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電腦可以裝固態硬碟嗎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固態硬碟可以安裝在臺式機上。

  1、固態硬碟多數是2.5寸的sata介面,這個介面和桌上型電腦的介面尺寸是完全一樣的,完全相容,直接插在臺式機的介面上即可。

  2、如果不經常移動桌上型電腦,其實不固定也可以,直接平放在機箱裡即可 。如果經常動機箱,那就買一個轉換架,把2.5轉成3.5。

  3、一些專用介面的固態硬碟,比如msata和m.2介面的固態盤,要在臺式機上用,也可以用的,需要買這些介面轉sata的轉換卡。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儲存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儲存單元***FLASH晶片、DRAM晶片***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訊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裝置等領域。

  其晶片的工作溫度範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儲存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儲存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片,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相關閱讀推薦:

  SATA Ⅱ是晶片巨頭Intel英特爾與硬碟巨頭Seagate希捷在SAT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特徵是外部傳輸率從SATA的150MB/s進一步提高到了300MB/s,此外還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佇列***、埠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錯啟動***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術特徵。但是並非所有的SATA硬碟都可以使用NCQ技術,除了硬碟本身要支援NCQ之外,也要求主機板晶片組的SATA控制器支援NCQ。

  SATA Ⅲ正式名稱為“SATARevision3.0”,是序列ATA國際組織***SATA-IO***在2009年5月份釋出的新版規範,主要是傳輸速度翻番達到6Gbps,同時向下相容舊版規範“SATARevision2.6”***也就是現在俗稱的SATA3Gbps***,介面、資料線都沒有變動。SATA3.0介面技術標準是2007上半年英特爾公司提出的,由英特爾公司的儲存產品架構設計部技術總監Knut Grimsrud負責。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傳輸速率將達到6Gbps,將在SATA2.0的基礎上增加1倍。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準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資料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範圍廣、多工、頻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階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