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整理***2***

  132. 埃及:讀圖尼羅河、開羅、蘇伊士、西奈半島、地中海、紅海

  133.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

  134.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鄉

  135. 高原、裂谷、盆地、東非大裂谷、剛果盆地、幾內亞灣、好望角、馬達加斯加。

  136. 氣候炎熱多雨、熱帶草原面積廣大

  137. 豐富的礦產資源:南非的黃金和幾內亞的鋁土,尚比亞的銅礦。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奈及利亞。

  138. 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處於不利地位。約翰內斯堡最大的城市。

  139. 歐洲西部:自然環境、海岸曲折、北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南部:伊比利亞、亞平寧、巴爾幹。

  140. 歐洲西部:自然環境,島嶼:不列顛群島、冰島。內海:波羅的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比斯開灣。

  141. 平原和山地:平原:北部。波德平原、西歐平原。南部:阿爾卑斯山脈。冰川作用明顯

  142. 深受大西洋的影響西部:海洋性氣候。東部:大陸性氣候。油料作物:油橄欖***南部、根系深***

  143. 河網密佈、水量充沛:多瑙河:德國——到黑海。萊茵河:瑞士——到北海

  144. 歐洲西部的國家掌握: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希臘。

  145. 2. 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德國對外貿易第一

  146. 法國:小麥、地中海沿岸:葡萄。核電比重最大:70%

  147. 發達的旅遊業

  148. 為什麼英國的東南部是產麥區:受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降水多,日照少適合牧草的生長。

  149. 德國:歐洲大陸的十字路口說明位置重要

  150. 北部、南部的農業差異北部貧瘠、南部肥沃

  151. 工業發展和工業中心 城市 柏林:最大的城市。漢堡:***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152. 歐洲東部和北亞重點掌握:俄羅斯。

  153.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

  154. 較為平坦的地形:找出烏拉爾山、大高加索山。烏拉爾山以西為東歐平原。以東:西西伯利亞平

  155. 原較為平坦的地形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156. 冬季漫長而寒冷東寒冷。西溫和。

  157. 河流和湖泊:伏爾加、鄂畢河、勒拿河、葉尼塞河。貝加爾湖—— 世界最深的湖泊

  158. 豐富的自然資源: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159. 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聖比得堡工業區。

  160. 不穩定的農業:東歐平原中部和南部。北部:針葉林。穀物不穩定需要進口。

  161. 交通和城市:聖比得堡、莫斯科、摩爾曼斯克、海參崴、貝阿鐵路

  162. 北美概述:以英語為主的國家

  163. 三大地形區:西部山區、中部大平原、東部高原、山地區

  164. 三個經濟地帶的經濟差異及其原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速度***自然原因、社會和經濟原因***

  165. 三個經濟地帶的特徵、差異與發展優勢條件、存在問題、發展方向

  166. 國土整治的概念:對國土資源擬定規劃,提出措施,制定政策的國土管理工作。

  167. 我國開展國土整治的背景①地域差異顯著②人口眾多③基礎薄弱

  168. 我國國土整治的主要工作①大江大河②跨流域調水③防護林④海洋資源的綜合開發

  169. 我國區域發展①戰略步驟②方法***分析區域的資源優勢和主要限制性因素***

  170. 遙感技術:從感測器接收資訊到遙感資訊應用的全過程***航片和衛片***。

  171. 地理資訊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資料的計算機系統。

  172. 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範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

  173.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①脆弱的環境②尖銳的人地矛盾

  174.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①自然原因***土壤、氣候***②人為因素***毀林、輪荒、開礦***

  175.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①壓縮農業用地②擴大林草③改善天然草場④開展土地復墾

  176. 黃土高原小流域的綜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保塬、護坡、固溝***

  177.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地理背景①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②荒漠化的發展***古代、近代、現代***

  178.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發展表現①旱農墾區②草原牧區③綠洲邊緣④河流下游⑤基本建設

  179.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①自然原因***氣候***②人為原因***過樵、過牧、過墾***

  180.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防治①協調人地關係②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完整的系統

