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有哪些
中醫認為,秋冬季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哦!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1、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歸肺、胃經,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乾口渴。適合乾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乾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蔘、麥冬等藥材搭配。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2、銀耳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3、麥冬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可以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常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祕。但是由於麥冬性微寒,不宜用於脾虛引起的水溼、寒溼、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4、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5、芡實
芡實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作用。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經服芡實調整脾胃之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以消化的補藥,人就能適應,對身體就無礙。天熱出汗多又易腹瀉者,經常用芡實煮粥,或煮紅糖水吃,有很好效果。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6、枸杞
枸杞子性甘味平,歸肝腎二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抗衰、潤肺明目、強筋健骨等功效。空氣乾燥,取適量枸杞洗淨,與粳米一起煮粥,有很好的滋陰潤燥效果。
秋冬季飲食養生保健的注意事項
1、注意養陰潤燥
養陰潤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銀耳、山藥、蓮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話梅等。“話梅特別適合秋季食用,中醫認為酸甘化陰,話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潤為主,佐以酸味’的養生法。” 此外,秋季養生小常識告訴你應該注意多飲水。
2、養肺為要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3、慎食瓜果
有些人喜歡吃瓜果,儘管秋季涼爽,但也習慣在飯後吃點瓜果,以為是助於消化,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立秋後,瓜果類食物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俗話說“秋瓜壞肚”,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腹瀉等病症。
4、多吃根菜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秋冬相接的季節,應季的根菜大量上市,這時的根菜既新鮮又便宜,而且耐儲藏,特別適合多多食用。像常見的蘿蔔、山藥等,雖然普通,營養價值卻很大,可謂是“滋補珍品”。
5、少肉多豆
這似乎已成了眾人皆知的“祕密”。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其實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製品。
6、少吃辛辣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引發一些潰瘍及炎症,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 秋冬季節養生的中藥有哪些
- 元宵節晚會主持詞結束語臺詞
- 淺談我國電影完片擔保的法律實踐論文
- 射手座男生愛一個人的表現是怎麼樣的
- 中國現代人物畫圖片
- 輪滑的場地有哪些技術要求
- 名字中有五行屬水的字嗎
- 松花蛋的選購技巧
- 惡劣天氣的應急預案
- 感謝母親演講稿3篇
- 愛護樓梯衛生標語
- 新學期新氣象黑板報小學圖片
- 平安寒假安全知識問答
- 漂洋過海來看你蘇芒結局是什麼
- 典當融資是什麼融資途徑
- 李典的人物生平
- 美好生活語錄經典大全
- 初三關於畢業的英語作文
- 男生勵志微信名字大全_男生都喜歡這個網名
- 大班畢業典禮教師發言稿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