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成功人士的故事

  一個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一本好書如一縷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心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衛·弗萊德格是谷歌公司的產品部總經理。每天上班時,他都要經過一家小型山地車行。後來,他敏銳地發現了一個現象:只要一下雨,這家車行就會關門歇業。一天,大衛特意進去詢問其中的原因,山地車行老闆告訴他:“這是為了節省開支,因為下雨天很少有人來買車。”老闆還很無奈地說,他最害怕雨季長的年份,因為那樣店裡的營業額會下降很多,一年也就難有利潤可圖。

  從山地車行出來後,大衛想:類似農場、劇院、室外遊樂場等地方,他們的經營和收入狀況都會跟山地車行一樣,受天氣影響很大,有時甚至要“望天收”,經營狀況非常被動。

  一個月後,大衛決定從谷歌辭職,因為他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商機,他打算幹一項別人從未乾過的事業——創辦一家“壞天氣保險公司”。

  創業伊始,大衛便將公司的客戶群定位在那些受天氣影響大的行業領域裡,首先是美國農民,大衛表示自己可以為他們提供天氣意外保險,有意向者可以先在電腦上模擬或預測未來一年或幾年有可能出現的破壞農業生產的各種壞天氣,如冰雹、颶風和海嘯等等,然後再選擇大衛為他們設計好的合適的農業保險投保。一旦協議簽訂、保費到位,如果在受保期內真發生了投保過的天氣災害,那麼大衛將對他們進行賠償,這樣農民便可以將壞天氣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如今,壞天氣保險公司已經擁有了100多萬名投保客戶,涉及100多個行業領域。

  讓你的思維前後左右縱橫馳騁起來吧。記住,思路一換逆向調整,別有洞天。

  篇二

  19世紀末,有一位美國小夥子一心想擺脫生活的困窘,於是隻身來到紐約。他最初的目標就是找一份店員的工作,但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再加上生性木訥,所以沒有人願意僱用他。

  整整兩個星期,他不停地奔走於紐約的每一家商店,希望有一位善心的老闆能夠給他提供一個工作機會,讓他能夠繼續留在紐約。他從家鄉帶來的那點盤纏很快就用光了,即將露宿街頭。

  終於有一個雜貨店的老闆答應臨時僱用他,但是老闆只同意給他提供食宿而不發薪水。即使這樣,他還是非常高興。他幹活非常賣力,卸貨、上架、清掃垃圾,他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從早到晚,不怕苦,不叫累。

  但是作為零售商店的僱員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生性木訥,不善與人交流,尤其害怕和陌生人說話。店小人少,他不得不時常應付那些詢問價錢的顧客;打聽價錢的顧客常讓他手足無措。他的木訥常令前來買東西的顧客懊惱無限,拂袖而去。

  老闆外出採購,留他一個人在店裡,對他來說那是最恐怖的事,他幾乎躲在店鋪後面不敢出來,有的顧客見沒有人甚至會順手牽羊拿走一些貨物。發現丟商品的雜貨店老闆暴跳如雷,甚至當著他的面說:“你是我見過的最沒用的售貨員!”

  一天,他紅著臉對老闆說:“我們是否在商品上把價格標出來,這樣不是方便了顧客嗎?”商品的價格都在老闆的心裡,有時候根據顧客需求情況,老闆還可以上浮一點價格,賺得更多的利潤。

  “傻瓜才這樣幹呢!”老闆用欣賞馬戲團小丑表演的神情望著他。

  經過長時間觀察,他發現幾乎所有商店都喜歡銷售利潤高的商品,而利潤低廉的小商品老闆都不願意備貨,而這些小商品恰恰需求量又大,如果把這些小商品集中起來經營,商業前程一定非常好。

  於是他果斷地從雜貨店辭了職,向朋友借了300美元,1879年,他在紐約市開了第一家商品零售店。

  這家商品零售店與別的店最大的不同在於,經營的商品都是別家商店不願意賣的利潤微薄的小商品,而且所有的商品上都貼著一張小小的標籤,上面標明最低的售價。

  商品的價格一目瞭然,再加上店內貨物齊全,商店的名氣很快傳了出去,連住的比較遠的居民也跑過來購物。這用來避免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的價格標籤,不僅讓他贏得了顧客的信賴,還讓他賺得盆滿缽盈。

  後來,他又去別的街道開了幾家模式相同的商店,每家都非常成功,在之後兩年時間裡,他在紐約開了20多家連鎖店,所有這些為他帶來了無窮財富;在隨後10多年裡,他不斷擴張實力,他的連鎖店一家接著一家,在全美國有900多家這樣的連鎖店,他的業務還擴充套件到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到1996年,他創立的連鎖店在全球已經超過了8000家,成為世界之最。

  他就是被譽為現代零售業鼻祖的弗蘭克·伍爾沃斯。他的成功提醒人們,每一個缺陷後面都隱藏著一個成功的機會。不要害怕缺點,也許缺點就是上帝丟給你的一把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呢!

  篇三

  馮·卡門是美國航空動力學大師。

  他在《自傳》裡記錄了一件自身的“痴事”:一天,夜已深了,他和助手仍在緊張地運算力學方程式。他的助手猛地想起回家的電車只剩最後一班了,便急匆匆地朝車站趕去。馮·卡門的腦子仍在運算中,於是糊里糊塗地也跟著助手來到車站。馮·卡門的腦際忽然來了靈感,夢寐以求的數學公式彷彿就出現在眼前。

  他興奮極了,就什麼也顧不得了,立即趴在即將開動的電車車廂上寫將起來。他寫呀,寫呀,寫得飛快,恨不能讓公式如瀑布般地從他的筆端飛流直下。

  售票員大聲催促他離開,因為車馬上就要開走。然而,沉醉於運算中的馮·卡門無法停下來,他一面發瘋似的繼續推導方程,一面懇求售票員:“請再等一會兒!”這位售票員還真的頗有修養,能耐著性子等他。就這樣,一行行論證縝密的數學方程終於傾瀉到車廂上。這組寫在電車車廂上的公式,就是後來著名的“紊流的力學相似原理”理論。這一理論對各種飛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只有痴,在做事時才能進入物我兩相忘、神乎其技的境界。在此境界中,自然易生奇蹟。學貴於疑,藝貴於“痴”,很多時候,“痴”不僅是創新之本,更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