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原因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花兒為什麼這樣多姿多彩?仔細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大多數花兒的顏色,是在紅、紫、藍之間變化著,另外一些是在黃、橙、紅之間變化著。花色之所以能夠在黃、橙、紅之間變化,那是由於類胡蘿蔔素在起作用。類胡蘿蔔素的種類很多,大約有60種。像枯黃的葉子、成熟的菸葉裡所含的黃色的葉黃素,就是類胡蘿蔔素中的一種。花色能夠在紅、紫、藍之間變化,是因為花朵細胞裡的花青素在起作用。花青素是一種有機色素,它極易變色,只要溫度、酸鹼度稍有變化,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在植物體裡,有酸性的物質,也有鹼性的物質。即使在同一植物體內,酸鹼度也會因光照、溫度和溼度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因此花朵便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植物的花由哪些部分組成?

  花的顏色、形狀相差很大,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朵完整的花可分為五個部分,即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