  181. 三峽工程的建設意義和作用①防洪②發電③航運④調水⑤養殖⑥旅遊

  182. 三峽移民的艱鉅性①規模大②難度大③關係重大

  183. 三峽移民的有利條件①環境容量大②就近後靠安置③工程週期長④政府重視

  184. 三峽移民的方針:開發性移民***一次性補償、移民投資***

  185. 三峽工程生態環境效應①有利影響***中下游***②不利影響***庫區***

  186. 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問題對策①不可逆轉的影響②作用較大的影響③作用較小的影響

  187. 三峽工程對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蹟的影響①形成新景觀②遷建、保護、搶救

  188.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的原因①地勢低平②氣候因素③人為因素***旱澇、鹽鹼、風沙***

  189.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的綜合治理①低溼地的治理與開發②鹽鹼地的治理與開發

  190. 南方低山丘陵區的地理背景①優勢***氣候、生物、土地資源***②問題***紅壤、生態***

  191. 南方低山丘陵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①立體農業②生態建設

  192. 東北地區農林基地的地理背景①土地資源優勢②森林資源優勢

  193. 東北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①黑土的利用②沼澤的保護

  194. 東北商品糧基地①特點②主要農產品③發展方向

  195. 東北林區開發現狀與問題①採育失調②覆蓋率下降③以皆伐為主

  196. 東北林區的合理利用及保護①合理採伐②人工林③促進更新④提高利用率⑤自然保護區建設

  197. 東北林區的綜合開發①木材採運業②木材加工業③林副業

  198. 西南區交通建設的地理背景①區位條件②自然條件③資源條件④社會經濟條件

  199. 西南區發展交通運輸的重要性①政治意義②經濟意義③戰略意義

  200. 西南區交通面貌的變化①鐵路②公路③水運④航空⑤管道

  201. 西南區交通運輸存在的對策①擴建新建鐵路②提高公路等級③發展對外貿易

  202. 海南島開發的地理背景①地理區位優勢②熱帶資源優勢③海洋資源優勢

  203. 海南島的開發和保護①合理佈局產業②發展特色經濟③海洋環境保護

  204. 天然氣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地理背景①天然氣資源特點②天然氣分佈③開發和利用格局

  205. 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的條件①資源和技術保證②市場前景

  206. 西氣東輸工程的雙贏戰略①促進西部地區的發展②促進東部地區的發展

  207. 上海浦東新區的地理背景①區位條件②城市規模的擴大③老城區的問題

  208. 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條件①國家政策②區位條件③地形及用地條件

  209. 上海浦東新區的城市規劃①發展方向②形態佈局規劃③公共綠地

  210. 上海浦東新區的發展①基礎設施②新區格局③經濟快速發展

  211. 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文字式、數字式、線段式***

  212. 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經緯法

  213. 489、圖例和註記①符號②文字與數字

  214.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①山脊與山谷②陡坡與緩坡③斷崖

  215. 地形剖面圖的作圖法①建立橫座標②建立縱座標③畫出交點④連線成線

  216. 世界海陸分佈:陸地1.49億平方千米,海洋3.61億平方千米。

  217.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佈: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

  218. 世界地理分割槽的位置和範圍: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19. 世界主要國家、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20. 世界海陸分佈:海:71%。陸:29%

  221. 七大洲、大陸、半島、島嶼的概念:大洲的構成:分佈在東半球的大洲

  222. 四大洋:面積最大的,跨越經度最多的,海峽的概念,世界重要的海峽。

  223. 世界兩大山系:阿爾卑斯-喜瑪拉雅。科迪勒拉山系

  224. 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海溝、海嶺

  225. 全球氣溫變化:北半球最高陸地氣溫7月,海洋八月。南半球最高陸地1月,海洋二月

  226. 世界的氣溫分佈:水平規律,垂直規律-0.6c/100m

  227. 自然資源概念,主要的種類

  228. 土地資源的利用型別: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

  229. 世界耕地主要分佈地區:溫帶溼潤平原地區

  230. 世界鐵的主要分佈:俄、巴西、中、澳、印度、加、美

  231. 煤的分佈:中、美、俄

  232. 石油:中東、俄、中、墨西哥、英

  233. 世界人口數量和增長:1999年60億;自然增長非>拉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