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故事的表層結構體現了勞苦大眾反壓迫、反邪惡、伸張正義、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而深層結構卻是一個沒有法律意識的藝術世界。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擔柴郎與玫瑰仙子

  在一座青山下,有一個十來歲就失去爹孃的小夥子,以擔柴為生。一天中午,烈日當空。他擔著柴正往回走,只聽見背後傳來女孩的聲音:“擔柴的哥哥,把我帶回去吧。”他放下擔子,往後邊看去,卻沒有發現一個人影。當他擔起柴正要起身時,身後又傳來女孩的聲音:“擔柴的哥哥,把我帶回去吧。”轉身看去,還是沒有發現一個人影。他側耳靜聽,又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不遠的路邊有一朵刺玫花紅豔豔的,格外耀眼。會不會是刺玫在呼喚?小夥子一愣。他小心翼翼地摘下那株刺玫,留了五六片綠葉,將刺玫花插在柴捆中間,接著趕路。

  太陽愈來愈烈,天氣越來越熱,小夥子覺得擔子比往天重得多。再看看那刺玫花也被晒焉了。他不禁將刺玫丟在路邊,覺得擔子輕了不少。這時,身後又傳來女孩的聲音:“擔柴的哥哥,把我帶回去吧。”小夥子放下擔子,他轉身看去,那刺玫花又變得格外鮮豔。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間,繼續趕路。天氣更熱了,擔子更重了,那朵刺玫花也更焉了。小夥子又把刺玫丟在路邊。身後又傳來女孩的聲音:“擔柴的哥哥,把我帶回去吧。”小夥子放下擔子,回過身來,他看見刺玫花開得更明豔了。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間,繼續趕路。讓他奇怪的是,花兒不再焉了,而是一直都很嬌豔。他肩上的擔子也非常輕,就像沒有重量似的,腳下就像生了風似的。沒有多久,他就到了集市,很快就把柴賣了,價錢也不錯。他回家後,就把刺玫插進一個盛滿水的瓦罐裡。這時,他覺得刺玫花似乎長高了一截,花兒開得更大,更妖豔了。他好喜歡呀!目不轉睛地盯著花發呆。

  第二天,小夥子又去砍柴。他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他今天柴砍得特別多,柴捆子綁的特別大,挑柴覺得就像肩上沒有什麼東西,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他竟然賣了兩趟柴。小夥子高高興興地奔回家。他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道從自家灶房裡飄了過來。進了灶房,揭開鍋蓋,只見鍋裡擺著還幾個盛著各種炒菜的盤子。取出一個個盤子,下面是大米蒸飯。小夥子驚呆了。他細細地品味有生一來最豐盛的一頓飯菜。他看見刺玫還是那樣嬌媚。他給瓦罐裡換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

  天亮後,小夥子還去砍柴。他又輕輕鬆鬆地買了兩趟柴,價錢不錯。回家後,鍋裡會是擺滿了飯菜。菜沒有和昨天重複的。他美美地享用著。他看見刺玫還是那樣嬌豔地開著。他給瓦罐裡換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幾天都是這樣。小夥子很奇怪:誰會給自己做飯?他決定弄個清楚。他還是不忘給花換水,刺玫還是開得非常嫵媚。

  這天,小夥子照著往常的樣子,把***別在腰上,扛著扦擔,往山路走去。走了一半路,他返身往回走。到了自家附近,他輕腳妙手地溜到灶房窗邊,偷偷地往裡瞅了一眼。灶房裡可熱鬧了!小小的屋裡,有幾個姑娘在忙著,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切肉的,有淘米的……姑娘們都很漂亮,有穿粉色衣服的,有穿紫色衣服的,有穿紅色衣服的,有穿白色衣服的,有穿黃色衣服的……一個穿紅色衣衫的姑娘在給她們安排著。小夥子悄悄地離開。到了往天吃飯的時間,他還是假裝一無所知的樣子,照常回家享用美餐。他又給刺玫換了清水。刺玫花還是開得妖嬈嬌媚。

  他兩三天,不禁怦然心動:自己也該有個家了!這天,他乘著幾個姑娘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迅速躥進灶房,猛地將那個穿紅衫的姑娘緊緊地摟在懷裡。另外幾個姑娘竟化成幾縷輕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姑娘見無法脫身,就把實情告訴了擔柴郎:自己是刺玫仙子。她看見擔柴郎勤勞善良,就有意考驗他,覺得他心腸好,就私下凡塵,暗中給他助力,他擔柴自然輕了。又幫他做飯。她沒有意想到,自己會被擔柴郎留住,她已丟失了許多仙氣,不能再返回仙界。擔柴郎請求仙子做他的妻子。刺玫姑娘被她的誠心感動,答應嫁給她。二人結為夫妻。

  婚後,夫妻二人恩恩愛愛,擔柴郎更加勤快了,一天能賣兩三趟柴。每天她吃著妻子做的美食,不住地欣賞她的美貌,竟然常常發呆,他有點捨不得離開妻子了。後來,他買來筆墨顏料,給妻子畫了一幅肖像。這下可好了。他砍柴累了,看看妻子畫像,就覺得不累了。擔柴的時候,把畫像掛在柴捆上。還想看,越看越愛看。妻子太美了,他要永遠把妻子記在心裡。擔柴郎每天都是這樣享受著妻子的美貌和美食。他太快樂了。

