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題及答案解析

  提高初中文言文閱讀能力,是中考語文複習的重點,需要同學們加強文言文閱讀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

  馬說閱讀原文:

  ⑴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⑵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⑶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閱讀題目: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①駢死: ②見:

  ③等: ④策: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譯文:

  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譯文:

  3.“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這句話與文中畫線句相比標點符號發生了變化,請說說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效果有什麼不同。***4分***

  答:

  4.請從形象塑造、寫作手法、闡明道理三個方面中任選其一,結合文章內容對作品進行評析。***4分***

  答:

  馬說閱讀答案解析:

  1、①並列而死②同“現”顯現③同樣 ④驅使***鞭打***

  2、①吃一頓有時吃完一擔糧食 ②它鳴叫,***食馬者***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3、***1***句意變化:原句: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了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嗎?***1分***改句:是世上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食馬者真的不識千里馬呢?原句:明確 地 揭 示 問題的實質,

  凸顯了文章的主旨,揭示統治者的愚妄無知是造成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表達 了對人才被埋沒的痛惜,對食馬者的諷刺和鞭撻之情***1分***;改句:與作品要表達的觀點不符。

  ***2***句法變化:原句:先提出反問,再通過推測語氣作出判斷***1分***,改句,表達選擇關係,非此即彼***1分***,原句:表達的是人才被埋沒是食馬者的無知造成的***1分***,改句:沒有明確地表達出這種諷刺意味***1分***。

  4、形象塑造:文章塑造千里馬日行“千里之能”,“ 一食或盡粟一石”卻“不以千里稱也”“ 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形象***1分***,塑造食馬者***或奴隸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對千里馬卻高喊“天下無馬!”的形象,千里馬和食馬者的塑造在於表現作品的主要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展示封建社會的人才懷才不遇,被埋沒、受摧殘的悲慘遭遇。受摧殘的悲慘遭遇***1分***,揭示了食馬者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馬愚妄無知的形象,表現了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突顯其愚妄淺薄***1分***.

  寫作手法: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1分***,把“伯樂”比作識人才的人***1分***,將“人才”比作千里馬***1分***,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食馬者”***1分***,文章無一字直接說到人才,卻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了人才有志難申的憤懣不平,嘲諷和鞭撻了統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發揮了鍼砭時弊的作用。***1分***

  闡明道理:文章開頭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觀點***1分***,接著寫千里馬因沒有伯樂發現的悲慘命運,突出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1分***,文章的第二三段著重寫“食馬者”無知淺薄的行為與伯樂形成對比***1分***,進而揭示了食馬者的無知愚妄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有力地證明了文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