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喝的中藥有哪些以及禁忌事項
不同藥效以及治療不同疾病的中藥服用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中藥規定是要在空腹的時候喝,這樣效果會好一些,但是具體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空腹喝的中藥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空腹喝的中藥
1、治療胃潰瘍以及胃粘膜糜爛的中藥方中,一般都是會帶有白芨還有海螵蛸這些中藥,這些藥物會有效的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並且在腸胃的內壁中形成一道保護膜,所以說,這種中藥最好在飯前的時候空腹服用
2、一些瀉藥也不能夠在飯後服用,因為這型別的中藥都是治療一些便祕的情況,所以這些方子中都含有大黃這些中藥,所以應該在飯前喝;
3、滋補類的中藥也最好在空腹時候服用,這樣效果更好。
老人吃藥十大禁忌
吃藥憑自己經驗
或許“久病成良醫”,或許積累了一些用藥常識,很多老年人認為服藥只要根據自己不適感覺或者醫學理論上的“指點”,就可以自己到藥店配藥。有人甚至到醫院向醫生點名開藥。其實,這種做法不妥。對於感冒之類的常見病,自我藥療未嘗不可,但自己充任醫生,任何病都憑經驗服藥,弄不好會延誤病情。因此,最好經過醫生診斷,對症下藥。
吃藥跟著廣告走
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廣告忽悠,也容易聽信別人的介紹,把購買藥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械當作身體的靈丹妙藥。我有位鄰居患白內障,在一份廣告中看到由某製藥廠生產的純中藥製劑,能夠有效逆轉白內障,就按圖索驥郵購了幾千元的所謂“妙藥”,結果兩個療程下來,沒有一點效果。後來,醫生告訴他,這種“藥”根本沒有藥品批准文號。
另一位鄰居,迷信經銷商的宣傳,天天去某家醫療器械免費體驗廳體驗,聽信能治百病的宣傳,買回昂貴的溫熱理療床和一大堆治療高血壓的保健品,停用了降壓藥,結果導致血壓驟升,引發腦卒中。
稍有不適就用藥
有時候身體不適,並不需要藥物治療,因為這些不適是年齡增長引起的器官、組織退行性改變,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藥物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所以,老年人不要因為身體稍有不適就立即服藥,即使要服藥,也要去醫院診治。
新藥貴藥即好藥
很多老年人認為,藥價越貴療效越好。實際上,藥價貴賤與療效好壞沒有必然聯絡。藥價的貴賤,不是根據藥物對某一疾病的療效而定,而是根據其原料成本、工藝過程、銷售環節等因素決定的。因此,如果用老藥沒有禁忌症或者不良反應,那就可以選擇便宜的老藥。實際上,一些價格較貴的新藥面市不久,醫生還缺少臨床經驗,藥師缺乏用藥經驗,所以病人不能一味依靠新藥治療。
多家藥房去買藥
有老人感到掛號麻煩,就去藥房買藥,還有人喜歡到不同的藥房買藥,或選擇品種或比較價格。但是,買藥尤其是買多種藥時,最好固定到一家藥房。這樣藥師能夠注意到你所購買的藥物之間是否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果去多家藥房買藥,藥師可能因為沒看到要買的全部藥物清單,就忽視了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多種藥物一起吃
張大媽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多種病,每天需要服用20多種藥。這麼多的藥,有的需要飯前服,有的則需要飯後服。張大媽面對這麼多的藥,為了服用方便,更重要的是不漏服,每次把需要服用的藥物裝在藥盒裡,在飯後一起服下。其實,張大媽這樣的服藥方法會造成不良後果。因為藥品混用時,一種藥品可能會對抗另一種藥品的功效。因此,有些藥物需要隔開一段時間服用。
另外,有的藥物必須在規定時間服用,如果不按照規定,藥品起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如治療糖尿病的優降糖應飯前半小時服用,二甲雙胍應飯後服用,拜糖平應在吃第一口飯時服用。其他藥物也有飯前、飯後、空腹、睡前等服用時間的規定。
體檢之前不用藥
有些老人為了讓體檢能夠真實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在體檢前就停止服用必須每天服用的藥品。有個王老伯患有高血壓病,在體檢那天和前一天都沒有服用降壓藥,到了體檢結束時分,他感到天旋地轉。好在一旁醫生緊急救助,叫來120急救車送往醫院,讓腦溢血的王老伯保住了性命。因此,必須每天服用的藥品,沒有醫生的囑咐,不能隨意停止服用。
