的合成作用。

  2、五味子

  五味子中富含多種活性成分——木脂素,此類物質可以增強GSH-PX和SOD等酶的生物活性,具有保護肝細胞膜、抗脂質過氧化、促進蛋白質生物合成和肝糖原生成等作用,能促進損傷的肝細胞的修復,增長、抑制肝細胞病變。五味子能促進肝臟的解毒、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使因濫用酒精、藥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再生。

  3、紅棗

  紅棗不僅是一種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食品,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中醫很早就有用紅棗組方的“養肝湯”來養肝排毒的方法。由於紅棗內含有三萜類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此外,紅棗還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體內蛋白相對偏低,而紅棗富含氨基酸,它們有利於蛋白質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狀,達到健脾養肝的目的。

  4、百合

  百合性平、味甘,含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具有益氣補中、益肺止咳的作用,並可軟堅安神。秋水仙鹼具有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百合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特別有益於面板細胞的新陳代謝,實為養顏美容之佳品。

  對肝有害的中藥

  1、一般性肝損害的中藥

  長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黃、桑寄生、山慈姑、苦杏仁、蟾酥、木薯、廣豆根、北豆根、艾葉、毛冬青等可致一般性肝損害,出現肝區不適、疼痛、肝功能異常。

  2、中毒性肝損害的中藥

  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黃藥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劑,可致中毒性肝炎,野百合鹼可引起急性肝炎。

  3、致肝病性黃疸的中藥

  長期服用大黃、四季青、澤瀉等藥物可引起膽紅素代酣障礙而發生黃疸。

  熬藥注意事項

  1、煎藥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過藥面,浸透後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於煎出。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花、草、葉可浸20分鐘;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鐘。總之以藥材浸透為準。

  2、煎藥用具的選擇

  煎煮容器與藥液質量關係非常密切,歷史記載認為,“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後會發生沉澱,降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鏽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3、煎藥用水的選擇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選用潔淨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用水量應視藥物的重量、體積、吸水能力、煎煮時間、火候及所需的藥量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幹了再加水重煎,煎乾的藥應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