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茶文化的社會功能

  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 易等。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美好道德 ,是民族精神和社會風尚的體現。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為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險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為冷漠,人際關 系趨於淡漠。通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訊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裡,隨意 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中央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通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近代茶文化的社會作用

  一是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近代茶文化的飲茶方式

  一是蓋碗式,乃近代飲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宮府,下至民間,都以蓋碗飲茶,清朝康熙年間畫家冷枚的賞月圖,最足以代表這種茗飲方式。

  二是茶娘式,自古以來民間最主要的飲茶方式,即以大茶壺沖泡分飲,乾隆年間畫家丁觀鵬所繪的“太平春市圖”最能表示此種飲茶方式。

  第三種飲茶法則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於閩南廣東地區。這種飲茶法是從唐代陸羽茶經中演變而來,飲茶時先將泉水貯藏於茶壺之中,放置烘爐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巖茶投入宜興壺之中,用水衝之,蓋好蓋子,再用熱水澆壺身,然後倒出來品飲。這種飲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壺身,目的在於發揮茶性,到了後來更使用溫潤泡,內外雙重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