不按要求去服藥
老年人有時有懼怕服藥的心理,認為用藥劑量或品種多有害健康,就自作主張減少藥品劑量或者品種,也有老人根據身體狀況時停時服。實際上,服藥有個依從性問題。有的藥品不能隨意減少劑量或者隨意停服,否則會降低療效或者使病情反彈。老人減少藥品劑量或者停止服藥,應該事先聽取醫生的意見。
中藥可以隨意用
一般而言,中藥副作用要比西藥小,但並不是說中藥就沒有副作用,有的中藥本身或者服用不當,副作用也很大,還有危及性命的可能。傳統醫藥從來就不否定中藥具有毒性,而且對中藥毒性的認識比較深刻。在國家藥典中,除一般無明顯毒副作用的藥物外,還把有毒的藥物按三級劃分,分別註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藥物還註明了其腎毒性、肝毒性等等。
喝酒之後用藥物
舊事新提仍有意義。1977年12月,幽默大師卓別林在參加一個盛大酒會後長眠不醒了。“凶手”是誰?經檢測,方知是酒和***。有讀者疑問:酒和***能致人死亡?還真是。儘管酒和藥是“親家”,農民也會酒泡中藥活血祛風,而且繁體字“醫”字都離不開酒,但是很多藥卻同酒不太“和睦”,有的還大唱反調。
常用的***如***、常可眠、本巴比妥等酒前酒後服用,都可引起中毒後果。精神***劑氯丙嗪等,酒前酒後服用也會產生藥物與乙醇的毒副作用,輕者使人昏昏欲睡,重者造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而死亡。除外,服用阿司匹林、抗心絞痛藥、降壓藥、降血糖藥、抗過敏藥及利福平等也應忌酒,以免產生胃出血、血壓過度降低或血壓驟升、腎損害、肝中毒等現象。由於酒精有一個代謝過程,所以喝酒的人應在服上述藥物前的1~2日禁酒,在停藥後3~4日內也不要飲酒。
中藥太苦怎麼辦
1、把握服藥時間
飯後半小時以上服藥不僅可以防止噁心、反胃,還能減輕藥物味苦的感覺,所以味苦的中藥可在上述時間段的飯後半小時以上服用。
2、掌握服藥溫度
正常人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4℃,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佈於舌面,當湯藥溫度與舌周圍溫度相近時喝湯藥味道最苦。因此,苦味中藥湯劑的溫度應控制在15-37℃,這樣既防止燙嘴,又減輕苦味。
3、加快服藥速度
中藥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到的苦味就越大。因此,喝中藥最好就是一口氣喝下。
4、適當多喝溫開水
服用中藥湯劑後,如果能立即喝些溫開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藥液的苦味。
5、 正確新增“佐料”
無明確禁忌時,煎藥時可適當加些大棗,或在煎好後調些蜂蜜,也可起到減輕藥物的苦味。
6、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服藥方法
中醫認為,解表類中藥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為疏散肌表,宜溫服;理氣類中藥,溫服則易舒,涼服則易增滯,不利藥效的發揮;活血、補血、涼血和止血類中藥,溫服則沸騰、涼服則淤滯;寒性類中藥,更應溫服以助發散攻下之力;苦能清熱、瀉火,燥溼、通洩,有些疾病需要利用中藥的苦味進行調治,此時不應新增調味品降其苦味,應順藥性,忍苦服之,以助藥力。
猜你感興趣:
1.哪些食物在中醫眼中好過吃藥
2.杜仲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3.中醫順口溜
4.哪些中草藥不適合當茶飲用
5.長期喝中藥對身體有什麼副作用
- 空腹喝的中藥有哪些以及禁忌事項
- 屬猴的人戴什麼好呢
- 成本管理主管的基本職責概述
- 籃球鐵人榜介紹
- 提升記憶力的簡便方法
- 惻隱之心的意思和造句
- 四畫屬火的字且字意吉
- 網路市場調查怎麼做
- 有工作經驗的會計面試自我介紹範文
- 夢見懷女孩是怎麼回事
- 周公解夢夢見蒙古族人怎麼回事
-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三篇精選
- 周公解夢夢見丈夫生病怎麼回事
- 周公解夢夢見豬變人是怎麼回事
- 關於經典的英語短文精選
- 周公解夢夢見種葡萄樹怎麼回事
- 廚師做菜心得體會
- 周公解夢被白狼追是怎麼回事
- 雞與小偷的故事
- 床單上的精斑應該怎麼去清洗才好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