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中藥有哪些

  中藥給人的印象就是用來治病或是調理疾病,其實很多中藥可以常備在家中。那麼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不可缺少的中藥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中藥

  1.枸杞子:老人夜間口乾症

  屬性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若家中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取寧夏枸杞子適量,用清水洗淨、烘乾、打碎、分裝,每天取20克,分2次於空腹時服,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若家中老人有夜間口乾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淨,於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見效;對於男性不育症患者來說,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淨,於每晚嚼細嚥下,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適當戒房事。

  2.陳皮:理氣化痰

  屬性功效: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調中、祛溼、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對於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陳皮泡水喝。

  3.丹蔘:月經不調

  屬性功效:丹蔘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淤、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作用。

  防病保健:取丹蔘適量,將其研成粉,於睡前以小杯溫酒或淡鹽水送服,對各種月經不調有效,但孕婦及月經期女性忌用。

  4.金銀花:咽喉腫痛

  屬性功效: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防病保健:對於咽喉腫痛、熱毒瀉痢等症,用金銀花水煎代茶喝,1天后即可見效;寶寶身上出現熱痱,可用金銀花煎成濃濃的湯汁,用棉球蘸取汁液在患處輕輕地反覆擦洗,1天后就會顯效。

  5.西洋參:口乾目眩

  屬性功效: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

  防病保健:熬夜後,很多人常會感覺口乾目眩、咽痛咳嗽,此時喝1杯西洋參茶,可讓您口舌生津。

  溫馨提示:因西洋參性寒,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過多食用。

  6.薏米:祛溼氣

  屬性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清熱排膿等功效。

  防病保健: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

  溫馨提示: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7.玉米鬚:慢性腎炎患者

  屬性功效:玉米鬚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熱、平肝利膽的作用。

  防病保健:慢性腎炎患者,可取乾燥玉米鬚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待藥液煮至300~400毫升時,去渣取汁,於每日1次或分次服;齒齦出血患者,可取玉米鬚50克,置於保溫瓶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左右,1日內分數次服,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糖尿病患者,可取玉米鬚3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一般2~4個月即可顯效。

  8.石榴皮:腹瀉

  屬性功效: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具有澀腸止瀉、止痢固脫等功效。

  防病保健:吃石榴後將石榴皮洗淨、晒乾收集起來,當家人出現腹瀉症狀時,可將石榴皮與紅糖煮水喝,療效較佳。

  9.雞內金:小兒積食

  屬性功效:雞內金味甘性平,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功效。

  防病保健:當出現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小兒積食等症狀時,可將晒乾的雞內金炒後搗碎,加點山楂一起熬水喝,或將山藥、雞內金一起研成細末,與粳米共煮粥食用。

  10.羅漢果:止咳潤肺

  屬性功效:羅漢果味甘、酸,性涼,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羅漢果服用方法非常簡便,煎水、沖泡飲用或直接嚼著吃均可,每天2次,每次以10克為宜。

  中藥命名規則

  以生長特點命名

  如半夏,農曆五月間成熟,恰巧是夏季過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謝而得名;忍冬藤因經冬不凋而得名;萬年青因四季長青而得名;冬蟲夏草因其冬為蟲、夏為草,成蟲體與菌座相連而得名。

  以氣味命名

  有酸味的酸棗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蔘、辣味的細辛皆以味而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魚腥草因其葉具有魚腥味而得名。

  以藥物功效命名

  防風能治諸風頭痛;澤瀉能洩利水溼;益母草能治婦科病;千年健能“祛風延年”;遠志能益智安神強志;骨碎補能活血壯筋、續骨療傷;孩兒參用於補益兒童氣虛等。

  以形態命名

  如牛膝,因其莖節粗而膨出,狀似牛的膝關節而得名;白頭翁則以其“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黃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

  以顏色命名

  許多中藥具有天然的顏色。如紅色的有紅花、赤芍、丹蔘等;黃色的有黃柏、黃連、黃芩等;青色的有青皮、青蒿、大青葉等;白色的有白朮、白芷、白芨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以產地命名

  如川連、川芎、川貝母等,皆因主產於四川而得名;廣藿香、廣皮、廣木香產於廣東;建曲、建澤瀉產於福建;雲茯苓產於雲南;關防風、關黃柏產於東北地區,因而得名。還有蜀椒、杭菊、浙貝、阿膠,皆因產地而得名。

  另外,有些中藥的別名也頗耐人尋味。甘草有調和諸藥的功效,尤似和事的國老,故又稱“國老”;大黃瀉下作用猛烈,功大力專,好似勇猛無敵的將軍。故也稱“將軍”;其他如灶心土,稱“伏龍肝”,花生衣稱“鳳凰衣”等,也富有情趣。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