  這天,他擔柴往回走。他還是邊走邊看妻子的畫像,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這時,一陣狂風颳來,畫像被風颳走。他急忙放下擔子,去搶畫像。可是畫像隨風越飄越高,越飄越遠。任憑他怎樣拼命追趕,都無濟於事。那畫像居然再也看不見了。他不禁放聲大哭。

  回到家裡,他一聲不吭。妻子問他,他傷心地說,對不起妻子,把畫像丟了。妻子不停地安慰他。他還是很傷心。

  畫像落在一個大戶人家的院子裡。有人把畫像拿給少爺看,他馬上驚呆了,這那是平凡女子,簡直就是仙女。他有幾天都茶飯不思。老財主不得不吩咐下人找來畫匠,照著畫像,畫了好幾幅畫。教人按圖四處巡訪。幾天後找到擔柴郎家裡。老財主要將刺玫姑娘娶回家,做少奶奶。

  擔柴郞大聲痛哭,他苦苦哀求不要帶走他的妻子。老財主提出一個條件,他要擔柴郞在三天之內,將撒在三畝地裡的一斗穀子,一斗芝麻撿乾淨,這才能證明你有養活媳婦的能力。三天後如果擔柴郞做不到,他們就要來搶刺玫去做少奶奶。那幫人走後,擔柴郞放聲大哭,他怎麼可能三天把那麼多的芝麻撿乾淨。他簡直要愁死了。刺玫叫他不要發愁。她要擔柴郞買來了許多刀紙。她折了許多紙鴿子。等老財主撒了穀子、芝麻後,夜裡他們把紙鴿子放到地裡。奇妙的是,那些紙鴿子竟變成了活的,不住地啄食地裡的穀子、芝麻。一會兒,那些鴿子肚子脹鼓鼓的,再也不動了。夫妻二人把紙鴿子裝進竹筐裡,帶回家裡,拆開紙鴿子,把穀子、芝麻倒進細篩子裡用篩,這樣就把穀子和芝麻分開了。三天後,老財主的搶親隊伍來到擔柴郞家,吹吹打打,好不熱鬧。當他們看見兩個鬥裡裝滿了穀子、芝麻,又檢視那三畝地裡沒有一顆穀子,芝麻後,不得不灰溜溜地***了。

  從那以後,擔柴郞和刺玫仙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鍋巴山的傳說

  宋朝靖康年間,金兵犯中原。金兵一路南下,來打泰州城,泰州的守將岳飛與金兵在城外大戰了三天三夜,殺死了無數的金兵。那時金兵人多勢眾,岳家軍只好退回泰州城等救兵。金兵的元帥金兀朮依仗兵精糧足,把泰州城團團圍住,閉寨不出戰,想等城內糧草用完之後再跟岳飛決戰。

  岳飛見金兀朮一連幾天都不出戰,料到金兀朮搞鬼花樣,就一邊命令軍士在城邊堆起一個土丘,瞭望金營的動靜,一邊派人在黑夜摸出城,送信給真州的守將韓世忠元帥,請他發兵增援,裡應外合,襲擊敵人。他還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叫全城軍民每天煮飯時都要把鍋巴留下,繳到元帥帳前聽用。

  這一天,金兀朮正在飲酒,忽然看見天空中成群的飛鳥聚集在泰州城邊,黑壓壓的一大片,數也數不清。金兀朮覺得奇怪,就出營觀看。一看看到泰州城邊有一座小山,這些飛鳥就是往那邊飛的。金兀朮心想,飛鳥聚集在那兒,看來小山上一定有什麼吃的,他馬上彎弓搭箭,射下一隻從山那邊飛過來的小鳥,剖開肚皮一看,鳥腸子裡全是鍋巴。金兀朮吃了一驚,心想,泰州城邊的鍋巴堆成了小山,看來城裡軍糧多得很哪,要想困死岳飛是辦不到了。攻城吧,攻不下,圍困,又困不死,不如繞過泰州朝前打吧!他正傳令拔營,真州的韓世忠元帥得到嶽元帥的書信,已率領五千輕騎打來了,泰州城裡嶽元帥見金兵大亂,也率領軍民出城殺敵。金兵前後捱打,只得丟盔棄甲往北逃去。

  原來,嶽元帥早就看穿了金兀朮的圍城詭計,他讓士兵堆土成山,又暗中派人在夜間將全城的鍋巴鋪在山上、金兀朮果然中計。

  從此,這座小山就一直留在泰州城邊,為了紀念岳飛,還在山上造了一座"嶽王廟",就把這座山叫做“鍋巴山”。

  :紀曉嵐佛前釋笑

  一天, 清代大學者紀曉嵐陪同乾隆皇帝遊大佛寺。君臣二人來到天王殿,但見殿內正中一尊大肚彌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著他們憨笑。乾隆問:“此佛為何見朕笑?”紀曉嵐從容答道:“此乃佛見佛笑。”

  乾隆問:“此話怎講?”紀曉嵐道:“聖上乃文殊菩薩轉世,當今之活佛,今又來佛殿禮佛,所以說是佛見佛笑。”

  乾隆暗暗讚許,轉身欲走,忽見大肚彌勒佛正對紀曉嵐笑,回身又問:“那佛也看卿笑,又是為何?”紀曉嵐說:“聖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乾隆稱讚紀曉嵐善辯。