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黃茶文化節的介紹

  岳陽黃茶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被譽為“黃茶之冠”的“君山銀針”等多個知名茶葉品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洞庭金秋,巴陵茶香。11月8日,2015第二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暨岳陽茶業博覽會籌委會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向廣大媒體介紹本屆黃茶文化節的相關情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煒、湖南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湖南省茶葉學會理事長劉仲華、湖南省茶業集團董事長周重旺、湖南省茶業集團總經理黎明星等出席了新聞釋出會。

  會上,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煒具體介紹了岳陽概況和這次節會有關情況。此次黃茶文化節定於11月27-29日在岳陽召開,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岳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岳陽市供銷合作聯社、岳陽市農業委、岳陽市文廣新局、岳陽市旅遊外事僑務辦、岳陽市南湖新區管委會、岳陽市茶業協會、岳陽茶博城、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湖南省茶業協會、湖南省茶葉學會和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支援協辦,這次節會主題是:“江湖名城·黃茶飄香”,並以“茶韻、茶道、茶展”貫穿本屆文化節活動主線,文化節開幕式定於岳陽文化藝術會展中心舉行,主場地設於岳陽茶博城。

  黃茶文化節期間,將開展一系列茶產業博覽會、主題報告會和專題研討會***包括岳陽茶業博覽會、黃茶高峰論壇暨經銷商峰會、茶葉深加工暨黃茶資源深度開發論壇、研討制定黃茶“十三五”發展規劃、黃茶文化之旅***等活動。黃茶主產區代表將在開幕式上宣讀黃茶產業聯盟宣言,天貓商城“岳陽黃茶”旗艦店將同時啟動,實現黃茶銷售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茶葉協會負責人,全國各地知名茶商、茶企、科研機構專家、學者等共計400餘人參與盛會,以及來自全國黃茶主產區20多家黃茶生產企業、六大茶類100餘家企業參展。

  岳陽黃茶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被譽為“黃茶之冠”的“君山銀針”等多個知名茶葉品牌,是全國黃茶生產、加工與貿易規模最大的集中產業區。2011年,岳陽市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黃茶之鄉”稱號。2013年,第九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首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在岳陽市成功舉辦,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有力推動了全國黃茶產業的快速發展。2015第二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暨岳陽茶業博覽會的舉辦,將進一步傳播黃茶文化,展示“黃茶之鄉”魅力,推廣黃茶品牌,融入網際網路思維打造黃茶產業升級版,推動全國黃茶產業健康發展、綠色發展、快速發展。

  期間,岳陽茶博城張總詳細地向王會長介紹了岳陽茶博城的相關情況,包括施工進度、茶商茶企的簽約進駐、第二屆黃茶文化節的準備工作等,王會長認真聽取了張總的講解並參觀了茶博城營銷中心和工地及茶博城內部環境,高度讚揚了岳陽茶博城,王會長講:“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茶葉市場,岳陽茶博城是我見過的環境和位置最好的茶葉市場”。

  參觀完後,圍繞第二屆黃茶文化節的籌備工作及茶博城的發展工作,進行了專門座談會。會後茶博城股東張總與王會長一行人員合影留戀。

  第二屆岳陽黃茶文化節開幕情況

  11月27日至29日,在第二屆岳陽黃茶文化節的舉辦地岳陽茶博城內,嶽州宋瓷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嶽州宋瓷公司***展出的嶽州青瓷系列產品首次亮相,便以其古樸大方的造型、晶瑩瑞澤的釉色以及深厚博大的瓷文化,吸人眼球。省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等領導、專家、和眾多賓客紛紛駐足和品鑑。

  現場,70歲的嶽州窯嫡傳老藝人吳建國以獨特的手法當眾製作青瓷作品,技法熟練,動作靈巧。現場擺放的青瓷系列產品有茶壺、茶碗等,外觀古樸,色澤晶瑩,惹人喜愛,牆上掛的8幅青瓷板圖說岳陽黃茶史,令人歎為觀止。省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在參觀時,情不自禁用手機拍攝牆上8幅青瓷板圖,說給朋友分享其藝術魅力。

  據瞭解,嶽州青瓷起源於商周,盛於隋唐。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嶽州青瓷列為全國六大名瓷,稱嶽州青瓷“青則益茶”。由於水患兵禍等原因,嶽州青瓷衰落近千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嶽州青瓷恢復研發,並取得初步成功。2015年初,新組建的嶽州宋瓷公司把恢復嶽州青瓷作為主攻方向,匯聚了一批專家精英潛心研發,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終於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嶽州宋瓷公司技術總監李留保介紹,嶽州青瓷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採用岳陽本地陶泥為原材料,傳承古老的上釉手法,根據已出土的嶽州窯的化學成分來合理地配發燒製成青色,經72道工序製作而成。“目前,公司還處於研發階段,產品並未對外銷售。這次參加黃茶文化節,也是想聽取各方專家的意見,一起把嶽州窯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

  嶽州宋瓷公司董事長王友良對記者說,今後,公司將繼續致力於嶽州窯嶽州青瓷的研發,製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讓廣大市民認識和了解嶽州窯,並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援,把嶽州窯打造成一張岳陽的嶄新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