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是誰的作品

  

  小編告訴你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的作品

  《洛神賦》,是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內容畫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創作背景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多處,大多為宋代摹本***相傳是根據曹植的同名文學作品採用連續圖畫形式畫成的長卷。畫卷通過反覆出現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繪他們之間的情感動態,形象地表達了曹植對洛神的愛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願的惆悵之情。以“美人香草”愛情的抒發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的《離騷》之後中國文學藝術創作的傳統,曹植的《洛神賦》正是政治鬥爭失敗以後情緒的傳達。《洛神賦圖》畫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麗身姿,表露她“若往若還”的矛盾心態,畫上的奇異神獸具有強烈的神話氣氛和浪漫主義色彩。

  作品賞析

  《洛神賦圖》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展開畫卷,只見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嚮往。梳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初見之後,整個畫卷中畫家安排洛神一再與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終不奈纏綿悱惻的洛神,駕著六龍雲車,在雲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之,最後依依不忍地離去。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還止的深情,最是動人。

  畫中甄妃的目光都蘊含著不同的情感,有的幾絲無奈幾絲哀怨,有的幾分嫵媚幾分嫻雅,有的幾許惆悵幾許依戀,有的則眉目含情,儀態萬千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